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辞回镇子之前,直接就在县城的建筑工地转了转,想省时省力,单凭人力盖房是不行的。
也算他运气好,刚好有支建筑队的项目完工,时间空出来。
“我们这儿什么都有,挖掘机推土机,还有混凝土搅拌机。”
“不过这些机器成本高,盖房需要租的话,价格也不便宜。”
江辞点头。
“我也就翻新地基需要用,租的时间不长,贵点也能接受。”
“不过先说好,机器贵归贵,工人的工钱还是按照市面价来。”
建筑队的头儿爽朗轻笑。
“那是当然。”
“租机器的话,是十块钱一天。”
“工人跟你去干活,至少三块五一天。”
“你这是私人盖房,去的又远,来回我们还得包车自己解决住的问题。”
“没问题。”
“那就明天吧,你们到我指定的地点来。”
江辞跟建筑队的头儿说好,又去了清河县最大的建材市场。
房子既然要盖,那必须得盖好,以前的土坯房,住时间久了,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翻新维护都很麻烦。
江辞对于现代建筑都有一定的了解,这个时期砖混结构已经逐渐开始流行,而建材市场也已经有了各种各样好看又适用的瓷砖。
虽说以后很大可能不在镇子上住,但盖一所新房子,只要回来,就有落脚的地方。
江辞是打算将地基整好一些,最好是地基下钢筋水泥浇灌,他现在只打算盖两层,但如果地基整的足够牢固,以后就算再想往上多盖两层,也是可以的。
不过照他构想的这样做,成本上肯定要增加不少。
毕竟水泥钢筋这些建材需求量大不说,价格也都不便宜。
跑了一圈建材市场下来,江辞就定好了钢筋和水泥,还有其他一些需要用到的建材。
老板人也爽快,见江辞付好了大几百的材料钱,立马就找人来帮忙装车,给他往镇上送。
货车启动,江辞则是骑着自行车跟在了后面。
刚进镇口没一会儿,道路两边的人听到车响,不由纷纷跑出来看热闹。
“这么大的车,里面都拉的什么啊?”
“那车后面不远处还有个人,咋那么像老江家老大的儿子啊!”
“还真是他,前阵子闹完分家,人一家几口就全住在县城里了。”
“还得是有本事啊!在哪儿都不愁有饭吃。”
“看清楚了,那车上有钢筋冒出头来,他买那些东西,不会是想要盖房吧?”
“钢筋可不便宜啊,听说他们有人在工地捡废弃的钢筋,一个月都能卖个几十块钱…”
大家七嘴八舌的说着,刚在铺子上买好豆腐的许翠花听了这些话不由一愣。
江辞买了钢筋要盖房子?
寻常人盖房子随便用点木料和沙土就行了,他竟然还买那贵的要命的钢筋?
真当钱那么好赚?
他们在县城里,咋就突然发大财了?
许翠花想到这儿,连忙回到屋里。
见江胜还在太阳底下看老黄历,她直接过去推了一把他的肩膀。
“天天研究,也没见你研究个花儿来。”
“反而是把我们老江家的气运全算跑了。”
江胜有些不耐烦。
“这事儿赖我?”
“还不是怪你,两个儿子偏心的太明显,不然老大家至于要分出去?”
“他们不分家,咱们啥都不用管,轻松的很,哪像现在,啥事儿都得操心,还不讨好…”
许翠花听他这么说,脸色刷的一下变了。
“现在又怪我对老大一家子不够好了?”
“那不是你说,养大的总归是喂不熟的白眼狼,到底比不上…”
话说到这儿,戛然而止。
老两口对视一眼,都不再开口提及这事。
“行了,我们也就现在的日子紧巴难过一些。”
“等小宇考上大学,那好日子不就来了?”
江胜说着摆摆手就要进屋。
许翠花到底是没忍住将江辞要盖新房的消息说了出来。
“盖就盖呗,有几个钱恨不得全都花出去。”
“我看他就算能赚,也是个攒不住财的!”
说到这儿,江胜看许翠花一眼。
“你还不赶紧做饭去?等会儿儿媳妇走完亲戚见冷锅冷灶,又得跟文亮吵架了。”
江胜说完人就进了屋,许翠花站在院子里,气的直跺脚。
本以为分了家,文亮媳妇能将她伺候的服服帖帖的,没成想,自己反倒成了伺候人的那一方。
她就是心里再有不满,她也不敢表现出来,更不敢苛责刘芸半句。
不然到时候她随便教唆几句,指不定小宇以后出息了也不把她这个当奶奶的放在心上…
到时候吃苦的还得是她自己!
江辞到了老房子那儿,车子卸货之前,他先找了几个青壮年。
大家伙一听要临时搭建个住的地方,一天能开两块的工钱,纷纷踊跃报名。
江辞考虑到盖房的这些材料贵,晚上还得守着,这临时房可以小点,但必须天黑前搭建好,就直接一口气招了八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