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链接阿卡西记录,我升级龙国文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章 纳米飞刃量产化实验
    结果正如张千叶所说,装置内的等离子温度正好恒定在一个固定的值上。

    千叶恒常数列是正确的!

    此刻,众人脑海中就剩下这个想法。

    一个二十还不到的毛头小子,竟然发现并验证了一个物理公式。

    这下,众人可就不淡定了。

    但关键时候,还是杨和平反应过来。

    既然小型化模型的等离子温度已经稳定下来,那就该进行纳米飞刃的制备了。

    杨和平当即下令立即进行离子溅射法实验。

    随后,众人也反应过来,开始利用装置内的等离子喷焰制备纳米飞刃颗粒。

    看着实验过程一步步展开,在场众人大气不敢出一个,生怕实验出现一丝纰漏。

    随着石墨靶上的纳米飞刃颗粒逐渐增多,杨和平和众人的心也开始提到嗓子眼来。

    一厘米!

    石墨靶子上已经能隐约能看到光点,这是纳米飞刃反射焰光产生的现象。

    两厘米!

    众人屏住了呼吸,生怕一口气把装置的火焰给吹灭了。

    三厘米!

    到了这个长度,已经是目前纳米飞刃技术的极限。

    四厘米!

    众人能从石墨靶上看出一根细针的光影。

    五厘米!

    原本紧张的众人此时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能不能实现纳米飞刃的量产化,关键就在这了!

    十厘米!

    不少人松了口气,就算接下来失败了,但能制备出十厘米长的纳米飞刃,也就有了量产化的理论依据了。

    二十厘米!

    望着还在等离子焰火下不断形成的纳米飞刃,众人开始期待起来,期待这个数字最后会是多少!

    三十厘米!

    实验室的研究员已经开始麻木起来,而此时石墨靶上的纳米飞刃也能以肉眼的方式观测到实际体积,一条比头发丝还要细得多的细丝!

    最终,电子计算机显示屏上,纳米飞刃材料的长度定格在三十三厘米这个数字上!

    直到装置熄火,本次实验终于制造出了一根三十三厘米长的六边形碳纳米管!

    看着悬在靶心上的三十三厘米长的纳米飞刃,整个实验室鸦雀无声。

    “成功了?”

    “我们成功了!”

    不知是谁喊出了这一句,立马打破了宁静,整个实验室顿时欢呼起来。

    没人比他们更清楚这个实验意味着什么。

    以前他们采用电弧法制备纳米飞刃,也才堪堪获得三厘米长的纳米飞刃。

    三十三厘米长的纳米飞刃,已经是一个质的飞跃。

    这也意味着,纳米飞刃的量产化即将成为现实。

    杨和平一把握住张千叶的手,老泪纵横。

    没人知道他为了纳米飞刃项目付出了多少心血。

    从纳米飞刃项目的筹措开始,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亲自完成的。

    四年了,整整四年,纳米飞刃的量产化没有丝毫进步。

    今天!

    是张千叶的出现,打破了僵局。

    “小张!我代表纳米飞刃项目所有研究员,向你表示感谢!”

    说着,杨和平便准备朝张千叶弯腰致谢。

    好在张千叶反应快,立马将他扶起来。

    “杨老,您言重了,我不过是微微出力而已,纳米飞刃项目的成功,依靠的还是在场的诸位。”

    杨和平点了点头。

    “是!项目的成功依靠的是大家,但如果没有你的关键一步,想要实现量产化,遥遥无期!”

    “瞧您说的,我相信就算没有我,还有其他人,我不过是加速了这个过程而已。”

    听到张千叶这话后,杨和平总算是明白为何肖振华把这小子看得比自己老命还重要。

    张千叶不仅年少有为,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他这个年纪,居功不自傲,时刻保持一颗谦逊的态度。

    着实难得!

    想当年他们搞研究那会,条件艰苦,大家都是抱着一心为国的想法。

    就算有成就了,那也是觉得在为国争光。

    但现在,新时代的年轻人在他们这一代人的羽翼下成长,没吃过他们当年吃的苦。

    这些年轻人的所有努力不是为了名就是为了利。

    杨和平见过太多的天才了,那些天才但凡有了不得了的成就,心态就开始飘忽不定,最终难成大器。

    倒也不是说为名为利不好,而是张千叶这种谦逊、不图名利更为难得。

    假以时日,此子必成大器!

    感慨了一番后,杨和平看向面前的小型化装置。

    他是越看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