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渤海湾的血潮被剿灭,但危机从未真正远离。
在昌江核电站改造现场。
工程队通过卫星图片,以及血毒爆发前,为了防止丑国潜艇以及东南亚诸国的非法测绘,提前放置的探测装置监测到。
在靠近吕宋海底四百米处,发现一团直径超过一百米的巨型阴影团。
其散发的辐射值是正常海域的百倍,徐行立即判断出,这玩意儿就是正在聚合的“堡垒怪”;
之所以体系如此“纤细”。
估摸着是因为东南亚只有有一座建成但未运行的核电站,相对东瀛与高丽的核电站,辐射量要小的多。
这座核电站,正是位于吕宋的巴丹核电站。
南部战区指挥中心的会议室内,投影仪将吕宋海底的巨型阴影团清晰投射在墙面,辐射值曲线像跳动的红色警报,让在场众人脸色凝重。
负责人刚汇报完探测细节,一名少将便率先开口:
“派修士潜入深海摧毁!天罡小队里有擅长水下作战的成员,配备符文装置,未必不能完成任务。”
话音刚落,派驻修士顾问便摇头反驳:
“四百米的水深,已经不是普通修士的罡气盾能够抵挡的了,而且阴影团周围的血炁会干扰炁流运转,下去就是送死… …除非是像徐顾问那样的大修士才有战斗可能。”
话音将落,现场陷入一阵深思。
半天后,为首的司令终于开口道:
“给我接通徐顾问。”
… …
看着视频那头,有过一面之缘、肩扛三颗星的中年人。
徐行沉声道:
“我可以去。”
他的语气没有丝毫犹豫:
“如果不及时清除,待到这玩意儿聚合起海量的血兽,这对南部防线必然是极大的挑战。”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司令手指无意识敲击桌面,目光扫过墙上的国内防线分布图——昌江的核电站改造刚到关键阶段,控制符文的构型还未完工,各地修士学院的培训进度全靠徐行制定的标准推进。
他深吸一口气,最终摇了摇头:
“不行,国内防线暂时离不开你。”
“可导弹会被血炁干扰!”
徐行向前半步,声音陡然提高:
“堡垒怪的核心藏在阴影团最深处,即便是普通修士持大威力的符箓,也只能打散外层血炁,用不了多久,它还会靠着巴丹核电站的辐射重新聚合,到时候只会更难对付!”
“我知道打不死。”
司令拿起笔,在投影屏上圈出昌江核电站的位置:
“但我们现在要的是时间。”
他指向屏幕上的改造进度条:
“珠三角的中心防御圈改造工作还有至少一个月才能完工,阳江、防城的防线缺口还没补上,第一批地煞小队刚派驻到位,还没形成完整战力。”
“一枚导弹不够,就十枚、二十枚!”
司令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用DF-17,惯性制导防干扰,饱和打击洗地,哪怕只能打散它半个月,也够我们把沿海防线再加固一层。到时候如果它还在聚合,再请你出手不迟。”
徐行还想争辩,司令却摇头说道:
“徐顾问,你可比几枚导弹值钱多了。渤海湾那一战,房老已经牺牲了,现在整个防线的技术方案、战术部署都指着你,你要是在深海出点意外,谁来撑住这个摊子?”
这句话让徐行沉默下来,他看着投影屏上吕宋海底的阴影团,又想起张口基地里正在训练的新学员、红沿河核电站上忙碌的工程队,指尖缓缓攥紧。
会议室里的争论渐渐平息。
最终,徐行点了点头:
“我同意饱和打击,但必须让昌江核电站的地煞小队加强巡逻,一旦发现阴影团有重新聚合的迹象,立刻上报。”
司令松了口气,当即下令:
“按徐顾问说的办!导弹部队两小时内进入发射准备状态,卫星变轨,实时监控打击后的海底辐射值变化。”
… …
一个小时后,南部战区的导弹发射车在夜色中驶离隐蔽阵地,十二辆发射车呈“品”字形排布,车身上的伪装网被夜风掀起一角,露出DF-17导弹修长的弹体。
作战指挥室内,屏幕上实时传输着吕宋海底阴影团的坐标——探测装置回传的辐射数据仍在跳动,每一次波动都让空气更显凝重。
“确认惯性制导参数加载完毕,电磁干扰屏蔽启动。”
操作员的声音打破寂静,DF-17的制导系统已切断外部电磁信号连接,仅靠内置惯性组件锁定目标,彻底规避血炁可能造成的干扰。
随着发射指令下达,十二枚导弹依次腾空,尾焰划破夜空,在天际留下淡金色轨迹,直奔吕宋深海。
此时的吕宋海底,巨型阴影团仍在缓慢聚合,巴丹核电站泄漏的微量辐射像丝线般缠绕其上,让它的轮廓不时泛起暗红光晕。
当第一枚DF-17突破海面时,阴影团似乎察觉到威胁,体表突然渗出粘稠的血炁,但导弹已带着超音速冲击直扎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