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被污蔑不孕不育,误惹王爷后孕吐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三十六章 退婚
    方池月听到姐姐的轻泣声,关切地问道。

    方清月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微微笑道:“玉寒平安,他说战事已有好转,粮草充足,士气振奋。”

    “敌军虽然还未彻底退却,但他有信心扭转局势。”

    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激动,“他还说,让我安心养胎。”

    “待局势稳妥,便会回京见我。”

    方池月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轻松的笑意:“那真是太好了,姐姐,总算可以放下心了吧?”

    “侯爷如此冷静智勇,必能带领大军击退敌寇。”

    方清月点了点头,目光依旧停留在信纸上,满是柔情。

    她的心中满是思念,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盼。

    沈玉寒虽身处战场,但他的心始终牵挂着自己与腹中的孩子。

    此时此刻,她终于可以安心等待他的归来,而不是在焦虑中度日。

    她轻轻叹息,转身回到书房,提起笔墨,开始给沈玉寒写回信。

    她必须让沈玉寒放心,自己和孩子都一切安好。

    玉寒亲启:

    得玉寒来信,知你平安,清月心中万分欣慰。

    近日京中一切如常,清月与腹中孩子皆安康,每日闲时常为孩子们把脉,脉象平稳,胎动愈发频繁。

    玉寒勿念,清月虽心中牵挂,但一切以养胎为先,定不让你担心。

    你信中言战事稍缓,清月听闻甚感欣慰。

    然边疆之事仍未决,望玉寒行事小心,不可因战事冒险。

    虽有胜利在前,但亦需慎行。

    清月常想,待你归来之时,定与孩子一起迎你,盼那一日早日到来。

    无论何时,清月与孩子心系于你,愿你保重身体,早日归来。

    清月书此,望你勿忘,家中常有思念之人,盼你平安。”

    方清月一笔一画地写下这些话,心中涌动着满满的期盼。

    她知道沈玉寒定能读懂她的心意,纵使两地相隔千里,但这份深情从未因为距离消减。

    写完信后,她将信件小心封好,交给侍女送至信使处。

    “快些送到边关,让侯爷尽早收到。”她叮嘱道。

    侍女应声离去,方清月望着那远去的身影,心中渐渐平静下来。

    她转身走回庭院,感受着微风轻抚着她的脸庞。

    腹中的孩子也似乎感应到了母亲的情绪,轻轻地动了动。

    方池月站在一旁,似乎感知到了姐姐的情绪,轻声道:“姐姐,写完回信,你的心情可平复了些?”

    方清月轻轻点头,笑容中带着一丝安然:“是啊,写完信,心中仿佛轻松了许多。”

    “无论战事如何,只要玉寒平安,我便心满意足了。”

    阳光透过宫廷外那高耸的殿墙,斜斜地照入皇帝的御书房,金色的光芒洒在那宽大的龙椅上。

    皇帝正端坐在案前,手中捧着沈玉寒的捷报,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他的心情极好,边疆战事一直是他心头的一块大石。

    如今沈玉寒捷报频传,不仅夺回了敌军粮草,还稳住了边境局势。

    这样的消息无疑让他大喜过望。

    “沈玉寒果然不负朕的期望!”

    皇帝将手中的捷报递给身边的太监,声音里充满了欣慰。

    他缓缓站起身,背负双手,在御书房里踱步,仿佛要将这份喜悦宣泄出去。

    皇帝对沈玉寒向来极为倚重,尤其是此次边疆战事一波三折。

    沈玉寒的奇策不仅化解了危机,还让敌军损失惨重,大大振奋了朝中士气。

    周围的大臣们也纷纷附和,满脸笑意地赞叹沈玉寒的功绩。

    “侯爷智勇双全,实乃朝中栋梁,边疆有他镇守,陛下可高枕无忧了。”

    其中一位老臣抚须微笑,眼中满是敬佩。

    然而,随着气氛的轻松欢快,一位年轻的侍郎忽然想起了什么。

    试探着上前一步,低声道:“陛下,沈侯爷如今战功显赫,威望日隆,但臣听闻,侯爷与柳家小姐的婚约尚未解除。”

    “不知陛下是否有何打算?”

    此话一出,殿内众人神情微变。

    沈玉寒的婚约一事本是众人心照不宣的隐忧。

    尤其是当初柳云云与沈玉寒定下婚约,但两人关系形同虚设。

    更何况,朝中早已传闻沈玉寒对方清月情根深种。

    这婚约的存在,如今倒显得格外尴尬。

    皇帝微微挑眉,沉吟片刻,随即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大殿内,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皇帝的决定。

    “你说得有理,”皇帝缓缓开口,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的光芒,“沈玉寒如今功勋卓着,他的婚事朕不能再拖延。”

    “既然这婚约已成一块碍事的石头,倒不如趁早解除。”

    他话音刚落,大臣们纷纷点头附和,认为皇帝此举英明。

    而皇帝则露出一个满足的微笑,随即大手一挥:“既然如此,那就正式解除沈侯与柳家小姐的婚约,给柳家足够的赏赐,安抚一二。”

    “朕也不愿让柳小姐心生怨怼,毕竟她是忠臣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