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我能带兵穿越古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5章 偷袭
    战场上的气氛紧张而凝重,双方都在等待着战斗的开始。

    宋献策的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在战斗力上却与关宁铁骑有着明显的差距。

    而吴三桂则信心满满,他相信自己的关宁铁骑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随着一声令下,战斗瞬间爆发。

    战场上,风云变色,关宁铁骑如汹涌的潮水般,带着排山倒海之势冲向宋献策的军队。

    那马蹄声如雷鸣般震耳欲聋,喊杀声更是直上云霄,仿佛要将天地都撕裂开来。

    宋献策的军队这边,气氛瞬间变得紧张到了极点。

    士兵们的眼中透露出明显的慌张,面对那如钢铁洪流般奔腾而来的关宁铁骑,他们深知自己所处的劣势。

    步兵在面对骑兵时,速度上完全处于下风,骑兵可以凭借着马匹的冲击力和速度迅速接近并展开攻击,而步兵的移动相对缓慢,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出有效的应对。

    他们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恐惧,但军令如山,又不得不坚守阵地。

    那一万李自成的精锐站在前面,此刻却神奇般地定住了。

    他们紧紧握着手中的兵器,额头上青筋暴起,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绝。

    尽管内心也有着对骑兵冲击的畏惧,但长期的战斗训练和顽强的意志让他们强自镇定下来,如同一座座不可撼动的山峰,屹立在阵前。

    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呼啸而至,然而,他们并没有如想象中那样与宋献策的军队展开激烈的硬拼。

    在接近敌军时,关宁铁骑纷纷举起三眼火铳。

    一时间,火光闪烁,铳声震耳。

    一阵射击之后,关宁铁骑迅速错开两边,交叉而过,仿佛只是在战场上进行了一次示威性的行动。

    宋献策在后方察觉到了不对劲,他紧皱眉头,眼神中充满了疑惑和警惕。

    他深知吴三桂此举必定有什么阴谋,绝不可能只是简单的牵制。

    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任何一个细微的举动都可能隐藏着深意。

    他开始仔细观察敌军的动向,思考着吴三桂下一步可能的行动,同时也在心里盘算着自己的应对之策。这场看似简单的交锋,实则暗流涌动,充满了未知的变数。

    宋献策的心中愈发不安,他的目光在战场上快速扫视,大脑飞速运转着分析当前的局势。

    他深知关宁铁骑的兵力至少有三四万之众,而眼前所见的却顶多只有一万。

    那剩余的关宁铁骑究竟去了哪里?

    这个疑问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击在他的心头。

    “不好,大王那边!”

    宋献策心中暗叫不妙,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瞬间意识到,吴三桂很可能将大部分兵力调去对付大王了。

    此时的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内心慌乱不已。

    如果他现在撤走,那么这里的三万人无疑会成为一万关宁铁骑的盘中餐,被对方轻易地吃干抹净。

    可是如果不撤,大王那边面对三万关宁铁骑的攻击,又能撑得住吗?

    他的手心全是汗水,紧紧地握住剑柄,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他望着前方重新集合,严阵以待的关宁铁骑,又回头看了看自己身后的士兵们,眼神中充满了焦虑和纠结。

    战场上的风呼啸而过,吹乱了他的发丝,却吹不散他心头的阴霾。

    “现在唯有希望大王那边能撑得住了。”

    宋献策喃喃自语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他知道,这是一场豪赌,赌大王的军队能够抵御住三万关宁铁骑的猛攻,赌自己在这里能够稳住局势,不致全军覆没。

    他的心跳急速加快,仿佛能听到自己的脉搏在耳边砰砰作响。

    每一秒钟的等待都像是无尽的煎熬,他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局势不要朝着更糟糕的方向发展。

    那三万关宁铁骑如同隐藏在暗处的猛兽,随时可能给予他们致命一击,而他却感觉自己像是陷入了一张巨大的网中,无力挣脱,只能在这困境中苦苦挣扎,寻求一线生机。

    京城战场上,李自成还不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了巨大的危机。

    他仍然在指挥着攻城大军,试图一举攻克京城。

    而此时,李靖的三万关宁铁骑已经悄悄地逼近了他们……

    京城之外,战火纷飞,硝烟弥漫,京城攻防战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外城在敌人猛烈的攻势下已然沦陷,残破的城墙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惨烈战斗,血腥弥漫在空气中,散发着刺鼻的气息。

    城墙上的砖石破碎不堪,血迹斑斑,有敌人的,也有守军的,见证了双方激烈的厮杀。

    然而,内城的抵抗却依旧有条不紊。

    士兵们在城墙上严阵以待,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绝。

    他们迅速地调整着防御部署,搬运着箭矢、石块等防御物资,动作熟练而迅速,丝毫没有因为外城的失陷而慌乱。

    将领们在城墙上奔走指挥,声音洪亮而坚定,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

    弓箭手们张弓搭箭,瞄准着城外的敌人,只要敌人一靠近,便会万箭齐发。

    长枪兵们紧握长枪,枪尖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准备迎接敌人的冲锋。

    投石机不断地将巨大的石块投向城外,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给敌人造成巨大的威慑。

    李靖的探马在城外隐蔽处紧张地观察着战局。

    他们知道这是李承乾他们的战略决策,避其锋芒,收缩兵力,以便于更好地防守内城。

    李靖站在一处高地上,目光深邃地注视着战场,心中在等待一个时机。

    他等待着李自成一波进攻未成,退下来士气正低落的时期,准备给其一个突然袭击。

    这个时机的把握至关重要,关乎着整个战局的走向。

    而现在,关键就是不能让李自成大军知道他的到来。

    为此,李自成大军放在外面的探马斥候必须干掉。

    李靖亲自带队,他身着黑色的战甲,手持长枪,眼神中透露出锐利的光芒。

    和他同行的还有三名大唐将士,他们也都是身经百战之辈,分别带着小队人马,在李自成大军外围十里处潜伏着,随时准备截杀往大军驻守所在地而来的李自成探马。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