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成老太君后我苟到大结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7章 沈家家宴
    见沈玉华神色不对,二嫂张氏连忙转移话题:“玉华妹妹,这是雨后刚采摘的菌子,你尝尝可喜欢。”

    沈玉华勉强打起精神,微笑道:“说起来我小时候最喜欢偷偷去山上摘菌子,雨后的菌子是最鲜嫩的。”

    大嫂李氏笑道:“可不是嘛。你可要好好尝尝,听你大哥说你做的菌子汤是一绝。”

    沈玉华一边听着大嫂絮叨叨地说着家中琐事,一边暗自思索。

    舒兰的死讯来得太突然,她总觉得其中另有隐情。看来,有机会还需好好打探一番。

    就在这时,屏风那边传来沈建德的声音:“玉华,你此次好不容易回来,不如去城外庄子上去走一走,那是母亲特意留给你的。”

    沈玉华心中一顿,沉吟片刻,缓缓道:“既然大哥如此说,我过两日去庄子上瞧瞧。”

    她顿了顿,继续道:“大哥可要一起?”

    屏风后沉默了片刻,随后传来沈建德的笑声:“不如等你三哥回来后我们一起,以前我们秋猎时你总会闹着要一起去,如今我们都猎不动了,去看着孩子们秋猎也好。”

    沈玉华微微一笑,应下了,举杯相敬。

    宴席渐渐进入尾声,沈玉华借口舟车劳顿,起身告退跟着领路的丫鬟到一个雅致的院子。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棂洒落在屋内。

    沈玉华刚用完早膳,叶阳嘉就迈步进来行礼请安。

    “祖母,表哥表姐们约我去参加茶会,我可以去吗?”叶阳嘉声音平静,只是双眼闪烁着不一样的神采表露了她的心思。

    沈玉华放下手中的茶杯,温和地说道:“自然可以。不过要记得注意安全,天色暗了就早些回来。”

    “谢谢祖母!”叶阳嘉欢呼一声,转身欲走。

    “等等。”沈玉华叫住她,侧头看着红绡吩咐:“今日你跟着她吧,她一个人我不放心。”

    红绡犹豫片刻后,听到沈玉华说在蔺州是沈家的根基,不会有人在这里对她动手才点头应下。

    叶阳嘉见状也乖巧地点头:“祖母放心,孙女只是去瞧瞧,很快便回来。”

    目送叶阳嘉离开后,沈玉华轻叹一声。今日也该好好跟大哥谈谈了。

    不多时,大嫂李氏和二嫂张氏联袂而来。

    “玉华,你难得回来一趟,我们姐妹带你好好逛逛蔺州如何?”大嫂李氏笑眯眯地说。

    二嫂张氏也附和道:“是啊,这些年蔺州可是变了不少,你定要好好看看。”

    沈玉华见两人盛情相邀,也不好拒绝,微笑应下:“那就有劳两位嫂了。”

    三人出了门,沿着街道漫步而行。

    沈玉华惊讶地发现,眼前的蔺州与京城和渝州很不相同,街道上来来往往都是学子书生,安静得不似在街道一般。

    “这是…”沈玉华指着两旁林立的书阁茶楼,不禁开口问道。

    大嫂李氏解释道:“这两条街上有沈家修的藏书楼,来往的多是学子书生。这些书阁茶楼都是给他们提供安静看书之所,因而这边也没有人再过来叫卖。”

    沈玉华暗点头,心中对沈家的无私大义颇为赞叹。

    走过两条街后,街景骤然一变。

    吆喝声此起彼伏,行人熙熙攘攘。

    “这边才是买东西的地方。”二嫂张氏笑着说,“玉华,你看有什么喜欢的吗?”

    沈玉华正要开口,忽见一个小贩推着车匆匆而过,险些撞到她。

    “哎呀!”沈玉华惊呼一声。

    大嫂李氏连忙扶住她:“没事吧?这些人真是毛手毛脚的。”

    沈玉华摇摇头:“我没事。”她环顾四周,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怎么感觉街上的人比以前多了许多?”

    二嫂张氏叹了口气:“是啊,这几年附近得几个州府不太平,许多人都迁到了这里。”

    沈玉华心中一凛,追问道:“怎么了?”

    大嫂李氏连忙岔开话题:“别说这些扫兴的事。玉华,你看那边有卖绣画的,我们去瞧?”

    沈玉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跟着两位嫂往前走去。

    她虽然嘴上不说,但心中已经在盘算着如何打探消息。

    闲逛了一阵,几人都有些疲累,看到不远处的茶馆几人便进去歇歇脚。

    沈玉华正细品茗,耳边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声。

    几个书生大步流星地走进茶馆,争论声不绝于耳。

    “诸位,这边请。”小二引着他们坐到了隔壁桌。

    沈玉华不动声色地竖起耳朵,仔细聆听着他们的谈话。

    “我还是坚持己见,这次府试案首非苏文卿莫属!”一个身着青衫的书生拍案而起,激动地说道。

    “荒谬!”另一个瘦削书生立即反驳,“冷若韩才是当之无愧的案首。你难道没看到他那篇'论仁政'写得多么精妙绝伦吗?”

    “呵,冷若韩?”青衫书生不屑一顾,“他往日成绩平平,他成为案首岂不是一场笑话?”

    “正因为往日平平,才更能说明这次他下了苦功夫。”瘦削书生据理力争,“苏文卿再优秀又怎么样,还不是只考成十二名。”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