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转眼间便已过去三年。在这段漫长的光阴里,宫中的嫔妃们纷纷为皇帝诞下龙嗣。
昭贵妃和淳嫔先后为皇上产下公主。莹贵人侯佳氏顺利地诞下了十一阿哥,被封为莹嫔。
田常也不负众望地生下十二阿哥,被封成为和贵人;福答应喜添公主,晋封为福常在。恬嫔成功诞下十三阿哥,被封为恬妃。
看着日益增多的龙裔,皇上心情大悦。他暗自思忖着,这一世自己定能从众多的阿哥当中挑选出一位德才兼备、出类拔萃的人来继承大统。
只要不是四阿哥,自己励精图治的一切就不会被挥霍,祖宗的基业也不会毁于一旦。
每每念及此处,皇上对身处凌云峰仍野心勃勃的败家子便心生厌恶。尤其听闻他妄图与青樱攀附关系,企图借助乌拉那拉氏的势力,更是觉得荒诞可笑。
这日,皇上去寿康宫向太后请安。闲聊之间,太后忽然提起三阿哥已然到了适婚的年纪,该考虑娶福晋的事了。
皇上点头应道:“太后所言极是,儿子也正为此事思量。准备命皇贵妃着手操办此事,让弘时自己从众多名门闺秀之中挑选心仪的福晋。”
太后原本还想让皇上直接给三阿哥和青樱指婚,但见皇上已经有了主意,只能缓缓说道:“这些皇帝看着安排便好,哀家如今呀,就盼着能够早日抱重孙子呢!”
说罢,她脸上洋溢出慈祥而又期待的笑容。待皇上离去之后,太后转头对身旁伺候着的竹息吩咐道:“竹息,你去传敬嫔到寿康宫来一趟。”
不多时,敬嫔匆匆而来,她心中大约也猜到了太后此番召见自己所为何事,想必是与三阿哥的婚事相关。
果不其然,一见到敬嫔,太后开门见山地说道:“皇帝准备再过些日子,就给三阿哥挑选福晋。你是弘时的额娘,可有什么想法?”
敬嫔赶忙恭敬地回道:“臣妾自然是一切都全凭太后和皇上做主。”
听到这话,太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微笑着称赞道:“嗯,你倒是个识大体、懂规矩的。弘时这孩子向来都是最为孝顺懂事的,皇上心里头其实也是颇为看重他的。这次皇上让皇贵妃操办,广邀京城里那些适龄的名门闺秀们,由弘时自己亲自选定中意之人。”
敬嫔应声道:“臣妾在此谢过皇上隆恩!弘时他年纪尚小,对于这婚姻大事恐怕未必能有主见,所以到头来呀,还是得劳烦太后您和皇上一同替弘时挑选一位真正合适的福晋才行。”说完,敬嫔微微低下了头,一脸谦逊恭顺之态。
太后见到敬嫔如此识趣且配合,脸上不由得露出满意的笑容,“要说起来啊,弘时与青樱自幼相识,可以称得上是青梅竹马了。若他俩能够亲上加亲,那可真是一桩美事呢!”
敬嫔赶忙赔笑道:“是啊,臣妾心里也是这般想的。”
敬嫔刚回咸福宫,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紧紧皱起的双眉,仿佛心头压着一块沉重的巨石。
她身旁的如意见状,不禁关切地问道:“娘娘,您这是怎么了?为何刚从太后那里回来便愁容满面?”
敬嫔长长地叹了口气,忧心忡忡地回道:“都说弘时最为孝顺懂事,可依本宫看呐,却并非如此。太后今日话里话外明显是想要促成弘时与青樱的婚事,但弘时对青樱却是厌恶至极。这下可真叫本宫为难了,倘若三阿哥执意不肯娶青樱为福晋,我们母子岂不是要将太后给彻底得罪了?虽说婚姻大事本应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如今皇上又让三阿哥自行挑选福晋,这局面实在是棘手得很呐!”说着,敬嫔又是一声长叹,满脸都是忧虑之色。
无奈之下,敬嫔可谓是苦口婆心地劝说三阿哥,等到选福晋之时一定要选青樱。然而,三阿哥却是铁了心一般,执意不肯听从敬嫔所言。
任凭敬嫔如何好言相劝也是无济于事。对此,敬嫔亦是束手无策,除了每日满面愁容、唉声叹气之外,别无他法,心中更是忧虑万分。
终于是迎来了三阿哥选福晋的日子。太后对此事格外重视,特意让女竹息照看青樱,并精心为青樱梳妆打扮,力求每一处细节都尽善尽美,唯恐出现丝毫差错。
三阿哥置身于一众年轻貌美的女子之间,但面对如此众多的佳人,他却丝毫提不起兴致来。
年世兰才不管三阿哥娶谁,只是按照皇上的意思走一下流程,开口说道:“三阿哥,皇上的意思是让你自己挑选一个中意的人为福晋。你就好好挑选。看上哪个就跟本宫说。”
三阿哥面无表情地随口应道:“是!”
随后,他正欲定睛仔细端详一番这些女子时,突然间,一阵接一阵的“噗噗噗”之声传入耳中。
刹那间,一股浓烈刺鼻的屁味迅速在空气之中弥漫开来,在场众人纷纷下意识地捂住口鼻。原本井然有序的人群瞬间陷入一片混乱与骚动之中。
没过多久,众人便发现是青樱竟当众出虚恭。一时间,人们脸上流露出的皆是鄙夷与嫌弃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