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八零之从小摊贩到大富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8章 商品交易会
    学编程的事不急在一时,林引珠问老师借了两本书,借此拉近和老师的关系。

    接下来的两个月,肖哥他们的工作初见成效,辣条订单量剧增,林引珠的工作也越来越忙碌,偶尔还要加班整理文件,无意间耽搁了些夜校的课程。

    林奶奶最近花钱有点厉害,买了好多新衣服,还时不时跟唱歌团队的人一起出门玩。

    培训机构的老师说安安很聪明、学习很快,林引珠打算九月就把安安送到隔壁的幼儿园,上一年幼儿园再送到隔壁街的小学。

    她和兴趣班其他学生家长了解过,那家小学的师资很好,正好离家也近,她就不多筛选了。

    时间转眼来到8月。

    李总来电通知林引珠:“十月份羊城有个‘进出口贸易商品交易会’,到时候给你们安排个小桌子,你们准备一下。”

    “好的好的,我这就通知厂长。”林引珠激动地回复。

    背靠大树好乘凉。

    进出口贸易商品交易会以出口贸易为主,届时会有不少外国人,是创外汇的好机会。按他们食品厂的规格,是远不够进入这交易会的,但李总既然说了这话,这事就没跑了。

    朱厂长得知此事,又激动又紧张。创外汇呀,这是多么光荣的一件事。

    两人讨论了许久,各自为交易会做准备。

    朱厂长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筛选一批合适的产品送上交易会,外国人不爱吃辣,他们要选择适合外国人口味的产品,甚至可以针对外国客户开发新口味。

    其次,国外对食品数据要求严格,朱厂长还得将辣条送到检测机构重新检测一次,拿到最新的检测报告送到羊城。

    这期间,厂里的生产也不能停,不能因为交易会的事耽误了其他订单,更不能降低产品质量。

    林引珠要准备的东西也不少,厂里的宣传册、食品的宣传图……下班后,她绕路去了一趟安安所在的培训机构,将辣条送给了外教老师,请他帮忙试吃。

    外国人的口味还是外国人最了解,虽然一个人的数据不够科学,但聊胜于无。

    晚上去到夜校时,林引珠第一件事就是将计算机课程改成外语课程,为接待外国人做准备。

    9月底,朱厂长带着叶叔来了羊城,为10月的交易会做准备。

    朱厂长来到羊城第一天便联系了李总,想约李总见一面。李总得留在港城处理工作,一时来不了内地,便没答应。

    两人约定交易会前见一面。

    但李总最后爽约了。

    10月,港城投资气氛炽热,李总也陷在其中。

    在林引珠和朱厂长为交易会做最后的准备时,经济课同学们正相邀一起去港城“掺一脚”。

    牵头的同学都是羊城本地的,他说自己亲戚在港城炒股票赚了十倍,他有内幕消息,要带同学们捞一笔。

    顾英东也想去,宋星看他们那副要大干一场的模样心里却有不好的预感。

    在班里,除了顾英东,她只和林引珠说得上几句话。于是她就来找林引珠了。

    林引珠听李总说过几句,最近港城股市确实很火热,就连路边买菜的阿姨和扫地的大爷都加入股市了,几乎是全民炒股了。

    李总对这情况并不看好,林引珠便和宋星说了。

    宋星捂着胸口皱眉说道:“太可怕了,真能人人都赚到钱吗?我听着就觉得这事儿不靠谱,但英东好像上头了,非要去,还问我借钱……阿珠,你说我要不要把钱借给他?”

    “别借。他要玩就拿自己的钱玩,借你的钱输了他怎么还?”

    “好。”宋星心里忐忑不安,她想劝顾英东不要去,但万一别人赚到钱了,他没赚到,自己岂不是罪人?

    对此,林引珠说:“尊重他人命运,你做好你自己就行。”

    但以宋星对顾英东的情谊,她做不到袖手旁观。

    回家的路上宋星想了一路,回到家她就拿起了电话,电话接通瞬间,她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顿时哇哇大哭,把电话那头的人吓了一跳。

    最终顾英东没去成,顾家人以为她欺负了宋星,把他骂了一顿,还把本来准备给他的钱扣下了。

    没钱,顾英东去港城也没用。同学们去港城的时候,他生气地想找宋星算账,问问他到底怎么惹哭她了。

    但宋星想拖住他不让他去港城,一直躲着不见他。

    不管有没有见到李总,交易会都是要参加的。

    富兴食品厂只占据了一个转角的小角落,真的就是一张小桌子。

    不过,没人敢嫌弃,全国食品厂那么多,省城食品一厂都来不了交易会,他们能来就很满足了,哪敢嫌弃摊位大小。

    他们主推的产品依旧是辣条,除了辣条,桌面上还有其他如特色酥饼、卤肉等产品。

    外国人身边有随行的翻译,林引珠的英语足够他们和外国友人搭话了。

    交易会持续20天,朱厂长和外国友人谈成了几单合作,收获颇丰。李总公司销售额也很不错。

    不过在这期间,李总始终没有露面。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