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艰苦的奋战,障碍墙的抢修工作终于接近尾声。此时的梁松,早已疲惫不堪,雨水湿透了他的全身,脸色也有些苍白。但看着逐渐恢复原貌的障碍墙,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不久后,梁松去医院做了一次体检。当拿到体检报告时,他的眉头不禁紧紧皱了起来。报告显示肺部有阴影,医生严肃地要求他必须戒烟。梁松心里清楚,多年的军旅生涯和高强度工作,让他养成了抽烟的习惯,这烟一时半会儿要戒掉谈何容易。但为了自己的健康,也为了能继续陪伴学员们训练,他下定决心戒烟。
从医院出来后,梁松径直走向路边的垃圾桶。他掏出随身携带的打火机,看了许久,仿佛在和一个多年的老朋友告别。然后,他毅然决然地将打火机扔进了垃圾桶。接着,他转身走进小卖部,买了一盒口香糖。他知道,以后在想抽烟的时候,就嚼嚼口香糖来缓解烟瘾。
走出小卖部,梁松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抬头望向远方。
回到办公室,他像往常一样处理着文件,邮递员送来的一封信打破了这份日常的平静。信封上熟悉的部队落款,瞬间勾起了他心底深处的回忆。他微微颤抖着手拆开信,原来是原部队邀请他回去当教官。
梁松把信轻轻折好,小心翼翼地放进口袋,仿佛那不是一封信,而是承载着无数过往的珍宝。一整天,他都有些心神不宁,工作时也常常走神,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原部队的点点滴滴:那些一起摸爬滚打的战友,那片挥洒过热血汗水的训练场,还有那些刻骨铭心的战斗岁月……
夜幕降临,梁松躺在宿舍的床上,双眼直直地盯着天花板。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脸上,给他的轮廓镀上一层银白。他的思绪如脱缰的野马,在回忆与现实间来回奔腾。回去,意味着能重回熟悉的环境,与老战友们再度并肩,延续那份深厚的情谊;可留下,这里也有他倾注心血的学员们,有他参与改革并逐渐完善的教学体系。他在内心深处反复权衡,却始终难以抉择,就这么呆呆地望着天花板,直到夜色渐深。
学期结束聚餐的那天,学院的食堂里热闹非凡。欢声笑语充斥着每一个角落,学员们和教员们围坐在一起,庆祝着一个学期的圆满结束。梁松坐在人群中,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可内心的纠结却丝毫未减。大家纷纷举杯敬酒,气氛热烈而欢快。轮到梁松时,平日里从来不喝酒的他,突然端起酒杯,毫不犹豫地干了两杯白酒。辛辣的酒水顺着喉咙流下,灼烧着他的胃,也让他的脸颊泛起红晕。他试图用酒精来麻痹内心的挣扎,却发现那股迷茫反而更加浓烈。
聚餐结束后,梁松独自一人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夜晚的校园格外安静,训练场在月光下显得格外肃穆。他脚步有些踉跄地走到训练场的旗杆前,停住了脚步。微风轻轻拂过,吹动着他的衣角。他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身躯,抬起右手,对着旗杆敬了一个标准而庄重的军礼。
调令比预期来得快,就像一阵突如其来的疾风,以不容置疑的姿态,吹散了梁松心中还未消散的纠结。
那些关于去留的思量,那些在新老部队间徘徊的情绪,都在这一纸调令前,瞬间如轻烟般飘散。他站在宿舍中央,双脚像是生了根,目光缓缓扫过熟悉的一切。墙壁上,挂着他和学员们的合影,照片里大家笑容灿烂,那是一起度过的难忘时光;桌上,摆放着学员们送给他的手工礼物,每一件都凝聚着他们的敬爱与不舍。那些和学员们相处的点滴仿佛电影画面般在脑海中一一闪过,从第一次见面时彼此眼中的陌生与好奇,到后来训练场上的挥汗如雨、相互鼓励,再到生活中那些琐碎却温暖的瞬间,都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然而,军令如山,容不得他有过多的犹豫。梁松深吸一口气,强忍着心中的不舍,开始收拾行李。他动作迅速而干脆,多年的军旅生涯让他早已习惯了这种雷厉风行。
将几件换洗衣物随意地塞进背包,那些带着学院气息的物件,每一件都似乎有着难以割舍的温度。那带有学院标志的毛巾,摸上去柔软而熟悉,仿佛还残留着学员们训练后汗水的味道;那本记录着训练心得的笔记本,每一页都写满了他对教学的思考和对学员们的期望。
他的目光最后落在储物柜上,那里静静躺着那件承载着无数回忆的旧战术背心。
那背心,就像一位沉默的老友,见证了他的青春岁月和无数次的生死考验。他缓缓走上前去,手指轻轻抚过柜门,那冰冷的触感透过指尖,直达心底,心中五味杂陈。有对往昔峥嵘岁月的怀念,有对自己成长历程的感慨,更有对那段战斗情谊的不舍。最终,他还是狠下心,紧闭双眼,像是要切断所有的眷恋,重重地关上了柜门。那件旧战术背心最终还是留在了储物柜里,就好像他将一段青春岁月,永远地留在了这个曾经倾注心血的地方。他微微叹了口气,那叹息声在空荡荡的宿舍里显得格外沉重。转身扛起背包,他咬了咬牙,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宿舍,步伐坚定却又带着一丝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