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1942有空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7章 后悔的二达
    现在炎黄盟正式弟子的收入和福利:

    工资,普通弟子每月三块大洋,执事十五块,主持五十块,香主一百,堂主二百,长老五百,盟主一千二。

    衣服标准:单衣每年两套,布鞋两双,棉鞋一双,棉衣两年一套,或者旧衣服交回去,每年换一套新的。

    而且盟里一天三顿,管吃管住!一月四次带肉会餐。

    受伤还有盟里治疗,重伤八十大洋补贴,安排二线干活,死了有二百块抚恤,安排家人进盟工作。

    这个待遇可以说碾压国府士兵,所以进盟的弟子少有不卖命的。

    至于外围弟子,福利就少的可怜了,除了优惠价购买定量的粮食外,只有一个福利,就是入门时发一件帮派单衣。

    这一对比虽然天差地别,但也是为了更好的激励外围弟子好好做事,争取成为正式弟子。

    “对了老王,在采购一批棉花和布匹,咱们大批量采购有优惠。

    外围弟子也不容易,采购回来后,平价销售一些给这些弟子,没钱的佘也行。

    这些外围弟子也是一股很大的力量,咱们适当的时候需要收一收人心。”侯小歌想起今天二欢叫的那些外围弟子不少还穿着帮派单衣,连个棉袄都没有,着实可怜。

    “好的!”

    “老王,内务堂粮库还有多少粮食?昨天下雪,新来的难民太惨了,我准备下午在火车站开粥棚。”侯小歌

    “内务堂粮库还有细粮一千石,粗粮三千,粮食充足。”王德发说道。

    “再过五天新的一批粮食就到了,内务库留出兄弟们半个月的口粮,还能拿出多少出来赈济灾民?”侯小歌问道。

    “除了弟子们的口粮,还有弟子家属们需要购买的,最多能拿出一千五石粗粮。”王德发从怀里掏出一个巴掌大小的算盘算了一下回答道。

    “让金银堂那边凑五百石出来,那就拿出二千石,在玉祥门,火车站,两个地方赈济各赈济七天。

    我车上还有一部分粮食和风寒药,你给盟里留一半,剩下的也拿到外面熬成汤剂发给生病的难民。”侯小歌直接拍板道。

    “盟主宅心仁厚,俺提中原的父老乡亲谢谢您了。”文俊听到侯小歌要赈济灾民,感动的朝侯小歌鞠了一躬。

    “唉!这本就是我回大陆主要干的事,可惜能力有限,救不了太多人。

    赈济的时候你们注意点,以老弱为主青壮为辅,还要注意非难民混入。”侯小歌心里盘算了一下,叹了一口气叮嘱道。

    一个站点赈济七天,每天一个站点小两万斤,加上汤汤水水,每天可以救助四五万人。

    虽然这个数量和数十万之多的难民数相比依然有些微不足道,但这也是侯小歌暂时最大的能力了。

    所以从这点看来,个人在下一些事情能力真的很有限,根本没办法和国家比。

    安排好后,侯小歌就让人通知下去各个堂口协助赈济灾民。

    下午三点多,火车站和玉祥门附近已经搭好了二十口杀猪大铁锅。

    一个站点一万多斤粮食,十口大铁锅开始不停的熬煮,红薯加麸皮的香甜味开始朝外扩散开来。

    难民们听到施粥,一个个都发疯般的朝赈济点赶去,一时间两个地方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侯小歌和炎黄盟一众头目站在玉祥门城楼上往下看,底下密密麻麻的难民排着队,手里拿着碗盆,一个个一脸渴望的朝前张望着。

    一张脸庞上透露着紧张,期盼,欣喜,还有麻木。

    “咔嚓!”

    侯小歌举起照相机,记录了这珍贵的一幕。

    “周盟主,我代表国府方面感谢贵盟的善举。”这时一个军装中年面带笑容带着一群人朝炎黄盟众人走了过来招呼道。

    侯小歌也认识这人,这人经常出现在秦省的报纸上,刚才正在城楼下当着一众中外记者还有难民前激情发言。

    这人正是常总裁的左膀右臂,西北王胡主任。

    炎黄盟赈济灾民不可能自己拉粮食出来救灾,必须联系国府,这风头必须官府出。

    不然你炎黄盟想咋的?造反啊!

    “胡主任,您刚才的一番讲话听的周某心里暖洋洋的。”侯小歌笑着和这位西北王握了握手。

    “哈哈!”

    “都是为了党国嘛!胡某还有事,周先生有空可以去省府坐坐。”和侯小歌寒暄了几句,这位位高权重的西北王带着一群属下威风的离开了。

    “我呸!这些当官的一个个皮靴擦的的比玻璃都亮,说的好听,也没见拿出一点粮食分给灾民。”铁力看着国府官员走远,朝城楼下吐了一口唾沫骂道。

    “好了,咱们做好自己就行了。”侯小歌不想多说,毕竟在外面说这些话不合适。

    走下城楼,看着一个个难民满脸笑容捧着热粥边走边喝,侯小歌笑了,这不正是他想要的么。

    ……

    踩了一天的雪,晚上冻住就不好走了,所以下午侯小歌一家早早就收了摊。

    回到村口,村里族老正带着十几个妇女在村口搭着炉子烧开水分给村外的难民。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