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纵远不能成为我心中的皇帝人选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他空有一腔热血却不知道该如何将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上,如若成为皇帝很容易就会被他母妃或者重用的臣子架空,到最后想要挽回已经来不及。
正如瘟疫一事,他无比相信我能说服皇帝改变他真实的想法,毕竟我是目前皇帝除了那群妃子或是武将外最信任的人。他希望我将目光看向外面遭受苦难的百姓,其实这反而是他最不该管的事情,他的母妃昭曦并不允许。而我对于外面的苦难的感知只有当年与李灯孤面对同宁城一事,说不心痛是假,但更多是对他们命运造化的冷眼旁观。
但我确实是帮他做了,并且获得了成功,皇帝答应我派出医师去医治瘟疫而不是直接将东边封锁自生自灭,只是到底结果如何终究淹没在这皇宫的大事小情中。但因为这件事我与孟纵远熟络,也渐渐了解到他不为人知的真实想法,他与我猜想中的样子不同,或许可以说是出乎意料。
孟纵远不能当皇帝,也不适合当皇帝,骨子里对专制权力的反抗注定他不会在这宫中好过,那些权谋天下的事情他也全然不擅长。他的母妃包括他自己都清楚这样的事实,但是他背后的家族以及荣耀都不允许他去这样想。他们从小将必须争夺太子之位的认知灌输而强迫孟纵远去做他不想做的事情,若不是不忍心看见百姓受苦而只能自己站出来,他宁可自己作为平民自由自在度过一生。
我虽然恨他母妃昭曦当年对我母妃遭遇的那些有暗中的推波助澜,但是虎毒不食子,我并不讨厌这三年来跟在我身边的孟纵远,他的确有一颗为民行善的心,我甚至可以将他视为这宫中能聊得上话的知己。在这皇宫中阴谋不断,如果没有他的一些庇护我也难保独善其身,我想他再笨也应该多少会对我的一些行为有所察觉,但是他还是假装看不见的默许,在昭曦与皇帝之间为我行了一盏方便。
皇帝害怕自己被篡位,最大的表现便是重武轻文,朝中文臣常年遭受武将排挤,久而久之有任何谏言都不敢再开口。石索敬算是他们这些人当中唯一一个还算敢开口的,他曾大胆告诫皇帝不要如此听信我的鬼神预言,奈何皇帝最不爱听这种话,反倒是愤怒地要治他的罪。
孟纵远虽然迫于压力依旧要当上太子,但他在那时就有些排斥他母妃的管教,同我熟络后反而更愿意来请教我,他把我当一个能帮助他的朋友,我便也不辜负他的期望,让他在朝中帮助石索敬脱罪,也就搭上了一条拉拢文臣们的丝线。
我让孟纵远用这些日子军队贪污军饷的事情分散朝中武将对石索敬的弹劾,皇帝最在意军权,绝对不会坐视不管。这一招救了石索敬一命,却也让他对皇帝彻底寒心,若不是担忧这天下百姓疾苦,他绝不会顶着掉脑袋的风险去说那种话,偏偏皇帝执迷不悟,也不怪他失去忠心企图另立新主。
如此往复,我与孟纵远一个出招一个出力,倒是让我们二人的威望与日俱增,让那些文臣成为我的“座上宾”。紧接着就是秘密建立属于自己的军队,用所谓“吉兆”将孟纵远立为太子。就好像曾经无论我做什么都做的很好,今日我也依旧所向披靡无所畏惧。唯独在这期间我为自己成为皇帝所做的一切都让自己感觉索然无味,我如东辰湘期望的那样,只是自己宛若一个失去灵魂的木偶。
真正让我再次涌现生机的,是朝中忽然传来东部珑城壮大了一伙盗匪名叫青山帮,他们由一群平民百姓建立,多次抢劫当地世家富商,领头者是一武功高强的侠客,当地和朝廷几次派去剿灭的军队皆被他打的落花流水。
当时的我可以说完全取得朝中大部分人的信任,正思考着如何让他们接受我另立新帝,偏偏这一消息传来不仅打乱了我的思绪,也让皇帝整个人乱了阵脚。
那一年,孟纵远对苏磊的女儿苏飞燕一见钟情,想必是那女子的美貌与不同于其他女子的肆意吸引了他,偏偏却又看不见她眼睛中的野心谋略。而苏飞燕其实瞧不上孟纵远,她的眼光很出色,知道是有我在他身后出谋划策才有今日成就,却也碍于身份没说什么,对他维持着微妙地毕恭毕敬。
我看穿了苏飞燕想要取代父亲作为将军带兵打仗的决心。苏家两个儿子资质平庸却被苏磊带在身边悉心教导,而天生聪慧的苏飞燕却只能困在后院子里和无知庶女争夺谁能做太子妃,她对这样的生活厌恶至极,可是没人会愿意让一个女子去带兵,更不会让她成为将军。
想来我虽然有了属于自己的军队,却还需要一个可以放下心的将领,英雄不问出处,对于所谓身份性别我也并不在意。苏飞燕聪明地从我这里得到了信任,我们暗中背着孟纵远多了一层结盟。而孟纵远终于在死缠烂打下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婚约,我清楚苏飞燕不讨厌他,但是也绝对不会嫁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