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银屏,你先把刀放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章 归川前夕(一)
    不遑多时,诸葛瑾在孙权那边汇报后归来,与他一同回来的还有周仓和王甫二人。

    二人路上从诸葛瑾口中得知了这几日的军情,入营见刘封后,立马跪地拜礼,痛哭流涕的感谢刘封出兵相援。

    刘封屡拉二人起来未果,索性与二人相拥痛哭在营帐之中。

    一旁马秉问过诸葛瑾献法后,孙权是否满意。

    诸葛瑾如实而道,一切皆如刘封所言,孙权当下将练兵之法交予吕蒙观看。

    不出预料,吕大都督准确指出马秉所写的具装骑兵之优劣,不过事成定局,吕蒙没再从中作梗,只是言道:

    “此法如能打曹操个措手不及,也值得放他们一马。”

    随后孙权命诸葛瑾去领周仓、王甫同刘封一起回临沮。

    至于小国舅糜芳、傅士仁,二人仿佛被遗忘了一般,双方极为默契,自始至终都没有提及二人。

    ……

    夜幕之下,诸葛瑾随刘封二人再回临沮城,以便为次日归川前做好准备。

    关平早已侯在城下相迎,原本张口欲询问刘封情况如何,但当见到诸葛瑾也一同入临沮城,便硬生生地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马秉眼尖,立刻笑道:

    “坦之将军,子瑜伯伯是自己人,有什么话但说无妨,不必回避。”

    关平被马秉一语点破,当下狠狠瞪了他一眼,尴尬的朝众人笑笑,随即对诸葛瑾施礼道:

    “见过子瑜先生。”

    接着,转头问向马秉道:“此行如何?”

    只见马秉伸出手来,比出个“OK”的手势,关平不明所以,一脸懵逼,询问是何意思?

    刘封在一旁看马秉又在搞怪,插言道:“大哥,一切顺利,现如今只差一件事情……”刘封欲言又止。

    关平当即追问道:“所差何事?”

    他好似忘记先前窜动他捆二爷一事。

    刘封无奈,只得凑上前来,压低声音提醒道:“捆二叔回川啊!”

    关平假装耳背,又问了一遍:“你说什么事?”

    刘封果然上当,不自觉地提高了些许声音,回答道:

    “捆二叔回川啊!”

    关平见鱼儿上钩儿,当即收网,立马转身对着自家家将大声说道:

    “呐!你们都听到了,绑我父亲回川是奉大公子刘子严的命令,与我关某人没有任何关系,你们日后一定要向我爹解释清楚。”

    众将会意,齐声高呼:“听到了,是奉大公子之命。”

    刘封当下愣在原地,双眼瞪得浑圆,满脸都是惊愕之色。

    他完全没想到自家大哥还有这等小手段。

    马秉则一脸黑线望着高呼的众人,嘴角不断抽搐,一旁长脸的更是乐不可支,强忍笑意,身子不断微微抖动,忍着憋笑,他着实是没有想到城门之下竟然也能看到此等大戏。

    此时,一阵高呼从二人身后传来:

    “坦之!”

    这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关平的耳畔炸响,他浑身猛地一震,如遭雷击般呆立当场。

    再熟悉不过的声音,但此刻却让他感到一丝畏惧,甚至有些不敢上前相认。

    他颤抖着双手,缓缓扒开挡在身前的家将们。马秉和诸葛瑾同样识趣的让开视线。

    关平向声音的源头望去,当他看清来人时,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只见周仓和王甫正快步走来,脸上满是关切之情。

    关平看着他们,喉咙里发出干涩的声音,想要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的舌头像是打了结一样,怎么也发不出声音来。

    突然,他的身体不受控制地向前倾倒,一个踉跄摔倒在地。

    周仓和王甫见此情形,心中一惊,急忙加快脚步上前搀扶。

    关平旋即双手紧握二人臂膊,声音颤抖着喊道:

    “国山叔、元福叔,我以为……我以为麦城你二人……此后再不能相见!”

    关平声声哽咽,临沮赵累之死已令他心痛至极。现如今能再见到二人,直接击垮了他心中最后一道防线,他嚎啕大哭道:

    “子连,为了救我,惨死于夹石,我心痛万分啊!”

    四人交情深厚,关平是四人之中最为年轻的那个。

    他们年龄相差并不大,四人中周仓年纪最大,此时已经五十岁,仅仅只比关平大八岁。

    虽然彼此之间差着一辈,但却情同兄弟。

    关平随父亲征战沙场多年,二爷的这三位忠诚的老部下对关平可谓是倾尽所有,毫无保留。

    无论是兵法策略还是武艺技巧,都常常给予关平以教导。

    平日军中休沐时,四人也常常一同喝酒。

    刘封生平第一次见大哥如此失态,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安慰。

    马秉在旁上前宽慰道:“坦之将军,逝者已矣,生者当如斯。”

    周仓、王甫亦安慰关平:“坦之,生者自当勉励,勿要做女儿姿态,让子连白白牺牲。”

    关平闻言逐渐止了哭声,收拾心情,对诸葛瑾再次施礼道:

    “让子瑜先生久等,请入城内。”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