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78章 诉衷肠的互演
    第3378章诉衷肠的互演(第1/2页)

    内侍回宫,公子哥们也感觉不妙,连忙各自回家。

    各家听闻情况,顿时脸都黑了,差点吐血。

    皇帝在搞宁安王,跟这个小宁安王世子作对的,就是站在宁安王一边的。

    原宁安王世子在京城与各家公子都熟,这层关系攀下来,各家本就需要避讳。

    如今倒好,直接撞进去了。

    这名字报上去,整个家族都会被皇帝特别观察。

    如果有什么地方让皇帝怀疑,那么整个家族都会遭殃。

    宁安王那边是图谋造反,牵扯进去,就是灭九族。

    各家盘算的头痛,洛凤公主干脆把儿子带进宫,向皇帝哥哥解释。

    皇帝见了,也说相信。

    但洛凤公主却知道,那只是嘴上说说,实际上仍然怀疑,甚至怀疑她帮助宁安王。

    因为她与宁安王妃相处的不错,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公主没办法,既然踩入了局中,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不得不说,那小侄子是真狠,见谁咬谁,难怪能够成为皇兄的棋子。

    只是这笔账,还是得记上,该报的时候就报。

    ……

    山崎与如意夫人回到迎宾馆,就老老实实过日子。

    而战报很快就到了,西北胡人钻过防线,进入城镇区域。

    胡人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西北已经血流成河。

    不仅仅是军队,江湖也动了,只是地域太广,防不过来。

    京城都知道出事了,上上下下都老实了。

    管兵事的右相更是直接请罪辞官,不过皇帝没允许。

    只是这反而让所有人都知道,右相彻底完了。

    现在退,还能全身而退。

    拖到后面,就是全家下狱了。

    结果怎么办,全看西北战事的损失,还有宁安王的行动。

    右相自己也知道,更知道是儿子闯的祸,否则皇帝会同意他辞官回家。

    如今他是被皇帝惦记上了,不让他躲起来,让他站在前面,好紧紧盯着他。

    现在,他的命运,全由战争决定。

    只是他熟知兵事,却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

    宁安王带走的边军,才是阻挡胡人的主力。

    宁安王本来可以压制胡人的进攻,但若是宁安王把部队散开或聚拢,就会让胡人钻过去。

    宁安王会有无数借口,解释他的布阵。

    皇帝不好责怪他,只能让他走。

    但那是后话,眼下的问题是,大量胡人已经进来。

    胡人抢劫,不是给他们自己,而是把物资运回族里,让更多的人可以穿过无人地带。

    皇帝调兵,调来调去都是一条战线的。

    如果胡人收集足够多的物资,召集足够多的人,那么他们会找一军直击。

    拼掉一军,夺取他们的物资,那整条战线就崩了。

    而由于宁安王的退缩,战线已经崩了。

    最佳办法就是收缩,减少军队之间的缝隙。

    多少年来,一直是这么对付胡人。

    所以有了大片的无人地带,只要守在这边,就会挡住胡人。

    因为大军穿越无人地带,需要大量物资。

    胡人负担不起,只能隔地相望。

    这回宁安王进入无人地带,肯定是给胡人占了便宜。

    至于是故意的,还是运气不好。

    宁安王肯定说是运气不好,但实际上他肯定是故意。

    而这故意,就注定战果。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378章诉衷肠的互演(第2/2页)

    战报一份份抵达京城,西北各地,朝野合力,终于把胡人给打了回去。

    损失虽不小,但能够接受。

    皇帝大松了口气,下旨嘉奖。

    并调宁安王回京述职,当然了,话不是这么说,是让弟弟回来处理家事。

    宁安王接旨,然后汇聚兵力,要把兵符交给继任者。

    就在这个当口,大量胡人重新涌入西北,对着一军猛捶。

    硬是在一夜之间,把一军给打溃了,随后进城,抢夺了大量物资。

    消息传到京城,皇帝知道大事不妙,因为来不及了。

    果然,胡人把更多的物资送了回去,更多的胡人冲了过来,直接冲击宁安王刚刚交接的军队。

    宁安王已经跟鹤卫飞走了,大军被胡人冲击,除了死战,别无它法。

    鹤卫比信鸽慢,宁安王回到京城,战况也陆续抵达京城。

    宁安王进宫觐见,皇帝接到了最新的情报,边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没了边军,又让胡人抢走了物资,西北全线堪忧。

    这时候,绝对不是对付宁安王的时候。

    皇帝拉出笑脸,与兄弟相谈甚欢。

    晚上吃过饭,才送宁安王出宫。

    而宁安王回到王府,见儿子,他这才知道他母妃死了。

    大公子双目尽赤,“父王,我要杀了那小子,把他凌迟!”

    宁安王摇头,“报仇的事情不急,我们要尽快离开京城。”

    “父王?”大公子傻了,怎么像是要逃命啊?

    “我不知道你是怎么察觉,又知道多少,但你说对了,本王确实有所图谋。”

    “啊?”

    “你酒后失言,让皇兄起疑,这才是根本,小十三只是一个摆在前面的棋子,他一死,我们就走不了了。”

    “那我们什么时候走?”

    “等皇兄下旨。”

    “要等到什么时候?”

    “等到战事明朗。”

    “父王,这要等多久?”

    “不知道,不过明天你跟我去迎宾馆,控制好情绪。”

    “孩儿明白。”

    ……

    第二天,宁安王带着大儿子,去迎宾馆见十三儿。

    却听说不在,出城散心了。

    宁南王知道是躲着他,于是留下口信,让十三儿去见他。

    只不过在他走之前,山崎根本没想见他。

    山崎天天吃肉,不,是山黛天天吃肉,刘子镛的身体已经调整好了。

    只是身体再好,也不过八九岁。

    内气还需要积累,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当然,如果用灵,他还是有战力的。

    这也是他到城外的原因,城外有灵。

    ……

    皇帝知道宁安王的事情,没有多管,继续等战报。

    只是战报的内容很糟,西北一片混乱,并往外扩散。

    最糟糕的是,宁安王还隐在暗处。

    调动军力简单,但万一调动错了,损失太多了,就会给宁安王可趁之机。

    就算杀了宁安王也无济于事,因为他的势力还在,会有别的人代替他。

    皇帝的焦虑,整个朝堂都感受到了。

    所有人都安分守己,等待其爆发出来。

    随着西北溃烂,局势也清楚了。

    胡人把物资运回去,把人带回来。

    海量胡人入驻西北,已经不是调兵的问题了,是即将打一场全国会战。

    ……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