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西游:旃檀大圣金蝉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章 三斗三升血泪金(一)
    三斗三升米粒黄金的故事,玄奘读过异界前世中的西游,自然是听说过的。

    当取经团队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达灵山大雷音寺,向佛祖如来求取真经时,却遇阿难迦叶二僧索要人事财物。

    声称若无财帛奉上,便要叫取经团队空手而归。

    一番拉扯,还搞了一出无字白本的闹剧后,事情被推回到了如来佛祖面前。

    而佛祖正是在此时,讲出了这个三斗三升米粒黄金的故事。

    大意就是说,有灵山僧人去舍卫国赵长者家中,为他诵经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结果却只换来了三斗三升米粒黄金。

    佛祖直言,换到的财物太少。

    若长此以往,日后灵山上的佛祖菩萨,都得忍饥受冻没钱使用。

    异界前世看到这里时,玄奘就心想。

    如果那佛祖与诸佛菩萨所着的大乘三藏中,写的是教人安身立命,挣钱养家糊口的本事。

    那么也许,还是颇有阅读价值的。

    但如果里面写的是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导众生向善,能行慈悲之道的佛经佛法。

    嗯,那就有点披着羊皮、不伦不类了。

    不过玄奘却是从未想过,这三斗三升金米粒的故事,还能和金蝉子扯上关系,甚至还是他遭到佛祖降罪处罚的原因。

    在观音菩萨所述的故事中,去往舍卫国赵长者家中诵经的,并非故事里的“众比丘”,而是阿难迦叶两位佛祖侍从。

    他们去诵经,而后携三斗三升金米粒而回的故事,与玄奘所知流程并无太大差异。

    但不同的是,佛祖训诫二僧贱卖佛法后,平日里几乎很少离开灵山的金蝉子,却介入了这件事。

    事后,他去往舍卫国赵长者家调查。

    这一查竟发现,那赵长者一家人已经全部冻饿而死,死后尸身腹大如鼓,里面装的全是细碎泥土。

    原来,那一家人虽然笃信佛法,日夜不忘行善积德、虔诚诵经礼佛,但生活却过得并不算特别富裕。

    为请灵山圣僧来家中诵经,赵长者卖掉了九成以上的田产,耗尽了几代人积累下来的财富,这才终于凑出了三斗米粒黄金。

    但阿难、迦叶仍觉不够。

    他们要求赵长者必须凑齐三三之数,寓意身业、口业、意业,三三修行圆满,方可为其诵经度难。

    否则,即使是无缘聆听佛门真意,那三斗黄金也将先归灵山。

    佛祖侍从最善言辞,舌灿金莲、半劝半吓,赵长者自然不敢违抗。

    只能悉数变卖家中资产,再将一个女儿卖去青楼烟花之地,这才勉强凑足了最后的三升金米粒。

    所以,那赵长者一家人的结局,也就并无意外了。

    知晓其中因果后,金蝉子枯坐于舍卫国街边,破败的石阶之上,任凭风吹雨淋,整整三日不言不语。

    第四天日出时起身,独自一人去往灵山无尽法堂,一连重伤多位守宝罗汉,将当日的那三斗三升金米粒全部抢走。

    在发现赵长者家中,那位被卖进青楼底层的女儿,半年前也因不堪受辱自尽而死后。

    他便将这三斗三升金米粒,分发给了舍卫国最底层的贫困百姓。

    了结此事,金蝉子又一言不发的前往藏经院,也不由分说,直接出手毁去了阿难迦叶二僧的金身躯壳。

    正要叫那二人魂飞魄散之际,如来佛祖现身而出。

    佛说阿难迦叶之举虽不近人情,但却也是在为我佛门立身立教,长盛不衰而奔波劳苦,当罪不至死。

    金蝉子却言,弟子愚钝,但也懂得算数加减。

    赵长者一家三世同堂,八个活人,而阿难迦叶不过两条贱命,就算都杀了,佛门还倒欠着人家六条人命因果。

    故而仍要动手,打散阿难迦叶的魂魄。

    佛祖再展神通法力,揭开极乐佛国净土之地的一角,展示在金蝉子面前。

    只见那赵长者一家的魂魄,皆于净土之中,心无旁骛的跪伏在佛像面前。

    无论男女老少,均是无悲无喜、无忧无怨,眼中唯有虔诚。

    金蝉子上前询问,但赵长者却都说他们已然看破放下,心中只存佛门真意,再无其他忧虑怨恨。

    不仅如此,那赵长者一家人的魂魄,还在佛祖面前为阿难迦叶二僧求情,言称他们已经放下仇恨,不该冤冤相报。

    最后,他们又反过来劝金蝉子,教他看破心中业障,做到四大皆空,放下对善恶是非的执念,不应被表面现象迷惑。

    金蝉子沉默良久,突然间猛地咳出三大口鲜血。

    洁白僧衣染血,但他却谁也不理,就那么背对着佛祖,一步一晃的离开了灵山藏经院。

    ……

    金山寺外,江流河岸之边。

    观音菩萨作为那一切的旁观者,在叙述时也只是娓娓道来,没有掺杂半点自己的想法。

    玄奘听得心惊,却也了然。

    如来佛祖曾言,那佛法三藏,谈天、说地、度鬼,乃是修真之经、正善之门。

    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