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我罩着傻柱,谁敢反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0章 砥砺前行,翠谷村的辉煌未来
    随着与邻村合作的顺利开展,翠谷村的文化产品市场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荣,而且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然而,王大山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的目光始终望向远方,思考着翠谷村未来更长远的发展方向。

    这一天,阳光格外明媚,照在翠谷村的每一寸土地上,仿佛给整个村子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

    王大山早早地来到了村子里的文化广场,这里是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地方,也是村里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的场所。

    此刻,广场上已经有不少村民在晨练,孩子们在一旁嬉笑玩耍,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王大山站在广场中央,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却在思索着如何进一步提升翠谷村的文化影响力。

    这时,老张走了过来,他是村里的老支书,也是王大山的良师益友。

    “大山,这么早就来啦。”

    老张笑着和王大山打招呼。

    “张叔,您也早啊。我在想,咱们村的文化品牌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还可以做得更好。”

    王大山认真地说道。

    老张点了点头,说:“是啊,我也一直在琢磨这个事儿。咱们村有这么丰富的文化资源,不能只局限在本地,得想办法让更多的人知道。”

    王大山眼睛一亮,说:“张叔,我也是这么想的。我打算组织一次大型的文化节,邀请周边地区的人们都来参加,展示咱们翠谷村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发展成果。您觉得怎么样?”

    老张听后,连连称赞:“这个主意好啊!举办文化节不仅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咱们村,还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对村子的发展肯定有很大的帮助。”

    得到老张的认可后,王大山更加坚定了举办文化节的想法。

    他回到村公所,立刻召集村干部和文化传承小组的成员开会,商讨文化节的具体方案。

    “乡亲们,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是想和大家商量举办一次大型文化节的事儿。咱们村这几年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是时候向外界展示一下咱们的成果了。大家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一说。”

    王大山看着大家,目光中充满了期待。

    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有的说要举办传统手工艺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翠谷村的编织、虎头鞋制作等技艺;有的说要组织民俗表演,如舞龙舞狮、山歌对唱等,展现村子的独特风情;还有的说要举办美食节,让游客品尝到地道的乡村美食。

    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文化节的方案逐渐成型。

    王大山将各项任务进行了详细的分工,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

    接下来的日子里,整个村子都忙碌了起来。

    工匠们精心制作参展的手工艺品,村民们积极排练民俗表演节目,妇女们则忙着准备各种美食。

    在筹备文化节的过程中,王大山遇到了一个难题 —— 资金短缺。

    举办这样一次大型的文化节,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村里的财政有限,无法承担全部的费用。

    王大山为此愁眉不展,他知道,如果资金问题得不到解决,文化节就无法顺利举办。

    秀兰看到王大山整日忧心忡忡的样子,心疼地说:“大山,别太着急了,咱们一起想想办法。要不,咱们发动村民捐款?”

    王大山摇了摇头,说:“村民们都不容易,这些年为了村子的发展已经付出了很多,我不想再让大家出钱了。我再想想其他办法。”

    于是,王大山开始四处奔走,寻求外界的支持。

    他先是向县里的文化部门申请资金支持,详细地介绍了翠谷村举办文化节的意义和方案。

    文化部门的领导对翠谷村的文化建设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会考虑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接着,王大山又找到村里的一些在外经商的成功人士,向他们讲述了村子的发展现状和举办文化节的计划。

    这些成功人士纷纷表示愿意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慷慨解囊。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资金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文化节的日子越来越近,整个村子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氛围中。

    广场上张灯结彩,彩旗飘扬,充满了节日的气息。

    终于,文化节开幕的那一天到来了。

    一大早,周边地区的人们就纷纷赶来,翠谷村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文化节上,传统手工艺展览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精美的编织工艺品、栩栩如生的虎头鞋、古朴的木雕等,让人们对翠谷村的传统手工艺赞不绝口。

    民俗表演更是将文化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舞龙舞狮的精彩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山歌对唱的悠扬歌声让人们陶醉其中。

    美食节上,各种地道的乡村美食让游客们大饱口福,流连忘返。

    王大山穿梭在人群中,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他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每一位村民的努力和付出。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