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隐隐于市,道观值三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6章 推开大门走进未知的勇气
    “看样子桃木这玩意儿并不像金属那般耐用啊… …”

    不知为何,看到这种结果徐行反而松了口气。

    这证明之前的猜想初步成立。

    桃木必然是因为某种特性导致其可以承受一定的真气。

    不过一旦突破其阈值或者使用次数,这玩意儿也就报废了。

    “或许是这里面的阳气消耗殆尽的缘故?”

    这么想想,世界上未必没有其他含有这种特性的木材。

    只是或许太过珍贵或者稀少,导致没有被开发利用而已。

    君不见。

    为了成本和方便,连桃符都改为了纸符么… …

    当然,符纸也并不完全是桃符的低端替代品。

    毕竟最早的桃符,作用仅仅是用于驱邪制邪目的。

    从那道红芒中蕴含的阳亢之气就能察觉出来了。

    这也是为啥影视作品中,捉鬼的茅山道士桃木剑不离手的原因… …

    当然。

    法无定法、与时俱进。

    后期的符咒功效越来越多,而不仅仅限于驱邪制邪。

    比如招财符就与驱邪制邪无关。

    所以桃木也就不是必须的了。

    而是以纸符居多。

    布、绢丝的使用也很普遍。

    桃符越来越少,桃符这个称呼也慢慢被符箓所取代。

    徐行不无恶意的想着:

    或许是因为符纸炸开后,更容易烧成灰灰给人喂水喝才流行起来的?!

    虽然是调侃之言。

    不过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

    毕竟纸张自东汉才发明的,而张道陵与张角这两位着名的符箓道士同样也是活跃在那个年代。

    总不可能这玩意儿一出来就是巅峰吧?!

    在符箓体系成熟之前,必然有很多失败的尝试。

    那可不就是经常炸开么… …

    或许是为了在信徒面前掩饰自己的失败,所以才编制了一套符箓化水能治病的说法?!

    反正徐行经过实验已经明了:

    所有炸开的符箓在那一瞬间,所蕴含的真气就已经消散于天地之间了。

    不可能还存在于灰烬之中。

    … …

    既然符咒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于日益增多的功效,而不仅仅限于驱邪制邪。

    那么符纸这玩意儿同样不是没有讲究的。

    最简单的一条,那就是这玩意儿大部分情况下都必须是黄纸!

    在古代文化中。

    “五行”(木、火、土、金、水)与“五方”(东、南、西、北、中)和“五色”(青、赤、黄、白、黑)之间存在着玄学的关联。

    所以在古代,黄色代表着中央戊己土。

    被视为“正色”,也是帝王专用的颜色。

    同时黄色也具有驱邪避祸的作用。

    据《燕京岁时记》记载:

    “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祟恶。”

    端午时,或是用绘有钟馗天师的画像。

    或是用黄纸朱印,贴在大门上,起到辟邪避瘟的功效。

    朱砂的红配上黄纸的黄,让符篆具有无上的神威。

    … …

    除却在一些极特殊的情况下:

    譬如生克相冲,因为土克水。

    这个时候要想绘制一些功用较强的水符时,才不会用到黄色。

    而是使用白色,因为白色属金,金生水。

    同样的原理放在其他的地方一样适用。

    虽然徐行对这种论述依旧有些将信将疑。

    毕竟他真气这玩意儿还可以用未知能量来解释,而玄学侧的东西他可就真的无能为力了。

    这需要他至少学会好几种符箓后。

    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双盲实验后才能得出结论。

    … …

    “好歹还供了这么多年呢,说炸就炸了… …”

    徐行用手指抠了抠尖剑尖处的裂缝。

    好家伙!

    里面的木质都已经呈齑粉状了,一抠就哐哐往下掉渣。

    居然是破坏的如此彻底… …

    看样子里面的阳刚之气只是暂时性的维持住了木剑的结构。

    一旦消耗殆尽,其所受的伤害会叠加式的爆发。

    因为之前的床板子和木抽屉也只是烂成几瓣而已,断口并没有齑粉化。

    “所以说这玩意儿大概率是个一次性的材料咯?!”

    明明是得更花钱的事儿,徐行却丝毫没有沮丧。

    “我或许是贱的… …”

    摇了摇头,驱散心中奇怪的感觉。

    徐行把满地的零碎收拾好,最后捧着那柄山鬼铜钱剑满脸的纠结。

    你要说放回去吧,这明显是个西贝货,再拿去大殿供奉明显是自欺欺人,而且显得尤为不敬。

    可你要不放回去吧,毕竟也供奉了这么多年了,好歹也花了钱不是?

    拿在手里厮摸许久。

    徐行心中又冒出了一个疑问:

    既然铜钱已经确定了没有传导真气的效果。

    那这种法器的使用原理到底是个啥?!

    难道真的仅仅是依靠“生气”吗?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