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族修仙:我以子嗣登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00章 融会贯通,圣法设想
    陈景安接受了大巫界天道的臣服。

    这自然不止是口头上的。

    大巫界的天道立刻分出一半的天道权柄,将其化作了一尊果位。

    他将其命作“巫王”。

    凡是可以顺利获得这道果位的,在大巫界就将享有与他同等的统治权力。

    不过,大巫界天道仍然具备废除果位的能力,但那不是他们眼下需要考虑的。

    陈景安迅速炼化了这尊果位。

    随后,他也将自己关于“巫王”的心得共享给了大巫界的天道。

    这“巫王”充其量只是“返虚”级别的体系。

    巫辰拥有天道之躯替其量身定制的,适合大巫界的体质,再配合[以日易月],这让他能轻易打穿只有“大巫”(化神)层次的体系。

    剩下的部分,则是巫辰自身打下的基础。

    可当其回归到陈景安体内之后,这又成了另外一种情况。

    在此之前,陈景安已经打通了不下二十种返虚级别的体系。

    他的底蕴与知识都达到了一种空前完备的水准。

    站在天道的角度上。

    这种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的路子,其实是有悖于天道本性的。

    因为天道奉行的路子一贯的“唯我独尊”。

    假如连他们自己都对自身世界的道统没有信心,就更别指望本世界能有强大的修士诞生了。

    陈景安自然也不例外。

    他的武天天道,仍然保持对“破虚”的绝对立场。

    可是,这回汲取知识的陈景安本尊。

    他通过[子母钟],成功将天道作为一份特殊的独立人格,从他的身上剥离下来。

    这就避免了冲突。

    天道也能借着这个机会,不断完善自身的破虚之法。

    大巫界天道获得了“巫王”传承,最直观的变化就是他们脚下的地盘。

    本来,这里空空如也,唯有大巫界天道变成的手杖孤零零存在于此。

    但是很快,他们的脚下就出现了一张大红毯。

    这红毯向上延伸,变成了一张王座。

    正下方,左右陆续出现了整齐的次座,正好十八个,对应了先前大巫界所能容纳的大巫数量。

    整体风格类似于中世纪。

    陈景安开口道:“这里的位置,我要四席。”

    大巫界天道刚受了他的恩惠,哪可能反对:“谨遵大人之令,属下这就预留四个位置。”

    陈景安点了点头,重新回到武天。

    沿途,不断有其他的化身,从各种只有“化神”,又或是刚刚具备“返虚”体系的世界里出来。

    这都是陈景安专门挑选的门类。

    他将其作为构筑自身“圣法”的素材。

    算上这些陆续归位的,陈景安身上拥有的体系达到了百种之多。

    他再基于自身的理解将其归类,最终还剩下了五十余种。

    这些体系本身根据推演程度,有着强弱之分。

    陈景安很快就能将其归纳完全。

    不过,他遇到了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

    如何给“破虚”进行定位?

    首先,武天世界以及其孕育的“破虚”体系,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将成为他最主要的力量来源。

    他若是确立“破虚”的绝对优势,这可以避免其他一切记录在册的道统反超破虚,维持框架下的绝对稳定。

    但是,这弊端也很明显。

    不论他眼中的“破虚”有多完美,这终究只是基于返虚阶段的判定。

    一旦到了合体阶段,自己今日的目光短浅就可能成为他最大的束缚。

    这是选择强一时,还是强一世,权衡利弊之后倒也不难做出选择。

    陈景安最终做出决定,放弃给予“破虚”特殊的地位,只是攫取其中的一小部分作为素材。

    他回到武天世界的深处,开始构筑自身的“圣法”雏形。

    陈景安当前的理念是,他要把“世界扩张”与“圣法成长”进行深度绑定。

    这是一个极其冒险的做法。

    可一旦事成了。

    他作为天外的后来者,也能迅速在前人的基础上汲取营养,快速成长。

    最终他得到的方案,就是建立一个“主神空间”。

    参照天道的特性,将自己的修行挂钩在那些所谓的“轮回者”身上。

    随着时间的积累,他的修炼速度将会达到一个相当夸张的程度,从而抹平“天道之躯”与“本尊”之间的差距。

    陈景安坐定参悟,他按照自身对于各种体系共性的把握,逐步立成了“主神空间”的框架。

    剩下的内容,则是按照他当前的感悟进行填充,并且留下了继续拓展的余地。

    等到这一切完成之日,也将是他正式步入“返虚”之时。

    自己等这一天太久了!

    ……

    武天世界。

    五十年的时间,已经足以让海外的格局成型。

    方丈立下了一座“金光寺”,收拢由江西佛门派去的僧人作为班底,吸纳海外修士加入其中。

    这是三位佛门圣人商量一致的结果。

    他们的中层班底保持流动,但是对于外部信众的吸纳,则是各自负责不同的群体,以免产生内部竞争。

    蓬莱岛则接引了不少来自江北的道士。

    仙主此前支持道士一脉中的蓬莱获取果位,本是打算让他们作为外援,加入江北改善当前仙盟的处境。

    老道士们最初也想着要说话算话。

    只是,随着蓬莱坐稳果位之后,她也就顺理成章获得了魁首的身份,老道士们的话已经不好使了。

    再者,这蓬莱地处海外,与世无争,不正是道士们孜孜以求的洞天福地?

    选择卷入江北,那么蓬莱岛势必不得安宁。

    只要置身事外,这蓬莱岛的岛屿众多,给每个道士都分一座还绰绰有余。

    既然如此,他们何必没苦硬吃。

    于是,道士一脉在转移了全部人手之后,彻底退出了江北的争端。

    仙主以及底下的儒生本就势单力薄,如今再次减员,已经无法应对来势汹汹的魔盟。

    江北的仙魔平衡彻底被打破。

    按照这个势头,只怕江北再难有他的立足之地了。

    仙主记下了今日之仇。

    将来有机会,肯定得让蓬莱付出代价。

    眼下,他得尽快找到一个可以保住仙盟不灭,让魔盟投鼠忌器的存在。

    恰巧南面就有一个。

    ——江东的大武朝廷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