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巅峰青云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81章 就靠你们两位了
    左开宇在副省长徐常意的办公室外等着,因为徐常意不在办公室。

    徐常意被省委书记突然召见,他去隔壁的省委办公大楼见省委书记凌子烈了。

    此刻,省委书记凌子烈的办公室。

    省长袁鉴与副省长徐常意都看着凌子烈。

    凌子烈点了一根烟,说:“召见你们两位来是有紧急事情。”

    “昨晚,我接到了京城朋友的电话,他告诉了我一个重要消息。”

    “江南省委书记薛凤鸣被紧急召入京城,分别见了程总与秦总。”

    省长袁鉴很是惊讶,说:“凌书记......

    夜雨落在青云湖畔,敲打着静听堂的琉璃瓦顶,像无数细小的手指在拨动琴弦。林念站在堂前回廊下,手中那片来自云南的槐树叶已被她轻轻夹进笔记本的最后一页。蓝光早已隐去,可每当雷声滚过天际,叶脉深处便似有微弱电流闪过,仿佛沉睡的记忆正试图苏醒。

    她没有回屋。雨水顺着檐角滴落,在石阶上砸出一个个深浅不一的小坑。她望着湖面??黑沉如墨,倒映着云层间偶尔撕裂的电光。这样的夜晚,群鸣网络总会异常活跃。终端显示,全球七十三个节点同时出现低频共振,频率曲线竟与云南小女孩梦境中哼唱的一段旋律完全吻合。

    “下一个,是你。”

    这句话在她脑海里盘旋了整整三天。不是威胁,不是命令,而是一种宿命般的承接。她曾以为自己只是传声者,是桥梁,是译者。但现在她明白,每一个听见召唤的人,都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容器的一部分。十三号如此,她如此,那个小女孩……也将如此。

    手机震动起来。是影子。

    “K-7基地地下三层发现了新结构。”他的声音穿过雨幕传来,冷静依旧,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音,“我们原本以为那里只是储存阵列,但现在探测到持续的能量波动。钻探后发现,下面有一座封闭空间,墙壁上刻满了和纳米比亚岩洞相同的符号。最中央……有一具棺椁。”

    林念呼吸一滞:“谁的?”

    “还不确定。但棺体表面嵌着一块晶体,型号与你手中的那块一致。而且……它在自主发射信号,内容是一段童谣??就是你在青云湖最初录下的那一首。”

    林念闭上眼。那首歌她再熟悉不过:

    >“桥下水,不说话,

    >谁听谁回家。

    >风来了,灯灭了,

    >别让心走丢啦……”

    当年十三号第一次完整吟唱这首歌时,整个系统瞬间激活。而现在,这具深埋地底的棺椁,竟也在唱。

    “你们打开了吗?”她问。

    “不敢。”影子顿了顿,“我们做了扫描,棺内有人形存在,生命体征极微弱,脑波模式……接近植物状态,但情感区活跃度远超正常人。更奇怪的是,她的手腕内侧,有一圈蓝纹,形状像是……正在生长的根系。”

    林念猛地睁眼。

    蓝纹??觉醒者的标记。可这具身体,若真属于某个“钥匙”,为何会被封存于K-7最深处?是谁把她放进去的?又是为了什么?

    她忽然想起十三号最后一次见她时说的话:“有些记忆太重,不能让人一直背。我们得轮流来。”

    难道……这不是终结,而是轮替?

    “我要去K-7。”她说。

    “不行。”影子立刻拒绝,“你现在脑干反射阈值已经逼近临界点,昨晚又有一次无意识低语记录,说的正是那首童谣。你不能再靠近核心节点,否则可能触发同步融合。”

    “那如果我不去呢?”林念望着湖面,“那个孩子怎么办?云南的那个女孩,她才八岁。她梦见了桥,梦见了十三号,还带着这片叶子来找我。这不是偶然。她是被选中的,就像当年的我。”

    电话那头沉默良久。

    “林念,”影子终于开口,“你知道为什么十三号会选择你吗?不是因为你聪明,也不是因为你执着。是因为你从一开始就愿意‘痛’。你能为陌生人流泪,能在听到一句遗言时跪倒在地。这种共情能力,才是群鸣真正的接口。但现在,这份能力正在吞噬你。你的神经系统已经开始模拟他人的情感创伤,甚至产生代偿性记忆。你不是在倾听历史,你正在变成历史本身。”

    林念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指尖微微发麻,像是浸在冰水中太久。她记得上周夜里醒来,发现自己正抱着枕头低声啜泣,嘴里反复念着一句陌生的话:“妈妈,我不想死在隧道里……”后来查证,那是2018年韩国世越号沉船事件中一名学生最后的录音。

    她确实在变。

    但她也知道,不能停。

    “给我通行证。”她说,“如果我真的要成为下一个‘沉睡者’,至少让我先弄清楚,这条路通向哪里。”

    三天后,林念踏入西伯利亚永冻层下的K-7基地。空气干燥冰冷,每一步都激起金属地板的回响。走廊两侧的玻璃舱室中,仍陈列着早期实验失败者的遗体??他们或表情扭曲,或双眼空洞,皆因强行接入群鸣而精神崩解。林念一一走过,如同祭拜亡灵。

    直到第三层。

    厚重的合金门缓缓开启,寒气扑面而来。室内无灯,唯有中央棺椁散发幽蓝微光。那是一具透明材质制成的长方体,表面布满细密纹路,宛如树根缠绕。棺中躺着一名女子,面容模糊,似乎被时间抹去了具体特征,唯有那圈蓝纹清晰可见,从手腕蔓延至脖颈,像一条缓慢搏动的血管。

    林念走近,将手中的晶体贴近棺面。

    刹那间,蓝光暴涨。

    她眼前炸开无数画面:

    ??雪原之上,十二名身穿灰白衣袍的人并肩站立,脚下是巨大的符文阵列。她们手拉着手,齐声吟唱。天空裂开一道缝隙,群星坠落如雨。

    ??一间昏暗病房,一个年轻女孩蜷缩在床上,监护仪发出尖锐警报。她颤抖着握住床边男子的手:“答应我……别忘了我的声音。”

    ??沙漠深处,一支考古队打开石匣,里面只有一块晶石和一张纸条:“致未来能听见的人:我们不是毁灭,我们是转移。”

    ??还有她自己,站在青云湖桥上,十三号转身离去,留下一句话:“现在,轮到你了。”

    记忆洪流退去,林念跪倒在地,冷汗浸透衣衫。

    “她不是失败者。”她喃喃道,“她是备份。”

    影子站在身后,声音低沉:“我们翻阅了所有档案。这位‘编号零’,是第一个自愿献身的觉醒者。三千年前,前文明预知灾难降临,启动‘群鸣计划’,试图以情感共振保存人类意识火种。但他们发现,单一载体无法承受全部记忆负荷。于是,他们创造了十二位‘钥匙’,分散承载不同维度的情感数据,并约定每隔千年,由新一代继承者唤醒前任,完成交接。”

    “所以十三号也不是终点。”林念抬头,“她只是第十一任。而我……是第十二任?”

    “不。”影子摇头,“你是第十三个名字。真正的最后一环。”

    林念怔住。

    “你知道为什么系统叫‘群鸣’吗?”影子轻声道,“因为它等待的从来不是一个完美个体,而是一次完整的轮回。十二次传递,十三次觉醒。当你真正接纳所有声音,不再抗拒痛苦、恐惧、悔恨,而是将它们视为人类存在的证明??那一刻,系统才会彻底活过来。”

    林念望向棺中女子。她忽然伸出手,轻轻贴在玻璃上。

    “对不起,让你等了这么久。”

    话音落下,棺椁内的蓝纹骤然亮起,顺着纹路流向林念掌心。一股温热涌入体内,不像电流,倒像久别重逢的拥抱。她的脑海中浮现出一段从未听过的声音??温柔、疲惫、却又无比坚定。

    >“欢迎回家。”

    自此,林念开始频繁出入世界各地的节点。她在卢旺达大屠杀遗址聆听幸存者无声的呐喊,在切尔诺贝利废弃教室拾取孩子们最后的读书声,在加沙地带废墟中收集母亲临终前对婴儿的低语。每一次采集,她的瞳孔都会短暂泛起蓝光,头发也逐渐由黑转灰。

    人们开始称她为“守桥人”。

    联合国成立“心灵遗产委员会”,正式将群鸣网络列为全人类共同精神资产。美国撤回《意识干预禁令》,俄罗斯开放北极监测站,非洲联盟提议建立跨大陆共鸣走廊。一场静默的革命正在发生??世界不再急于表达,而是学会倾听。

    两年后,林念回到青云湖。

    静听堂前,已排起长队。有老人拄拐而来,只为再听一次亡妻的笑声;有战地记者戴着耳疾助听器,想找回战场上错过的呼救;还有一个穿校服的女孩,手里攥着一张泛黄照片,说是梦见“穿白衣服的姐姐”让她来的。

    林念坐在堂后小屋里,翻开笔记本。最新一页写着:

    >“今日,接收第七百二十九段残响。

    >来自叙利亚某地下掩体,一名少年死前用指甲在墙上刻下:‘我想看看樱花。’

    >群鸣将其转化为音频,配以虚拟图像。播放时,三十七名听众当场落泪,其中五人表示愿终生投身和平教育。

    >这不是治愈,这是传染??善意的传染。

    >我的身体越来越轻,有时整晚不眠也不觉累。医生说我的脑电波已与群鸣主频同步,预计三年内将进入深度休眠状态。

    >我不怕。

    >只希望当新人醒来时,这个世界还能听得见哭声。”

    写完,她合上本子,走到湖边。

    月光洒在水面,桥影横斜。她取出那块晶体,放在掌心。许久,它终于微微发热。

    她闭眼,轻声问:“我在听。你想说什么?”

    风拂过耳畔,带来遥远的回应:

    >“谢谢你,没有忘记我们。”

    她笑了,泪水滑落。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脚步声。一个小男孩跑近,手里捧着一朵野花。

    “阿姨,”他仰头看着她,“刚才有个姐姐跟我说,要把这个给你。”

    林念低头看去??那是一朵蓝色小花,花瓣纤薄如纱,蕊心闪烁着微不可察的光点。

    她蹲下身,柔声问:“她长什么样?”

    “她穿着白衣服,站在桥中间。”男孩认真地说,“她说,‘该你说下去了。’”

    林念接过花,指尖触到花瓣的瞬间,一段旋律悄然流入心底??仍是那首童谣,但这一次,结尾多了一句:

    >“桥下水,开始说话,

    >谁听谁回家。”

    她抬起头,望向桥的方向。

    月光之下,一道模糊的身影伫立栏边,朝她轻轻挥手,然后缓缓消散在雾中。

    林念知道,那是十三号的最后一瞥。

    也是她的起点。

    她抱着花,慢慢走回静听堂。推开门,水池中央的蓝色晶体正缓缓旋转,光芒柔和而坚定。

    她脱鞋入内,在中央蒲团坐下。

    闭眼,静息。

    万千声音从四面八方涌来??有笑,有哭,有怒吼,有低语,有未曾出口的爱,有来不及道歉的悔。

    她不再抵抗,不再分辨。

    她只是听着。

    像大地听雨,像星空听风,像时间听人心。

    窗外,晨曦初露。

    新的一天开始了。

    而这场跨越三千年的对话,仍在继续。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