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4章 天下。
    “哈哈哈哈!”

    西苑御书房,回荡着阵阵爽朗的笑声,放肆不羁。

    “爱卿,再说一遍,哪户人家遭贼了?”

    朱由校目光炯炯,再次询问眼前的徐婉儿。

    “陛下,定国公府,家贼难防。”

    徐婉儿翻了个白眼,话语中带着几分无奈,重复了回答。

    “哈哈哈。”

    朱由校闻言,笑声更盛,几欲捧腹。

    “陛下!”

    徐婉儿终于按捺不住,出声打断,“叔父求援,陛下若不愿,直言便是,何必戏谑至此。”

    这皇帝太过顽皮,定国公家中遭贼,他竟笑了半晌,还故意追问多次。

    “好好好,朕不笑了。”

    见皇后不悦,朱由校掩嘴而笑,眼中却闪烁着狡黠之光。

    “定国公家贼之事,他自会处理,找你这皇后又是为何?”

    “陛下有所不知。”

    徐婉儿见皇帝收敛笑意,无奈说道,“定国公欲借宫中账房,梳理府上账务。”

    “他自己无账房吗?”

    朱由校眉头一皱,反问一句。

    “府上账房,欺上瞒下,定国公不敢信任。”

    徐婉儿摇头叹息,满脸无奈,“京中账房,亦不可信。”

    “原来如此。”

    朱由校闻言点头,心中了然。

    京城账房,历经搜刮,所剩无几,皆是滥竽充数之辈。

    如今京城,算学之才,炙手可热,编制无忧。

    “宫中账务,可曾理清?”

    朱由校摸着下巴,看向杨成秀,“能否抽调人手,助定国公一臂之力?”

    “回皇爷,可抽调老练账房前往。”

    杨成秀躬身回答,“自皇爷登基,宫中账目,按季盘算,万历四十八年之前,尚有未清,天启元年春季,已核算完毕。”

    “那便抽调万历四十八年前,有过差池的账房便是。”

    “有过差池?”

    徐婉儿闻言,眉头紧锁。

    “何事风波?”

    “乃是,造假账侵吞内廷银两,东窗事发了。”

    宫中账房弄虚作假,欺君罔上,已是屡见不鲜。

    自陛下驾临南海子,彻查账目,硕鼠纷纷落网。

    杨成秀与魏忠贤各护短账房若干,毕竟,理财之才,难求也。

    “杨成秀,你岂敢轻视本宫!”

    闻其欲遣造假高手复审账目,徐婉儿怒不可遏。

    定国公求助于她,怎可敷衍塞责?

    “千岁息怒。”

    见皇后动怒,杨成秀跪拜求饶。

    “非奴婢敷衍,实乃此辈造假高手,查账亦是高手,一查即准。”

    言罢,转向皇帝。

    “毕竟,造假者,方能识破假账。”

    “此言甚妙。”

    朱由校指了指杨成秀,吩咐道。

    “选些精明算账之人,为定国公详查账目。”

    “奴婢遵命。”

    杨成秀叩首,起身匆匆离去。

    “婉儿谢过夫君。”

    见皇帝有所行动,徐婉儿娇嗔道。

    “家国之内,皆是蛀虫。”

    朱由校搂着徐婉儿,长叹一声。

    “夫君,现在还是白天呢~”

    徐婉儿脸颊绯红,宫女太监们闻言,纷纷退避。

    正当帝王白日宣淫之时,定国公府外。

    宫中消息已至,皇帝应允内财府账房,助定国公查账。

    徐希臯亲候门外,见杨成秀亲自带队,大惊失色。

    此人乃宫中财务要员,排名第三。

    徐希臯连忙下阶行礼。

    “府上家贼作乱,怎敢劳烦杨大珰亲临。”

    “国公乃大明功臣,杂家此行,理所应当。”

    杨成秀还礼笑道。

    “再者,千岁娘娘出自定国公府,杂家怎敢怠慢徐家。”

    徐希臯心知此乃皇后之意,不敢多言,连忙请杨成秀入府。

    “国公请。”

    杨成秀谦让一番,挥手示意众人跟上。

    徐希臯回望,只见随行人员高矮胖瘦,参差不齐。

    这群人唯一的共通之处,便是人人胸怀一珠算,算盘不离手。

    杨抽秀引领众太监踏入定国公府,霎时,啪嗒珠落之声四起,宛如珠玑落盘。

    “父亲,此举妥当否?”

    目睹太监们算盘飞舞、热火朝天的场景,定国公次子徐允祥面露疑虑。

    “试与不试,总得一试,总比家中账房强之百倍。”

    徐希臯不耐烦地摆手,一脸不悦,仿佛乌云压顶。

    皇帝欲令勋贵振作,定国公、英国公、成国公三家便是其标杆。为此,三家对皇帝之策无不鼎力支持。

    此番,皇帝将皇庄皇店账目公示,令其交税。三国公相聚商议,决定紧随皇帝步伐。

    公示与否暂且不论,税款务必缴齐。

    而缴齐税款的前提,乃是先将自家账目理清。

    不盘不知,一盘惊人。

    府中掌柜、账房竟私吞定国公府两成之利,犹如蛀虫蚀木!

    定国公身为军旅出身,行事果断,当即刀架掌柜颈上,逼出“真账”。

    然而,此“真账”经账房一算,仍觉不对!

    若非律法严明,徐希皐恨不得挥刀斩尽这些贪墨之徒。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