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4章 银子
    次日清晨,吏部衙门之前,周应秋身为吏部尚书,竟坐在门槛内,手捧饭碗,悠然享用早膳。

    “拜见周尚书。”“吸溜~”

    “陛下御制粉条,果然风味独特。”

    行人经过,周应秋便以筷挟粉条,细细品味。

    点头示意,算是打过招呼,随后又啜了一口热汤。“真乃小人得志。”

    吏部文书与周应秋擦肩而过,心中暗骂。粉条而已,何足挂齿?

    脚步却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

    然而,心中酸涩之余,又不禁回望一眼,随即“哎呦”一声,竟撞上了墙壁。

    得此御赐粉条者,共有七人。

    唯独周应秋,吃得津津有味。

    其余人等,包括毕自严,皆将粉条晾晒风干,以供膜拜,不敢轻尝。

    皇帝率虎贲卫士于西苑种土豆、制粉条,朝臣们可有异议?

    虽有微词,却无人敢言。

    毕竟,皇帝所糟蹋者,皆西苑自产,与外臣无涉。

    况且,此乃老朱家的传统。

    想当年,朱元璋曾指着皇宫菜地,对太子朱标、燕王朱棣等言:“此地可建亭台楼阁,以供游赏。

    然吾令内使种菜,实不忍伤民之财、劳民之力。”

    只要乾清宫仍悬“敬天法祖”之牌,谁敢妄议此事,必将人头落地。

    京中官员对皇帝与皇后制粉条之事,更多的是羡慕之情。

    毕竟,皇帝皇后亲手所制,对于臣子而言,此乃无上荣光。

    兵部衙门内,黄克瓒望着晾晒的粉条,只觉今日阳光格外温暖。

    “杨镐的犒赏银可曾发出?”

    黄克瓒转头询问兵部文书。

    文书连忙呈上公文:“已随兵科给事中和东厂公公一同出海,由锦衣卫押送。”

    黄克瓒点头,心中稍安。担任兵部尚书以来,他深知大明军队已腐朽不堪。

    洪武年间,军队尚能饱腹,故而天下无敌。如今,却已今非昔比。

    万历初期至中叶,大明军队虽半饥半饱,然犒赏犹存,胜绩频传。

    然好景不长,万历二十三年冬日,风云突变。

    蓟州兵变,震撼朝野,其深远影响,非仅折损戚家军之殇,实则向外界敲响警钟——朝廷难继军饷。

    自此,大明军队凯旋之路愈发坎坷。

    黄克瓒手捧公文,夹杂诸多堪合,欣然颔首。

    此公虽非军事之才,后勤之道却游刃有余。

    其深信,只要犒赏不缺,大明铁骑,纵横无敌。

    正当黄克瓒为军饷之事煞费苦心,西苑内,朱由校愁云满面,手捧蓟辽总督文球之乞骸骨奏疏。

    蓟辽总督,权责重大,节制三巡抚,辖四镇兵马。

    然辽东经略分权,总督之势渐微。

    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之战大败,朝廷急调各地精兵援辽。

    熊廷弼临行,即从蓟辽总督麾下抽调三千精锐,前后三次,总督麾下几成空壳。

    前任总督汪可受不堪重负,告病去职,大同巡抚文球接任。

    而今,文球亦显疲态,河北边镇压力山大。

    朱由校手持文球奏章,凝视沙盘,目光聚焦蓟镇总督府,陷入沉思。

    “前军都督府,何人可掌印?”

    良久,朱由校无奈叹息,放下奏本。

    万历怠政,将帅断层,青黄不接,陈寅虽有帅才,却已年迈,且将于天启元年病逝。

    如今,仅令其于武略院授徒,以享天年。

    “何人可往?”

    朱由校凝视舆图,眉头紧锁。

    “皇爷,工部尚书徐光启求见。”

    “宣。”

    朱由校放下奏本,步入御书房。

    “臣徐光启,恭请圣安。”

    徐光启见驾,躬身行礼。

    “徐尚书所献土豆,确是佳品。”

    朱由校步出,随手取一土豆,递予徐光启。

    “此物虽非饱腹之选,然产量惊人,随便种植,亩产可达五百斤以上。”

    闻听龙言,徐光启躬身施礼,双手恭接圣上赐予的土豆。

    “陛下圣明。”

    原来,宫中土豆之种,皆出自他手。

    望着手中略显青涩的土豆,徐光启急声提醒:

    “陛下,土豆青芽含毒,食之毙命,万万不可。”

    徐光启虽欲推广土豆、番薯等洋货于大明,

    然更心系江山稳固,生怕再有龙驭上宾之祸。

    天启元年,若再失龙颜,恐非天启,而是天弃矣。

    朱由校闻言颔首,他自是知晓,况且御膳之前,尚有试毒太监把关。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望着徐光启,朱由校心生感慨:

    “覆舟之水,乃苍生之泪,泪满江河,方知民怨沸腾。”

    史载,二十四年后,苍生之泪,终令大明这艘古船倾覆。

    “若我大明得此嘉禾,苍生泪水或将减少。”

    “陛下高见,令人钦佩。”

    徐光启闻之,双眸生辉。

    皇上此言,尽显明君风范。

    大明之内,能撼动江山者,唯藩王与百姓。

    藩王已衰,百姓之力,却不可小觑。

    一旦民食不果腹,必将揭竿而起,直捣京师,让皇帝上演树上逃生之戏。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