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时空节点。
紫禁城。
“还是鹰酱爽,坐着霸主的位,只要开动印钞机,钱财滚滚来。你说这样的局面下,谁去搞工业?搞金融他不香吗?”
朱棣仿佛中察觉到鹰酱的工业为什么会衰落。大家躺着就能把钱挣了,谁愿意当牛马?
“这很明显就是掠夺的一个手段嘛,时间久了,谁扛得住。我估摸着那什么欧元就是对抗美刀的。”
夏原吉认为西方内部同样是有斗争的,谁会铁了心跟着鹰酱一条道走到黑?况且鹰酱是谁都要剥削。
“后世看来也是受够了这种剥削。不干它,谁都不爽。就像那句天下苦秦久矣。”
搞自贸区就是一个迹象。而一带一路那肯定就是一个强力的反击。
朱高炽就是这么认为的。谁天生就要被你美帝剥削吗?
“陈词滥调,除了制裁,就是封锁。美帝一直也就这样的套路。”
以往的天幕看多了这样的说辞,杨荣都觉得有些脱敏了。
“鹰酱可恶是不用说的,这些公知大侄子才是最该千刀万剐的。”
朱棣巴不得一封诏书下去,将这群数典忘祖的东西全给拉出去砍了。
国家处在这样的紧张时期,这群畜牲竟然在后面拖后腿,拱火,挑起对立,制造矛盾。
“爱国主义教育都没用,说明这群畜牲的心都黑了,他们不死留着也是浪费粮食。”
朱瞻基认为有时候施展铁血手段并不是一件坏事。
“不提这些糟心事,咱们大明要是出了这种畜牲,绝对不要手软。”
朱棣看着朱高炽和朱瞻基父子俩恨声说道。他的零容忍态度也让众人引起了重视。
“海权和陆权的争夺之前有提到过,一带一路确实就有这方面突破的作用。”
杨荣想到了后世的石油危机。偌大的华夏竟然缺油,属实遗憾。
“运力的发展决定了陆权的归属,咱们华夏地处大陆,除了海洋外,陆地也同样不能放弃。所以往西域的铁路建设不能中止。”
朱棣第一反应就是不能让日后西域的军事行动存在后勤的掣肘。
“这点陛下放心,铁路和公路的规划都已经做到了十年之后。”
杨荣打开地图,将西域的干线一一指出。
“这里又提到了石油的安全运输,好在南洋如今成了咱们的后花园,未来暂时是不会有这方面的顾虑。”
朱瞻基指了指地图上的马六甲海峡说道。
“不能掉以轻心,南洋的军备还要加强,一定要做到未雨绸谋。”
朱棣觉得大明现在就是要稳。稳住了,任凭西方折腾,我自巍然不动。
“那咱们是走后世这样的路线?还是走武力征服路线?”
朱高炽看着天幕上华夏互惠互利的手段描述后,不禁望向自己老爹,他有些拿不定主意的问道。
“两种方式并行,咱们有能力,但是目前也有缺陷,慢慢来,走一步看一步。”
朱棣也拿不定主意,只能采取稳定的方法。毕竟自家不乱,这世界大局变不了。他也有这个信心。
天幕继续播放。
“从一开始,所有人都不信我们能完成如此庞大的工程,就像他们以前认为我们搞不定三峡工程,搞不定南水北调。”
“伴随着产能过剩的问题越发的明显,尤其是钢铁水泥等基建材料,而一带一路的出现正是可以消化过剩产能的绝妙战略。
“在沿线的欧亚大陆上修高铁,修高速公路,同时还包括学校,医院,城市设施等等基础建设。这就需要海量的基建材料。”
“我们手里还有庞大的美刀外汇花不出去。沿线的国家正好手里没钱,那就正好用外汇贷款投资他们的基建。”
“他们负责土地征让,和社会治安。我们负责修路,以及配套设施以及提供贷款。”
“一开始肯定使用美刀结算,但等我们抛掉过多的美刀外汇后,逐步转向自己的货币结算。”
“这种结构上的微妙变化就是我们不仅仅把东西卖出去了,而且本土货币开始逐渐走向国际化。”
“这就是一带一路运行了三年后,我们的货币就成为了世界第五大货币。”
大汉时空节点。
长安未央宫。
“一带一路是长期战略,期间还得帮助别人发展,等别人有钱了才会倾销工业品。”
“但咱们大汉是有条件直接武力征服,去倾销工业品的。”
刘彻同样也陷入了这个矛盾中。他也有抉择不定。
“不过两者间也是有不同的。征服路线也需要别人有钱才买得起。同时也需要大汉有更多的军事力量能维持统治。”
“而一带一路则是需要太长的时间培育市场,是温和的路线,同时还附带着更为容易被人接受的文化输出,也是更长久,也更另类的统治路线。”
公孙弘也对两种路线有过思考,取舍两难。
“我看咱们就打出去,为后世子孙开疆土拓,理所当然。至于后续的治理开发,咱们后人难不成都是废物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