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联军逐我,反投董卓霸貂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章 私会荀攸,图谋钱粮
    杨业请贾诩来到书房,商讨对策。

    他神色淡然自若,从容道:

    “文和,伍琼与周毖出事,王允和荀攸会不会怀疑到我头上?”

    贾诩微微眯起眼睛,思索片刻后问道:

    “昨夜宴会,伍琼与周毖都在场吗?”

    杨业闭上眼睛,仔细回想了一下,随后肯定地回答:

    “周毖不在。”

    贾诩微微点头,神色平静地道:

    “兵曹可以放心地和荀攸接触。”

    杨业满脸疑惑,追问道:

    “这是为何?”

    贾诩捋了捋胡须,缓缓道:

    “兵曹接受朝廷招安较晚,可能不太清楚。”

    “伍琼与周毖是董公的心腹,深受董公的器重。”

    杨业眉头紧锁,又问道:

    “既然如此,为何董公还要杀他们?”

    贾诩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解释道:

    “他们二人推举韩馥、刘岱、孔伷、张邈等人治理州郡。”

    “又荐袁绍为渤海太守,结果这些人都成为了反贼。”

    “董公诛杀他们,大概是害怕他们里应外合。”

    杨业听后,不禁感慨道:

    “伍琼与周毖称得上人才啊,举荐谁谁就反,我是董公也会杀他们。”

    贾诩微微颔首,接着道:

    “荀爽年事已高,不管是不是董公暗中除掉,都和兵曹没有关系。”

    杨业露出赞赏之色,道:

    “还是文和理解通透。”

    贾诩目光一闪,提议道:

    “兵曹要获取钱粮,不如跟荀攸合作。”

    杨业来了兴致,连忙追问:

    “具体怎么做?”

    贾诩压低声音道:

    “别看董公赏赐这么慷慨,实际上他也特别缺钱。”

    “西凉诸将,为畜养兵马,有暗中坏五铢钱,铸造小钱者。”

    杨业皱起眉头,疑惑道:

    “铸造小钱,自然可以获得钱粮,可荀攸怎么可能答应?”

    贾诩凑近杨业,暗中密语一番。

    杨业听后,眼睛一亮,心领神会。

    他立刻吩咐许褚:“驱车,去往城外庄园,拜访荀攸。”

    许褚拱手应道:“遵命。”

    随后,杨业怀着期待与一丝紧张,踏上了前往城外庄园的路途。

    来到庄园后,许褚大步上前,恭敬地递上拜帖。

    不多时,杨业便顺利见到了荀攸。

    荀攸面带调侃之色,微笑着道:

    “建成冒险前来,不怕被人抓住把柄吗?”

    杨业神色从容,坦然回应道:

    “公达是天下名士,我和名士相会,如饮佳酿,何来把柄之说。”

    荀攸微微点头,目光中带着几分赞赏,接着道:

    “董卓悖逆,为天下所仇,此忠臣义士奋发之时也。”

    “建成没有检举揭发攸,而是前来和攸相会,想必也是有志之士。”

    杨业轻叹一声,感慨道:

    “我曾想过投关东诸侯,奈何联军逐我。

    “我父子恰巧遇到朝廷招安,索性投了朝廷,也是为汉室效力。”

    “我本以为京师此行,必然蒙尘,没想到还能遇到公达和司徒公。”

    荀攸眼中闪过一丝意外,拱手道:

    “没想到乡野军旅之间,能出建成这等高士,攸佩服佩服!”

    二人叙阔良久,气氛渐渐融洽。

    随后,荀攸说出了他的计划:

    “刺杀董卓以后,建成再从河阳调兵,稳住京师局势,大业可成。”

    杨业闻言,露出为难之色,沉吟片刻后道:

    “公达,实不相瞒,我之所以将兵马驻扎在河阳。”

    “是因为缺少钱粮,又不想劫掠京师百姓,困顿至今。”

    荀攸微微颔首,沉吟道:

    “京师粮贵,耕地又多有荒废。”

    “建成要筹集粮食,的确不容易。”

    杨业感慨道:“劫掠容易,耕种难呐。”

    荀攸看着杨业,郑重道:

    “我能为建成筹集到三万石粮。”

    杨业面露喜色,连忙道:

    “多谢公达,我可以平价购买。”

    荀攸摆了摆手,慷慨道:

    “建成不侵扰百姓,难能可贵。”

    “吾等既要成大事,又怎么可能一毛不拔。”

    “三万石粮,是我免费赠送给建成。”

    杨业感激不已,再次道谢:

    “多谢公达!”

    他心中盘算着,一名士卒,正常供给一个月耗费粮食两石。

    三万石节省一点饿着肚子,够一万人吃将近两个月了。

    荀攸神色凝重,督促道:

    “可这并不是长久之计,还要尽快除掉董贼,拨乱反正啊。”

    杨业点头道:“公达所言极是,不过依在下浅见,现在还不是最佳时候。”

    荀攸目光中露出询问之色,道:

    “建成有何高见?”

    杨业分析道:“董卓虽然残暴,但还在不停地施恩于士族。”

    荀攸眉头微蹙,认同道:

    “的确如此。”

    杨业面色肃穆:“等到董卓迁都西京,才是他彻底失去人心之时。”

    荀攸思索片刻,点头道:

    “建成言之有理。”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