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月是云间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7章 如梦初醒
    我心急如焚。

    师尊二老至今没有消息,明显和幽泽有关,南国怕是也要早做准备。

    再者,阮前辈所说之事,我的心里已经有了眉目。

    在锦官城的两年多,每个月要去两三次之处唯有母后宫里。

    宫中之人给我常用的那只蓝花鱼纹杯,因为很喜欢,所以印象颇深。

    由此更回想起有段日子我托病不去请安,寒凉有减无增之事。

    只在当时,未有丝毫疑及。如今串联起来,便觉有七八分的把握,害我之人在母后的宫里。

    .

    南国皇后的宫中竟有外敌?

    此人难道仅仅只算计我?

    子言和母后可也有我所不知的隐患?

    得好好查查。

    若有内忧外患,内忧得先拔除,才好叫人心安。

    .

    星夜皆程,回到锦官城,走入世子府,已是十五日之后的掌灯时刻。

    府内一路惊讶。

    “见过世子妃。”

    “世子妃回来了。”

    还没走进内院,子言小跑着迎了出来。

    快三月不见,他消瘦了,烛光之下,身形分外单薄。

    心头一悸,快步来到他身前。

    “三催四请不见你回,叫人心悬,正说,再不理你,你偏在此时归来。”他的双手紧背其后,难过地摇头,“嫣然,你为何如此?你在意师父师娘,你也该在意我才行。他们需要你看顾,我也需要!”

    他的声音里混杂着不甘和失落,甚至有一丝难以觉察的不安和愤懑,与平常温和的周子言判若两人。

    是我失言在先。

    但我,有不得已的苦衷啊。

    “子言,”我眼噙热泪,赔着笑贴近他,说道:“是我不好,失信于你。”

    来日方长,有的是时间,把此行遇到的种种告诉子言。

    当下,还有太多重要的事,得一桩桩办起,一桩桩办妥。

    .

    子言迟疑着退后两步,又闭眼定了心神,轻叹一声,上前两步,双手环搂,将头埋在我的肩上。

    他呢喃低语:“嫣然,你不该失信于我,我不该失信于你。”

    只以为自己听错,不敢多问。

    自知理亏,继续赔着小心,双手环了他的腰,柔声软语:“子言,是我不好,失信于你,以后,再也不会了。”

    过了好一会儿,他放开双手,轻轻挑起我的一搂头发,别在耳后,又轻轻地拨弄我的耳朵,凝神看了一刻,方问:“吃过晚饭没有?我陪你。”

    又是从前的周子言了。

    刚才那一刻的厉色,不过是彼此的忧心和再见时的嗔怪罢了。

    只是我,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吃着饭把自己的判断一一告诉了他,只是,略过阮神医所言。

    那件事,不劳子言费心。

    我,要亲自动手,方消心头之恨。

    .

    子言一面听着,一面点头。

    耐心等我吃过饭,便急着去写奏折。

    这一夜,我心事重重,想着明日该如何着手,务求快刀斩乱麻,连根拔除母后身边的劲敌。

    子言想着明日要如何对父王言明,才能引起重视。

    我二人辗转难寐,亲热之后,索性分榻而眠。

    .

    次日,子言早早离府。

    我吩咐青阳拿出出嫁时所着盛装,穿戴齐整,由着她满脸的不解,带了她直奔母后寝殿。

    管事嬷嬷见我如此,分外惊讶,却赞不绝口:“世子妃果真是花容月貌,盛装之下,越发明艳。”

    我细细打量她,会心一笑。

    一入寝殿,忙驱步向前。

    母后略微有些冷淡,端着手里的茶盏,低着头,不说话。

    .

    不怪她如此,我这一走,就是近三个月。

    只怕朝廷和后宫之中,都有非议。

    她和子言定是承担了莫名的巨压。

    我上前一步,躬身行了大礼:“儿臣寒嫣然特来向母后请罪。”

    母后脸上有了一丝波动,她沉吟了一刻,说道:“起来吧,嫣然,何时回来的?”

    “回母后,儿臣昨日黄昏时回来的。”

    到了这时,母后也注意到我的盛装。

    她好奇心起,歪了脑袋,带笑问我:“你今日如此盛装,是为何故啊?”

    “回母后,儿臣一直都非常喜欢这身嫁衣,只因太过隆重,倒少有机会上身。今日儿臣有事庆贺,只觉身着此衣最为合宜。”

    母后睁大眼睛,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

    她不再多言,耐心等我开口。

    .

    我莞尔一笑,口说:“还得先讨了母后的好茶喝了润嗓,才好细细说与母后听。”

    她微微点了一下头,早有茶水嬷嬷递上茶碟,用的还是蓝花鱼纹杯。

    我暗自揣度,不知可是我此前常用的那一只?

    无法确认。

    抬手仔仔细细反复抚摸杯体,回想着自己从不曾留心的手感。

    正犹豫着如何开口询问,方能一语切中要害,管事嬷嬷眼里闪过的一丝惊讶,让我有了笃定。

    正在这时,茶水嬷嬷躬身欲退。

    我迫不及待地开了口:“请母后留下管事嬷嬷和茶水嬷嬷。”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