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水浒之开局拜师孙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8章 刁民小吏,不可颜色
    大名府内,回到皇宫的李凌正召集群臣议事。

    当初和辽国谈判,说陛下李凌要去燕云十六州坐镇。

    如今燕云十六州已经到了手里,他也不必假惺惺的待在那苦寒之地了。

    “诸位爱卿,如今我国富民强,朕欲免除百姓三年税赋,你们看如何?”

    李凌看了一眼群臣,朗声问道。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陛下,臣反对……”

    “臣反对……”

    令李凌没想到的是,他的话音刚刚落下,下面群臣就是一片反对之声。

    就连一直强调民生的张叔夜和李纲几人都出列反对。

    李凌不由得一皱眉头,这几个老家伙是什么意思。

    朕想做点什么事,他们哭着喊着不能辜负百姓。

    如今朕给这些百姓好处,他们又跳出来反对。

    难道所谓的忠臣就是靠给皇帝唱反调,来维持的虚名么?

    他深吸一口气,不悦的开口问道:

    “众卿何意?

    朕这是以民为天,让利于民有何不妥?

    你们为何一个个的都跳出来反对?莫非想要朕盘剥百姓不成?”

    “陛下息怒!”

    张叔夜听到李凌不善的语气,急忙出列一躬身道:

    “陛下息怒,臣不敢让陛下与民为敌……”

    “陛下,天下所有的士农工商皆是陛下之子民。

    子民供养君亲乃是天经地义。

    同理,陛下体桖关爱他们也是天经地义。

    每逢灾年,朝廷才能免除税赋,下拨赈灾粮草。

    若是平常年份,决不能随意免除税赋,这种做法会滋生百姓的惰性。

    我们免除三年行,免除五年也行!

    可日后再想要征收税赋的时候,定然会激起百姓的排斥之心。

    甚至还会有百姓趁机揭竿而起,反叛朝廷……

    故此,臣请陛下收回成命……”

    宗泽这时候也出列奏道:

    “陛下,左相言之有理;

    常言道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又常言道刁民小吏,不可颜色。

    若是陛下处处让利于民,会让百姓认为朝廷会对他们步步后退。

    舍给他们容易,想要在从新取回可就不容易了

    所以这些税赋和法规同样重要,都是治理百姓的最基本条约。

    所以这税赋不可轻易免除……”

    随后李纲和柴进又出来慷慨陈词,他们的意思是税赋可以少收,但绝对不能不收。

    李凌听了,只能点头道:

    “那好,朕就依诸位爱卿之意,减免部分税赋……”

    张叔夜等人再次一躬身道:

    “陛下圣明……”

    李凌又接着说道:

    “朕听闻这次去往辽国的儿郎,已经战死了数万人。

    对这些战死在异国他乡的儿郎,要加重抚恤;

    对他们的家属好生安置。”

    他的这条建议没有大臣反对,都齐齐一躬身称陛下圣明……

    随后众臣又奏报了一些其他地方的事情,都得到了妥善解决。

    李凌最后又沉声开口问道:

    “辽国的耶律敖鲁斡现在是什么态度?”

    兵部尚书许贯忠躬身道:

    “回禀陛下,我们元朝出兵之始,就派出精密探子去了辽国上京。

    现在根据探子传回来的消息,因为辽国折损的兵马比我们多。

    还有我们火炮、和连环甲马的事情也都一一暴露,所以耶律敖鲁斡对我们非常提防。”

    李凌听了,轻轻拍打一下龙椅的扶手,身子向后靠去。

    “辽国现在有多少百姓到我们中原了?”

    “回陛下,初步统计,有大约几十万辽国百姓进入中原。

    现在已经被妥善安置在各地……”

    李凌点点头道:

    “想办法给卢俊义和杜壆送去消息,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要尽量保全实力。”

    他说到这里,语气变得冷厉起来:

    “朕听说辽国的将领都跟随两位将军了。

    若是能劝降他们最好,若是不能劝降;让两位将军便宜行事!”

    听了李凌的话,许贯忠再次一躬身道:

    “陛下,兵部右侍郎朱武送来一封奏折,请陛下过目。”

    他一边说着,一边躬身递过来一封奏折。

    一旁的太监弓着身子快步上前,将奏折递了上来。

    李凌展开奏折仔细看了一眼,随即眉头皱了起来。

    等他看完,轻轻合上奏折放在桌上,然后拍了一拍,沉声说道:

    “诸位爱卿,我们已经开国立朝,诸位要么是治理万民的一方父母。

    要么是替朕统御一方的封疆大吏。

    你们的身份要转变过来才行,不能再有什么江湖义气,也不能有妇人之仁……

    特别是为朕开疆扩土的时候,你们面对的任何人都是我们的死敌。

    若是有了机会,就要将对方快速置于死地……

    这一点上,滕氏兄弟就做的很好。

    他们能以我大元为重,朕甚是欣慰……”

    “传朕令喻,辽金战役已经接近尾声;

    我元军就不要遮遮掩掩了,把所有的底牌全部拿出,大不了和辽国一战……”

    如今李凌财大气粗,谁也不怕,另外他也急着把辽国收复,实现真正的天下一统……

    众臣听了李凌严厉的语气,齐齐一躬身道:

    “臣等领命……”

    ………………

    不同于大名府的皇宫,辽国上京的皇宫内,新任的辽国皇帝耶律敖鲁斡面沉如水的坐在王位。

    下面站立着耶律大石等大臣,他们同样都垂头丧气……

    “金人就这么容易被打败了?

    严格来说,就这么容易被那些元国人打败了?

    到底是金人太弱,还是元人太强?

    又或者我们辽国勇士个个都是草包饭桶?”

    耶律敖鲁斡的语气突然高昂起来;

    “我们辽国人曾经是草原雄鹰,曾经是草原恶狼。

    如今呢?我们竟然不如懦弱的元国人厉害!

    你们有没有感觉汗颜?有没有感觉愧对列祖列宗?”

    众臣都低着头不说话。

    耶律敖鲁斡又把眼光落在了耶律大石身上。

    此时的耶律大石,从陛下驾崩之后,变得更加苍老,更加消沉了。

    以前那位意气风发的南院大王,如今变成了一截失去活力的枯木……

    “南院大王,你对元朝人了解最多,你说说吧!

    这些元军为何那么强悍?他们先巧取豪夺了燕云十六州,又亮出这么多杀手锏。

    你说他们是什么意思?”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