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隔墙梨雪又玲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八十章 隔墙梨雪又玲珑(完结)
    天色未暗,家家户户的门口便已挂上了灯笼,待到夜幕降临,整座故阳城都沉浸在灯火之中,远远望去,彷如仙境。

    家家户户早早地吃过了晚饭,兴高采烈地走出了家门,欢声笑语溢满繁城。

    城主府举办的灯会就要开始了,百姓相互招呼着,结伴往故阳河走去,人人脸上堆满了笑容。

    故阳河边早早地布置好了,又是戏台又是摊位的,小贩货郎更是奔走吆喝,好不热闹。

    龙七早早地等在了河边,看着府衙的官差来回忙碌,心中涌上一阵暖意。

    他已经记不清有多久没有感受过这种烟火气了,看着倒映着灯火的故阳河,恍惚间想起了父母兄长。

    虽有些模糊,可记忆中的上元节,兄长总会给他做各式各样的花灯,到了晚上,父亲还会让他骑在肩头,带着一家人去镇上逛灯会。

    而母亲的那一碗汤圆,软糯香甜,是龙七一辈子都忘不掉的味道。

    龙七眼中灯火璀璨,回忆着过往的美好,不由得扬起了嘴角。

    就在龙七出神之际,一个孩子冒冒失失地撞上了他,踉跄倒退了两步,直挺挺地摔坐在了地上,手中的花灯也滚落一旁。

    那孩子似乎是吓到了,愣了半天也没有动静,而龙七也没有反应过来,两人就这么互相直勾勾地对视了许久。

    气氛一度有些尴尬,直到那孩子“哇”地一声哭了出来,龙七这才忙不迭地抱起他安慰了起来。

    虽然手忙脚乱了些,但孩子嘛,几个鬼脸下去,就又喜笑颜开了。

    “谢谢伯伯。”

    听着孩子的道谢,龙七嘴角一抽,一时有些哭笑不得——他看上去有这么老么?

    可转念一想到自己满头银发却又释然,长舒了一口气,像卸下了重担一样——好歹是把这小祖宗哄住了,细枝末节就不必计较了。

    安抚好孩子,龙七转身去捡灯笼,却在看到灯笼的瞬间,胸口猛然一滞,脑中蓦然地一阵空白。

    那是一盏莲灯,灯上系着一根红线,随着轻柔的晚风飘荡,像是在指引着什么。

    一滴泪自眼角滑落,龙七拭过脸颊,不可置信地看着手上的那一滴晶莹,悲伤霎时涌上心头。

    他不知道自己为何悲伤,只觉得心中好像空了一块,那份缺失如丧至宝,令他无比慌乱。

    看着似曾相识的莲灯,龙七一时语咽,缓了许久,方才声音颤抖地问向面前的小孩。

    “这灯笼……在哪买的?”

    小孩接过莲灯,转身指了指身后:“桥头那有个卖灯的老爷爷……”

    话还没说完,便听龙七道了声谢,头也不回地顺着手指的方向奔去,留那孩子一脸不满地咕哝道:

    “恁猴儿急,也不听人把话说完,真不知紫微老官儿瞧上他什么了……”说着化成一缕青烟,凭空消失在了人群中,不曾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龙七一路踉踉跄跄,好不容易推开抱怨的人群,终于看到了那小孩儿口中的灯笼摊。

    摊位后的老头儿卖力地吆喝着,可生意却异常的冷淡,半天也不见一个人相询,在攒动的人流中显得尤为格格不入。

    老头儿一眼便看到了龙七,忙伸手招呼着,笑得脸上的褶子都能藏钱了。

    “老人家识得晚辈?”

    “识得识得,自是识得。”卖灯老头儿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每个买过灯笼的客官,小老儿都记得清清楚楚。”

    买过灯笼?

    龙七疑惑,若没记错,他是第一次见这位老人家。

    “小哥五年前在小老儿这买了一对祈愿莲灯,同行的还有个娇俏的姑娘,”老头说着左右看了看“怎么?那姑娘没来么?”

    “姑娘?”

    龙七蓦然紧张起来,直觉告诉他,老汉口中的“姑娘”,必是对他顶顶重要的人。

    或许……

    和梦中的那个姑娘有关……

    “什么姑娘?老人家可还记得她的长相?”

    “哟!这话问的!”老头儿揶揄道:“那不是小哥你的心上人么?怎还问起小老儿来了?”

    龙七眼中黯然,神情落寞。

    原来……

    那是他的心上人么?

    可是……

    “我忘了她,忘了她的声音,忘了她的长相,只能在梦里见到她,却不知道她是谁……”

    “魂牵梦萦,必是因为她在你心里留下了什么。”老头笑了笑,一指点向龙七的心口:“有些事情并非忘记,只是一时记不起了而已,慢慢来总会想起来的。”

    一道华光注入,龙七霎时被一道强光笼罩,他连忙抬袖遮面,一道慈爱又不失威严的声音传入耳中:

    “童儿啊,快去将她寻回来……”

    声音渐远,直到消失,龙七也没想起来那是谁,待到华光散尽,回过神时,他竟已置身在巷口之中。

    左右看去,是白日路过的那道巷口,再一抬眸,牌匾上赫然的“悠然居”三字十分触目。

    只是这牌匾与白日所见有所不同,没有漆金的大字,而是绿色的暗刻,牌匾的尺寸也小上很多,瞧着很不起眼,朴素极了。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