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万界之我变成桃木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章 方毅的反击
    方毅听闻韩国被灭的消息,眉头不禁紧锁。他深知,韩国的覆灭意味着秦国的铁蹄已经踏破了三晋的最后一道防线,赵国的处境愈发危急。

    “韩国覆灭,秦国下一个目标恐怕就是我赵国了。”方毅喃喃自语,心中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他迅速召集了赵国的文武百官,在朝堂之上展开了紧急磋商。众臣们议论纷纷,有人主张立即投降以保全百姓性命,也有人提出负隅顽抗以图一线生机。

    “诸位爱卿,秦国兵强马壮,我赵国目前军力远不及之。”方毅环视四周,语气沉重,“但若就此投降,我赵国将士的鲜血岂不是白流?百姓的苦难又将何时休止?”

    “大王所言极是。”一旁的叶璇站了出来,目光坚定,“我赵国虽败,但尚有一战之力。臣以为,我等应趁秦国立足未稳之际,发动突袭,或许可打他个措手不及。”

    方毅点了点头,叶璇的提议正合他意。他当即下令,命大将庞暖为帅,率领精锐部队星夜兼程,直扑秦国边境。

    与此同时,方毅也着手在国内进行最后的动员。他颁布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减免赋税,安抚民心。又下令加固城池,储备粮草,为即将到来的决战做足准备。

    然而,秦国的回击来得比预想中更快更猛。庞暖的突袭尚未取得实质性战果,秦国大军已如潮水般涌来,将邯郸团团围住。

    “大王,秦军势大,我军恐难支撑。”庞暖急匆匆地赶回王宫,面色凝重。

    方毅长叹一声,他早已料到会有这一天。但即便如此,他也绝不愿轻易放弃。他拍了拍庞暖的肩膀,语气坚定:“庞将军,我赵国将士宁死不降!你我须共赴国难,誓与邯郸共存亡!”

    庞暖领命而去,誓与秦军决一死战。邯郸城内,百姓们也自发组织起来,搬运物资,修补城墙,以自己的方式支持着前线的将士。

    战争进入了最为残酷的阶段。秦军以排山倒海之势攻城掠地,赵国军民则以顽强的意志和鲜血筑起一道道防线。每一次攻防战都是尸山血海,每一次撤退都是哀鸿遍野。

    方毅日夜守在城墙之上,眼看着身边的将士一个个倒下,心如刀绞。但他深知,自己身为一国之君,必须以身作则,给军民们以希望和勇气。

    “诸位将士,百姓们都在看着我们!我们绝不能让赵国亡在我们手中!”方毅声嘶力竭地呼喊着,手中的长剑指向城外的秦军。

    就在此时,一道刺目的火光划破了夜空。紧接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此起彼伏。方毅愕然望去,只见原本平静的秦军后方火光冲天,喊杀声震天响。

    “这是……援军?”方毅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原来,就在邯郸危在旦夕之际,楚国、齐国等多国联军应赵国此前的外交斡旋之约,终于在关键时刻发动了对秦军的合围。秦军措手不及,顿时陷入了腹背受敌的窘境。

    “反攻的时候到了!”方毅一跃而起,高举长剑,“诸位将士,随我杀出邯郸!驱逐秦寇!”

    在方毅的率领下,赵国军民同仇敌忾,以破釜沉舟之势向秦军发起了总攻。经过一番激战,秦军终于抵挡不住多国联军的夹击,被迫撤退。

    邯郸之围解除了。方毅长舒一口气,却也深知这只是暂时的胜利。秦国的强大国力和军事实力并未受损,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叶璇,我们不能就此松懈。”方毅望向远方的硝烟,目光深邃,“必须尽快恢复国力,并继续争取更多盟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住赵国。”

    叶璇点头称是。两人携手走下城墙,望着满目疮痍却又充满生机的邯郸城,心中升起一股重建家园的豪情壮志。

    叶璇的眉头微微一皱,她对方毅拉着她的手这一亲密举动本能地感到厌恶。然而,现实的严峻形势迫使她不得不压抑内心的不快,因为她深知,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刻,唯有与方毅并肩作战,才能完成他们肩负的艰巨任务——挽救赵国于危亡之际。

    “方毅,虽然我对你的举动并不赞同,但眼下我们必须携手合作。”叶璇努力平复着情绪,语气虽然生硬,却也透着一股坚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带领赵国渡过这场浩劫。”

    方毅感受到了叶璇的不自在,他迅速松开了手,脸上闪过一丝歉意。他明白,在这种生死攸关的时刻,任何细微的摩擦都可能影响到大局。

    “抱歉,叶璇。我不是有意冒犯。”方毅正色道,“我们都是为了赵国,为了百姓,别的都应放在一边。接下来,我们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叶璇点了点头,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在眼前的局势上。她快速梳理着接下来的策略:“秦军虽暂时撤退,但绝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在短期内尽可能地提升赵国的防御能力。”

    “你说得对。”方毅赞同道,“我打算立即颁布法令,征召全国适龄男子参军,同时加紧训练现有军队。此外,我们还需要尽快修复城池工事,储备更多的粮草和兵器。”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