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权倾朝野,丞相又要纳妾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63章 退位
    新始元年五月,蜀帝刘曌于宗庙议事,兵部尚书姜旭被群臣打死,宗庙大火,刘曌失踪,铁山军与勇冠军兵和一路,蜀国灭亡。

    贾凌云随即颁布圣旨,保留刘氏宗庙,善待蜀国皇室宗亲,不得扰民,减免蜀地三年赋税。

    百姓欢呼跃雀,箪食壶浆迎接汉军,多年来三分天下、羌胡作乱的局面总算在贾凌云手上得以平息。

    当时的赵飞和黄奢分别率领大军在北面的阴平和南边的兴古抵御汉军,没想到完美的避开了铁山军和勇冠军的主力,当赵飞和黄奢两人听说蜀国被灭,皇帝失踪时,不由得痛哭流涕,随即集结大军驻扎重镇城池中宁死不降。

    据说贾凌云带了一位身穿斗篷的神秘人来见两人,两人第二天便开城投降,从此成为汉军将领,贾凌云对两人也是非常器重,两人最后官至兵部侍郎,一等子爵。

    天下初定,贾凌云开始重新调整各部之臣。

    首先丞相权力太大,为了避免后世之君再遇见像自己一样的权臣作乱。

    贾凌云将丞相之位削弱,不得管理军事,而是管理文事,并且为了稳妥起见,将原来的丞相职务一分为三,分别是上丞相法允、中丞相鸿源、下丞相石俊。

    丞相之下为朝廷六部,六部之中刑部和兵部调整最大。

    刑部执掌全国刑狱,自古以来,冤假错案最让人难以接受,贾凌云特意将刑部尚书一分为二,左尚书为慕容重、右尚书为赖运文,全国叛斩死刑犯皆得由刑部审批过问后才能问斩。

    其次便是兵部,原来的兵部归丞相与中书省节制,贾凌云拔高了兵部地位,直接归皇帝统御,调出六部之外,贾凌云特意下明诏规定,汉国将军除非有朝廷军机处兵符手谕,否则私自调动一兵一卒者为谋逆罪。

    由此分拨如下。

    上丞相法允管理户部、刑部。

    户部尚书为李申、刑部左尚书为慕容重、刑部右尚书是赖运文。

    中丞相鸿源管理礼部和吏部。

    礼部尚书张赟、吏部尚书封可言。

    下丞相石俊管理工部。

    工部尚书是伊曲。

    兵部尚书阿朵哆归皇帝调派,兵部侍郎分别是墨卫统领田穆、勇冠军统领程汉、羌州指挥使蛾遮塞、铁山军统领高阔海、禁军统领蓝德勇、夏侯霸、黄彪。

    另外成立钦天监,钦天监监正为不言、九门府兵统领为鲁谦。

    拔高了辽东王贾若象的权力,世袭罔替的除了辽东王的爵位外,历任辽东王有勤王救驾,奉天靖难之权,一旦发现朝中有奸逆作乱,皇帝昏聩无能时,给于辽东王铲除奸逆,匡扶社稷的权力,后代子孙永不得对辽东王削藩。

    贾凌云之所以这么做,是想让辽东变成后世子孙的警钟,居安思危,唯有如此,才能让他们时刻保持警惕。

    如果坐拥泱泱大国,最后被弹丸之地的辽东王奉天靖难成功,那也只能说明后世子孙不争气,汉国该亡。

    群臣纷纷欢喜,高呼万岁。

    其余未提及姓名的前面皆有官职描述,暂时按下不表。

    新始十五年正月。

    距离贾凌云登基称帝已经过去了十五年的时间,当初的贾悟空、贾迪迦、贾大雄皆已经长大成人,十五年时间,汉国吏治清明,百姓愉悦臣服,各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刚好正月快要过完,贾凌云下旨群臣上殿议事。

    众人不免有些错愕,毕竟皇帝十五年前调整六部后,基本有事全都是三位丞相处理,他落得清闲,天天在后宫陪妃子们玩耍,哪里还上朝?

    可圣旨已经下达,群臣不敢怠慢,来到了许久未曾来过的勤政殿,见贾凌云端坐在龙椅上,身旁侧立之人便是太子贾悟空。

    经过阿朵哆的细心教导,贾悟空已经没有了小时候那样顽皮,此刻成熟稳重,行事颇有帝王之气,贾凌云早在五年前便开始让他处理朝政,见他如今游刃有余,自己也能放心游山玩水。

    在人群班列中没有寻着陈余的身影,贾凌云不免心生疑惑。

    “为何没有看见陈余呢?老家伙难不成又生病了?”

    吏部尚书封可言连忙拱手奏禀。

    “启禀陛下,陈大人已经在昨夜去世了。”

    “唉....”

    贾凌云长叹一口气。

    “故人陆续凋零,好似风中残叶,太子,你替朕去陈余家中祭奠。”

    “遵命!!”

    “诸位爱卿,朕无事不敢打扰你们做事,今日召集诸位就是想宣布一件事,经过五年的考核,太子贾悟空能够成为一代明君,朕也可以放心把江山社稷交给他,从今天开始,朕退位尊太上皇,太子贾悟空便是汉国第二任皇帝。”

    此言一出群臣愕然,特别是阿朵哆。

    “主人,你正值壮年,怎么...怎么就退位呢?”

    贾凌云嘿嘿一笑。

    “朕这个皇帝当的跟没当一样,五年时间全是太子在打理,朕很有信心,希望你们跟辅佐朕一样辅佐太子,若是哪个不长眼的欺负太子....”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