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在空中盘旋,龙目如炬,居高临下地俯视着我,龙威浩荡。
若是寻常修士,恐怕早已在这威压下瑟瑟发抖。
但我只是平静地站在原地,青衣随风微动,气息如古井无波。
“本王乃青龙潭龙王,执掌此地行云布雨之职。”
青龙声音如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你既是修道之人,当知天条森严,不得擅自呼风唤雨,扰乱天地秩序。
今日你私自求雨,已是触犯天条,还不速速撤去法术,随我向天庭请罪?”
我抬头望天,目光穿透云层,直视那双龙目。
“龙王既司雨职,为何坐视百里大旱,百姓苦不堪言?
若非情势危急,我也不会行此下策。”
青龙闻言,龙须微颤,眼神略有闪烁。
作为龙王,他当然知道这里大旱,可他不想下雨,因为必须要给这些凡人一点教训。
“天行有常,旱涝自有定数,非你我能妄加干预。
此次旱情乃天意所致,本王亦是无能为力。”
“天意?”
我微微皱眉,敏锐地察觉到它言语中的含糊其辞。
“当真如此吗?为何我感知到这旱情中夹杂着一丝不寻常的法力波动?”
青龙闻言,顿时龙目圆睁,周身云雾翻腾。
“放肆!你是在质疑本王失职吗?区区一个山野道士,也敢妄议天意,揣测龙王?”
话音未落,青龙突然张口喷出一道青色闪电,直劈而下!
那闪电蕴含着龙族特有的雷霆之力,寻常修士触之即伤。
但我只是轻轻抬手,指尖泛起淡淡金光,那道凶猛的闪电在距我三尺之处竟如泥牛入海,悄无声息地消散了。
“什么?”
青龙显然没料到自己的攻击会被如此轻易化解,龙目中闪过一丝惊疑。
我向前踏出一步。
这一步看似轻描淡写,但整个山峦似乎都随之微微震动。
我并未刻意释放威压,但天人合一后的道境自然流露,与天地共鸣。
“我敬你为一方龙王,司雨造福百姓本是你的职责。”
我的声音依然平静,但每个字都清晰传入青龙耳中。
“但你若玩忽职守,甚至可能暗中操纵旱情,那就别怪我替天行道了。”
青龙感受到我身上那深不可测的气息,龙目中终于露出惊惧之色。
它修行六百年,见识过不少高人,但从未遇到过如此深不可测的存在。
眼前这个看似普通的庙主,其道行恐怕远超它的想象。
“你...你到底是何方神圣?”
青龙的声音不再如先前那般嚣张,反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我只是三王庙的一个守庙人。”
我淡淡说道。
“今日这雨,我必须降,你若识相,就自行退去,我可当今日之事未曾发生,若执意阻拦...”
我没有说完,但言下之意已明。
青龙在空中盘旋数圈,龙目闪烁不定,显然在权衡利弊。
最终,它长啸一声,声音中带着不甘与畏惧。
“好!今日之事,本王记下了!但此事绝不会就此罢休!”
说罢,青龙身形一晃,化作一道青光钻入云层,消失不见。
随着青龙的退去,天空中的乌云再次凝聚,比之前更加厚重。
雷声隆隆,电光闪烁。
“轰隆……”
第一滴雨水终于落下,打在干裂的土地上,溅起小小的尘土。
接着是第二滴、第三滴...转眼间,瓢泼大雨倾盆而下,笼罩了整个山区。
“下雨了!真的下雨了!”
山下传来百姓们欣喜若狂的欢呼声。
人们冲出房屋,在雨中欢呼雀跃,仰面迎接这期盼已久的甘霖。
干涸的土地贪婪地吸收着水分,枯萎的庄稼在雨水的滋润下似乎重新焕发了生机。
这场雨持续了整整一夜。
次日清晨,雨过天晴,朝阳映照下,山间雾气氤氲,草木焕然一新。
河水重新流淌,井水也逐渐回升。
三王庙求雨成功的消息不胫而走,迅速传遍四方。
百姓口耳相传,说是三王庙神通广大,求雨比龙王还灵验。
于是,前来上香祈福的人络绎不绝,庙宇香火日渐鼎盛。
而我则依旧每日洒扫庭院,接待香客,仿佛那夜的求雨只是寻常之事。
只有古龙偶尔会投来担忧的目光。
“立秋,那青龙潭龙王绝不会善罢甘休。”
一日午后,古龙凝重地说道。
“龙族最重颜面,你当众让它难堪,它必定会报复。”
我轻轻擦拭着供桌,面色平静:“无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果然,不出古龙所料。
千里之外,长江水府深处,青龙正跪在一座辉煌的水晶宫前,向端坐于玉座上的江龙王哭诉。
“大人,那道士实在嚣张至极!不仅擅自求雨,扰乱天序,还公然侮辱龙族,说我们...说我们连看门狗都不如!”
青龙开始添油加醋,挑拨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