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95,祁同伟的重生之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章 小飞他……他不见了!
    阳光斜洒在绿意盎然的竹林间,斑驳陆离的光影中,祁同伟的身影显得格外坚毅。

    他站在毛竹片厂前,目光深邃,心中盘算着如何应对许村那看似合理实则贪婪的请求。

    许华水提出的条件,无疑是在挑战紫溪村的底线,更是对他这位新任村长智慧的考验。

    “林叔,您放心,紫溪村的东西,不是那么好拿的。”祁同伟转身,对着一旁紧锁眉头的林守业轻声说道。

    林守业深知毛竹片厂对村子的重要性,那是他们世代赖以生存的根基。

    “同伟,你打算怎么做?”林守业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对祁同伟的信任与期待。

    祁同伟微微一笑,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许村想要毛竹片厂,无非是看中了它带来的利益。但利益,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达成双赢。”

    言罢,祁同伟大步流星地走向许华水和许德发,两人正一脸得意地等待着他的答复。

    祁同伟站定,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许村长,许德发叔,我考虑过了。紫溪村愿意与许村达成一项新的协议,但不是直接让出毛竹片厂。”

    许华水和许德发闻言,脸上的笑意瞬间凝固,面面相觑,显然没料到祁同伟会有此一举。

    “我们提议,以重新划分两村边界作为交换。这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眼前的争端,更是为了未来两村的长久和平与发展。”祁同伟继续说道,语气中充满了诚意与远见。

    然而,这个提议显然让许村二人感到为难。

    边界问题历来复杂,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更大的矛盾。

    正当气氛陷入僵局之际,孙连城适时地站了出来,他作为两村共同尊敬的智者,提出了一个关键的补充建议:

    “依我看,不妨将河滩的所有权变动与河流的自然改道相结合。河流终将流向它该去的地方,而我们的边界,也应随之自然形成。”

    此言一出,仿佛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华水和许德发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这不仅是一个可行的方案,更是一个能够避免未来纷争的智慧之举。

    祁同伟见状,趁热打铁:“孙老先生的建议,正合我意。如此,既解决了当前的难题,又为两村的长远发展铺平了道路。”

    最终,在孙连城的见证下,双方签订了新的边界协议。

    协议中明确规定,河滩的所有权将根据河流未来的自然改道情况重新划分,而毛竹片厂则继续留在紫溪村,成为两村合作与共赢的见证。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两村交界的土地上,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

    ......

    这顿饭,本应是例行的公务餐,却因许村负责人那番诚恳的道歉和敬酒,添了几分人情味。

    许华水,这位满脸风霜的汉子,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渴望,他再次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急切:“您是我们乡里的贵人,要是能兼任我们许村的驻村干部,那真是全村人的福气啊!”

    祁同伟放下筷子,目光温和却坚定:“许村长,你的心意我领了。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战场,我的战场,在更广阔的天地。不过,请放心,我会尽我所能帮助许村,包括你们每一个人。”

    一番话,既婉拒了邀请,又表达了支持的决心,让在场的众人都暗暗点头。

    饭后,祁同伟被安排到了乡政府招待所的一间小屋里休息。

    房间简陋,却干净整洁,他躺在那张略显硬邦邦的床上,闭目养神,心中却在盘算着接下来的工作计划。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宁静,叶土根满头大汗地冲了进来。

    “不好了!小飞他……他不见了!”叶土根的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慌乱和焦急。

    祁同伟闻言,心头一紧,立刻从床上坐起,目光锐利地望向叶土根:“什么时候的事?最后一次见他是什么时候?”

    叶土根颤抖着双手,努力平复情绪:“今天一早,他像往常一样去县城上学,可现在都过了放学时间了,他还没回来。我沿着他平时走的路找了好几遍,都没见人影。”

    祁同伟深知叶飞对叶土根的重要性,那是他唯一的儿子,也是这个家庭未来的希望。

    他拍了拍叶土根的肩膀,给予他力量:“土根,你先别急,我们一起去县城找。小飞聪明伶俐,应该不会出什么事。”

    两人迅速收拾好东西,驱车前往县城。

    路上,祁同伟不断分析着可能的情况,同时联系着县里的朋友,请求他们帮忙留意叶飞的下落。

    县城的喧嚣与繁忙,在这一刻似乎都成为了寻找叶飞的阻碍。

    随着夜幕降临,街灯一盏盏亮起,祁同伟和叶土根的脚步更加急促。

    他们穿梭在人群之中,询问着每一个可能见过叶飞的人。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希望似乎越来越渺茫,但祁同伟没有放弃,他的眼神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就在两人几乎要绝望之际,一个电话打破了僵局。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