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冲破围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9章 亲家纷争两地起
    爷爷踏着狗的吠叫声,回家了。

    方母在狗的吠叫声完全消失后,也回家了。

    “这是一家子什么样的人呢?订婚这么大的事竟也当做儿戏了?定好的日子说改就改了?”

    方母看着方父,愤愤地问。

    “不改能行吗?初十那天是月朋他小爷爷的周年忌日。”

    方父的头埋在一份《参考消息》中,有些不耐烦地说。

    “月朋的爷爷不是没有亲兄弟吗?冷不丁的,从哪里又出来一个小爷爷?”

    “是他本家的一个小爷爷,还没出五服。”

    “难道你不觉得这件事有些奇怪吗?”

    “哪里奇怪了?”

    “择吉期要避开各种忌日,这是最起码的常识。订婚这么重要的事,谁家的父母不会考虑的周全妥帖呢?”

    “不是自家的老人去世,日子又久了,谁会记得那么清楚。”

    方母听了,皱了皱眉头,那瓣梅花似的老年斑也不安地跳了跳。

    “这订婚的日子突然改了,可是称了村里那几个长舌妇的心,她们又可以添油加醋地好好嚼嚼发痒的舌根了。”

    “嘴长在人家的鼻子下面,他们想说什么,就由着他们去说吧。常言说的好,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时候不早了,都好好歇下吧。”

    爷爷摸了摸下颌上的白胡子,和风细雨地说完,又看了儿媳一眼,起身走向自己的屋子。

    今晚,爷爷没有喝酒,脸色却因为高兴而红扑扑的,脚步也随之轻快了许多。

    “订婚改日子这样的大事,竟让月朋来与我们说,他爹他娘做什么去了?这不是明摆着没有将子玉,还有我们放在眼里吗?”

    “你现在说这些还有用吗?”

    方父抬起头,硬邦邦地怼出一句。

    “哎!哎!你这是什么态度啊!我还没说你呢,你怎么能让月朋走了?我还没好好跟他说道说道呢!”

    方母冷着脸,又怼了回去。

    “我又不知道你去谁家串门了,要我去哪里找你?”

    “还用你出去找我吗?就让月朋在家里等着,我不回来,他不能走。”

    “月朋是和他同学一起来的,两个孩子明天一早都还要上班呢。”

    “你成天跟个没嘴的葫芦似的,跟我说不了几句话,就知道读你的那些破报纸,好像还有多少国家大事需要你操心一样,我出去串个门,找人说说话又怎么了?”

    方父想说什么,忽然打了个哈欠,他不再理睬方母,撂下手中的报纸,一个人上床睡觉去了,留下方母独自坐在灯下生闷气。

    “今晚村里那些狗叫的可真厉害,除了聋子,没有听不到的。”

    “明天一打听,知道是子玉的婆家推迟了订婚的日期,从长舌妇们的嘴里,能有多少好话吐出来?”

    一念至此,那些嘁嘁喳喳的交头接耳变得活灵活现,齐齐地涌进了方母的脑瓜子,她觉的头越来越大,仿佛顷刻间要炸开似的,胸口也一阵阵的发慌。

    方母没有听懂,或者是听懂了,也做不到爷爷说的那句“见怪不怪,其怪自败”的境界。

    其实,人类的世界和动物的世界在很多时候,是既有区别,更有联系的。

    譬如说,人和狗吧。

    这狗呢,只要不咬人,就让它尽情地叫吧,你不理它,它自觉没意思,也就不叫了。

    这人呢,要想说风凉话,就让他尽情地说吧,你不理他,他自觉无趣,也就不说了。

    “哎!我们这是办的什么事啊?我怎么就忘了月朋他小爷爷的忌日是十月初十呢?”

    昏黄的灯光下,季父拍着有些花白的头,万分懊丧地说。

    “你是什么意思呀?你说明白些!难道我就记的十月初十是月朋他小爷爷的忌日了?”

    季母虽听的心虚,却依然面不改色,反唇诘问。

    “我可没那意思,你别想多了。我只是觉的月朋年轻,脸皮又薄,让他一个人去方家说推迟订婚的事,实在是太难为他了。还有咱们未来的亲家,估计一时在村里和众多的亲戚面前……”

    “这事要是早些日子知道的话,我会亲自去一趟方家岭,去跟亲家公与亲家母解释并赔礼道歉的。这不是时间短,路太远,来不及吗?”

    季母不等季父说完,机关枪似地开口,打断了他的话。

    “不说这些了,再说多少也没用了,咱们还是将订婚的仪式办的隆重一些才好。”

    “怎么样才显得隆重?”

    “去镇上的饭店开几桌宴席。”

    “去镇上的饭店摆酒席?你真想得出来啊!那可是乡长、镇长等头面人物为儿子订婚才有的排场,咱们这样的平头百姓,有这个必要吗?再说了,在饭店里不过是图个花样,不实惠。冤枉钱花了不少,也吃不到什么好东西。还是在家中,多做几个硬菜,双方亲戚聚在一起,不是更热闹,更亲切吗?”

    “那就依你了,但是要多给子玉一些订婚礼金,将咱们的诚意好好表示出来。”

    “那好,不给四百了,给六百吧,六六大顺,好听又吉利。”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