襄阳城内,刘表的府邸中,气氛凝重。
刘备满脸急切,望着刘表,眼中闪烁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
“刘荆州,如今杨业势力渐大,其虎狼之心昭然若揭。”
“若不趁此时出兵颖川,将其遏制,日后必成大患啊!”
刘备言辞恳切,声音微微发颤。
双手不自觉地紧握成拳,仿佛已看到杨业的铁骑踏破荆州的惨状。
刘表坐在榻上,眉头紧皱,眼神中满是犹豫之色。
他深知这出兵之事关系重大,一旦决策失误,荆州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玄德,此事需从长计议,杨业兵强马壮,非轻易可敌。”
刘备见刘表迟疑,心中焦急,忙又进言:
“刘荆州,杨业的威胁犹如悬在头顶之剑,随时可能落下。”
“若今日因一时之惧而退缩,他日必追悔莫及。”
“为了汉室的安危,为了天下苍生能免受其残暴统治,我等怎能坐视不管?”
“哪怕舍弃我的家眷,亦在所不惜!”
说到此处,刘备眼中泛起一抹决然,挺直了腰杆,大有壮士断腕之意。
刘表听闻,不禁动容,心中对刘备的“大义”钦佩不已。
他微微叹了口气,似有被说动之势。
然而,一旁的蔡瑁却冷笑一声,出言训责:
“刘备,莫要在此空口白话。你的家眷还在杨业手中,你真能不顾他们死活?”
“莫不是想拿我荆州将士的性命去赌你那虚无缥缈的大义?”
蔡瑁目光如刀,直直地刺向刘备,心中对他的动机充满怀疑。
刘备神色不变,只是眼神更加坚定:
“蔡将军,我虽一介草民,却也知忠义二字。”
“汉室倾颓,天下大乱,若因私念而废公义,我刘备有何颜面苟活于世?”
“况且,杨业若得天下,你我皆为鱼肉,那时又何处安身?”
刘琦在一旁听着,心中对刘备的话深以为然。
他向前一步,对刘表道:
“父亲,孩儿以为叔父之言有理。”
“如今荆州虽暂得安宁,但若不主动出击,迟早会被他人吞并。”
“不如趁此机会,与杨业一决高下,或可成就大业。”
刘琦目光诚恳地望着刘表,希望能说服他。
刘备点头称是,接着道:
“刘荆州,居安思危方能长久。”
“若我们只图眼前安逸,待杨业羽翼丰满,荆州将无险可守。”
“我愿立下军令状,若此战不胜,愿受军法处置!”
刘备言辞激昂,语气中充满自信,仿佛胜利已在囊中。
刘表看着刘备,又看了看跃跃欲试的刘琦,心中犹豫不决。
一方面,他被刘备的大义和决心所打动。
另一方面,他又担心出兵的后果。
沉思良久,他缓缓开口:
“玄德,你既有此决心,我便助你一臂之力。”
“我荆州可为你提供钱粮,以作军备。”
蔡瑁闻言,大惊失色:
“主公,此举万万不可!”
“杨业如今兵多将广,谋士如云,我等出兵颖川,无异于以卵击石。”
“这不仅会损耗荆州的兵力钱粮,还可能招来灭顶之灾啊!”
蔡瑁满脸焦急,试图劝阻刘表。
刘备丝毫不为所动,意气风发地道:
“蔡将军,莫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备虽不才,但麾下亦有能征善战之士。”
“只要指挥得当,加上荆州的钱粮支持,未必不能取胜。”
“我定当全力以赴,保证完成任务,为荆州谋取一个太平未来!”
刘表摆了摆手,示意蔡瑁莫要再言:
“此事已定,玄德,你且去准备,待一切就绪,便出兵颖川,望你莫负所托。”
刘备心中大喜,连忙拜谢:
“多谢刘荆州信任,备定当肝脑涂地,以报知遇之恩!”
说罢,转身大步离去,那背影仿佛充满了无限斗志。
刘琦也紧随其后,与刘备商议出征之事。
蔡瑁望着他们的背影,无奈地摇头叹息:
“主公此举,怕是引火烧身啊。”
刘表坐在榻上,望着远方,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这是一场豪赌,赢了,荆州或许能称霸一方。
输了,便是万劫不复。
事已至此,唯有寄希望于刘备能创造奇迹。
刘备回到住处,立刻召集关羽、张飞等人,商议出征细节:
“二弟、三弟,此次出征颖川,关乎荆州命运,我等务必齐心协力。”
关羽轻抚长须,微微点头:
“大哥放心,关某定当斩敌将首级,为大哥开路。”
张飞大声吼道:“俺也不是吃素的,定要让那杨业小儿知道俺们的厉害!”
刘备看着两位兄弟,心中充满信心。
此去虽艰难险阻无数,但为了心中的抱负,为了在乱世中争得一席之地,他必须勇往直前。
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他也要踏出一条血路,让天下人知晓刘备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