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何晨光爷爷将军?我父亲赵蒙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7章 并不轻松
    兜里的弹壳越来越多,叮叮当当的响声在空荡的靶场格外清脆,

    村里通电改线那天,天空原本是晴朗无云的,阳光暖暖地洒在大地上,给整个村子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可梁松的心情却像这即将开始的复杂接线工程一样,并不轻松。自从之前经历了一系列可疑事件,他就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神经紧绷得如同拉满的弓弦。

    当梁松主动爬上十二米高的电线杆时,他的动作依旧沉稳而熟练。胶鞋稳稳地卡在电线杆的凸起处,双手有力地攀附着。随着高度的上升,风也渐渐大了起来,吹得他的工作服猎猎作响。可他顾不上这些,专注地朝着杆顶爬去,心里只想着尽快完成接线任务,让村里家家户户都能早日用上电。

    终于,梁松爬到了杆顶。他刚准备仔细检查线路,目光却被电线杆顶部一个不太起眼的地方吸引住了。那里有一道刻痕,虽然不是很深,但在光滑的杆顶却显得格外突兀。梁松的心猛地一紧,多年的部队生涯和近期村里发生的种种让他立刻意识到,这绝非偶然的划痕,很可能是有人故意留下的记号。

    他眉头紧锁,眼神中闪过一丝冷峻。从腰间的工具袋里掏出砂纸,开始用力地磨平那道刻痕。砂纸与杆顶摩擦,发出沙沙的声响,每一下摩擦都仿佛是他在对抗潜藏的未知危险。他的手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但他没有停下,直到那道刻痕彻底消失不见,仿佛这样就能抹去所有的隐患。

    磨平刻痕后,梁松并没有立刻开始接线工作。他站在杆顶,目光扫视着周围的村子。此时的村子看起来依旧宁静祥和,村民们在各自的田地里劳作,孩子们在小巷子里嬉笑玩耍。可他知道,平静的表象下或许正涌动着危险的暗流。这电线杆上的记号究竟意味着什么?是针对这次通电改线工程的破坏信号,还是与之前那些可疑事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数的疑问在他脑海中盘旋。

    完成接线工作后,梁松缓缓从电线杆上下来。他的双脚刚一落地,便头也不回地绕着村子转了起来。他的脚步匆匆,眼神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第一圈,他留意着村里的每一条小路,看看是否有陌生的脚印或者可疑的身影;第二圈,他仔细查看各家各户的门窗,有没有被人窥探或者破坏的痕迹;第三圈,他倾听着村子里的动静,试图捕捉到任何异常的声音。

    最后,梁松来到了村口的老槐树下。这棵老槐树见证了村子的风风雨雨,是村里的标志性存在。他静静地站在那里,背靠着粗糙的树干,望着远方连绵的山峦和蜿蜒的小路。他的内心波澜起伏,一方面是对村子安危的深深担忧,他不能让乡亲们陷入危险之中;另一方面,他也在思考着应对之策,如何才能揪出那些在暗处搞鬼的人。

    退伍老兵聚会的那天,村子里热闹非凡。各家各户飘出饭菜的香气,酒香也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老战友们多年未见,相聚在一起,欢声笑语回荡在村子的每一个角落。大家围坐在一起,回忆着曾经在部队的峥嵘岁月,有的讲述着训练时的趣事,引得众人哈哈大笑;有的感慨时光的飞逝,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怅惘。

    然而,梁松却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沉浸在聚会的热闹氛围中。对他来说,退伍老兵聚会的日子,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夕阳西下,当天空被染成一片橙红,他像往常一样,拎着一瓶酒,默默地朝着后山走去。

    山路蜿蜒,梁松的脚步沉稳而坚定。路边的野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与老班长一起在部队的点点滴滴。那些摸爬滚打的日子,那些并肩作战的时刻,如同电影般在眼前放映。老班长那亲切的笑容、严厉的教导,都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

    终于,梁松来到了老班长的坟前。坟前依旧是那么静谧,只有几株不知名的小花在风中轻轻摆动。他缓缓走到碑前,轻轻地将手中的酒放在地上。然后,他蹲下身子,目光立刻被坟前多出来的那个空弹壳吸引住了。

    那枚空弹壳在夕阳的余晖下闪烁着清冷的光,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新的故事。梁松的眼神变得柔和而深情,他伸出手,轻轻拿起那枚弹壳,放在手中仔细端详。他猜测着这枚弹壳是谁留下的,或许是哪个战友也像他一样,带着对老班长的思念,来到这里缅怀。

    梁松从口袋里掏出自己带来的那枚弹壳。这枚弹壳他一直小心地保存着,它代表着他对老班长的敬意和怀念。他轻轻地将自己的弹壳压进土里,和之前的弹壳排成一列。看着整齐排列的弹壳,他的心中涌起一股温暖又复杂的情感。这些弹壳,就像是他们与老班长之间的纽带,连接着过去和现在,也传承着他们之间深厚的战友情谊。

    这日,几位扶贫干部来到了村子里。他们满怀着热情和期望,一心想着为村子找出脱贫致富的新路子。经过一番调研和讨论,他们把目光投向了村子的后山。在他们看来,后山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若能合理开发,搞一些生态旅游项目,定能为村子带来可观的收入,让乡亲们的生活更上一层楼。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