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水浒之开局拜师孙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01章 盛世大元(二)
    等兵部禀报完,群臣沉默片刻,没有接着再奏。

    张叔夜这时候颤颤巍巍的走了出来,他深深一拜,用苍老的声音开始说道:

    “陛下,如今我大元国兵力强盛,百姓安居乐业。

    特别是这十几年来,陛下推出的休养生息之策,以及南北异族可互相通婚的决策。

    使的我大元国这万里疆土上的南北差异下降了很多。

    南北各族和我中原人已经没有了一点隔阂,更没有一点仇恨……

    这十几年来,我大元国新增孩童三万万人(三亿)。

    再过上五年,这些孩童便长大成人,我国国力定然再次提升不少。

    高句丽被卢俊义将军打下来之后,和东瀛连成一片。

    北辽现在真成了元国的北大仓,不仅种植大豆高粱等粗农作物,还有从南方弄来的新品种红薯和玉米等等……

    除此之外,南方十几个小国被我们改城行省,又增添了不知多少人口……

    饶是如此,我大好河山还有许多的荒芜之地。

    想必用不了多少年,我大元国的子民真就遍布天下每个角落……”

    张叔夜说到这里,伸出衣袖擦擦眼睛,又无限感慨的在皇宫内环视一圈;

    声音有些哽咽的说道:

    “老臣能见到我大元国富民强,那真是死而无憾了!

    陛下,老臣年事已高,耳聋眼花,脑袋也不灵光啦!

    今日老臣特提出告老还乡,请陛下恩准……”

    李凌听了张叔夜的话,古井无波的脸上露出一丝哀伤。

    他李凌的出身就是个野路子,当初加上一群敢打敢拼的好汉,才推翻了懦弱糜烂的赵宋。

    若是没有张叔夜他们这些真正的大能,他们这江山恐怕治理的一塌糊涂。

    也就是张叔夜他们这些老人,给李凌查漏补缺,使的大元朝才如此正轨……

    如今这个费尽一生心血的老人要告老还乡了,李凌心里还真不是滋味。

    他深吸一口气,开口挽留道:

    “张爱卿,朕在治国之事上颇为欠缺,若是爱卿告老还乡,朕可找谁去商议啊?

    你可是朕的主心骨啊!”

    张叔夜同样一脸哀伤,他勉强笑着摇头道:

    “陛下抬举老臣了,江山代有人才出,老臣昏庸不堪,不敢在占据高位,请陛下恩准……”

    李凌见此,只能长叹一声,开口说道:

    “既然爱卿去意已决,朕也就不挽留了。

    传朕旨意,册封张叔夜为韩国公,京城赐府邸一座。出行可用天子车架……

    另赏赐绸缎百匹,金千两,银万两、珠宝美玉若干……”

    张叔夜听了,老泪纵横,急忙跪拜下去:

    “陛下,老臣怎敢!老臣怎敢啊!”

    “来人,扶起老爱卿……”

    李凌急忙对着一旁的太监吩咐道。

    张叔夜站起身来,擦擦眼睛,再次一躬身。

    殿内众臣见气氛有些悲凉,都没有说话。

    李凌这时候一摆手宣布散朝……

    百官齐齐躬身道:

    “恭送陛下……”

    李凌再次看了张叔夜一眼,带着太子叹气离开了。

    众臣直起身子,都聚拢在张叔夜身边。

    张叔夜行了一个罗圈礼,开口说道:

    “这么多年来,承蒙各位大人鼎力相助,老夫感激不尽。

    希望各位大人日后依旧尽心竭力,辅助陛下……

    一会老夫在城内酒楼设宴,请诸位大人务必前去。

    这么多年来,老夫或有得罪,这次就算是赔罪了吧……”

    众臣赶紧躬身道谢,簇拥着张叔夜向外走去……

    上书房内,李凌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呆坐在书案后面。

    太子一躬身道:

    “父皇可是还为张大人的离去伤感?”

    李凌叹气一声,眼光透过房门看向外面;

    “跟随朕立下汗马功劳的老臣陆续离去,朕心里甚是难过啊!

    朕希望太子早日成长,能扛着我大元朝的重担,让朕也能好好歇息,朕也能在我大元的江山走走看看……”

    太子赶忙一躬身道:

    “儿臣惶恐,怎敢担起这天下重担?”

    李凌呵呵一笑,拿起一卷《资治通鉴》;

    “这本书由赵宋时期的司马光所着,你可读过?”

    “回父皇,儿臣读过?”

    “嗯;”

    李凌低头翻着书籍,看是漫不经心的说道:

    “朕已经打下了万里江山,奠定的我大元基础。

    你日后若是为帝,就要以民生为主。

    你日后遇到事情,先自己好好想想,再借助这《资治通鉴》里面的先例。

    这可是记载了数千年上下的典例,肯定有你要的答案……”

    太子再次一躬身,仔细的聆听起来……

    ………………

    一转眼,又是十年过去了。

    元国开国陛下李凌,将皇位传给二十五岁的太子,并指定了许贯忠、韩世忠、李纲、赵鼎等八位老臣为顾命大臣,辅助太子。

    他则带着李清照几位最为宠爱的皇妃游历大江南北……

    元朝传世数百年,被后世成为盛元之治……

    (完)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