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4章 正义的伙伴
    一名内侍慌慌张张地跑进谢夫凯芙扎太后寝宫大吼道。

    “苏丹娜,陛下和阿福德帕夏疯了!他们要和俄国人开战...”

    谢夫凯芙扎太后手中精美的咖啡杯顿时跌落在地摔了个粉碎。

    “你在胡说什么!把他的舌头割掉,丢进黑海!”

    来人是谢夫凯芙扎太后的亲信,她身边的人都不太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让谢夫凯芙扎太后更加愤怒,她怒吼道。

    “你们都聋了吗?我说现在!立刻!马上!”

    这一次身旁的宫人们不敢怠慢立刻上前将那名亲信的舌头割掉,然后装进了麻袋之中。

    “刚才的话是疯话。你们清楚了吗?”

    “是。”

    谢夫凯芙扎太后闭上了双眼,她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居然如此冲动。

    那个孩子自幼便接触到了太多理想主义的书籍,穆拉德五世十分崇拜拿破仑,他总是说着要振兴奥斯曼帝国。

    这让谢夫凯芙扎太后想起了他的丈夫,曾经的迈吉德一世也是如此这般。但迈吉德一世最终选择了放弃,谢夫凯芙扎太后觉得自己的长子长大以后也会和他父亲一般选择放弃。

    然而穆拉德五世却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在这个奥斯曼帝国最虚弱,局势最恶劣的时期。

    “叫阿卜杜拉来和大维齐尔来。”

    谢夫凯芙扎太后作为奥斯曼帝国国内最大的反战派,如此消息对于她来说无疑是天崩地裂。

    但谢夫凯芙扎太后明白自己现在必须稳住局势,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稳住军人和喉舌,也就是那些帕夏和乌里玛。

    乌里玛是对伊斯兰学者的统称,在当时掌握着释经权,以及附带的司法、教育、政治权力。

    不过在坦齐马特改革之后,他们的权力已经遭到削弱,但仍旧是奥斯曼帝国内部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事情已经发生,不管能不能挽回,谢夫凯芙扎太后要做好最坏的打算,所以奥斯曼帝国的当务之急就是安抚内部各方势力,防止发生分裂和进而造成的内耗。

    然后便是寻求英国人的帮助,事实上在谢夫凯芙扎太后眼里奥斯曼帝国早已是岌岌可危,她作为实际的掌权者远比那些有志青年更加绝望。

    接二连三的失败让谢夫凯芙扎太后完全不觉得奥斯曼帝国能与俄国对抗,她知道英国人一直都很关注近东问题,甚至还有一支规模不大的驻军,之前更是直接下场对抗过神圣同盟。

    最主要的是谢夫凯芙扎太后清楚英国人的大陆均势政策,如果奥斯曼帝国倾覆,那么俄国必然崛起,到时候力量的均衡就被打破了。

    这绝不是英国人想看到的...

    所以谢夫凯芙扎太后就赌英国人不会放弃奥斯曼帝国,虽然将自身的安危押注在其他国家的态度上听起来有些愚蠢,但不得不说她在某种意义上讲也算是赌对了。

    然而此时斯特拉特福子爵已经汗流浃背了,英国方面虽然此时不想进行战争,但他们也不认为奥斯曼帝国能一直在俄国手中苟全下去。

    英国方面甚至考虑过俄国会不选而战,不过此时英国方面却并不慌张,毕竟与奥地利帝国有秘密协议在手。

    虽然法国至今没有明确表态,但如果俄国得不到奥地利帝国的帮助,英国方面少了法国的助力,英国和奥斯曼帝国相较于俄国实力上还是处在优势地位的。

    可以说无论俄国是否发起战争,英国都已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他们并不害怕。

    然而穆拉德五世却在是或否中间选择了或...

    “蠢材!”

    斯特拉特福子爵将使馆中精美的瓷器摔了个粉碎,穆拉德五世的行为已经无法用惊世骇俗来形容了,简直就是耸人听闻。

    就算是打破脑袋,斯特拉特福子爵也想不到事情居然会向着这个方向发展。

    此时即便是谢夫凯芙扎太后不派人来找他,斯特拉特福子爵也要去问问奥斯曼帝国政府究竟在想什么。

    现在这个即将震动整个欧洲的消息正在以英国人能做到的最快速度送往伦敦,为了保证消息一定能送到伦敦斯特拉特福子爵先后派了三批人用不同渠道去送信。

    此时电报业还远远不能覆盖整个欧洲,而且在一些传统的情报工作者看来电报依然是一种十分不可靠的通信工具。

    整个消息的传递过程可能需要4-5天,这还是要通过奥地利或者法国的电报网络的帮助才可能实现。

    如果不使用电报全凭鸽子信或者火车、蒸汽船来运输,那么时间最短也要一个星期。

    斯特拉特福子爵的信中满是愤怒和不甘,但他此时并没有太多的时间用来发泄,他必须在局势恶化之前采取措施。

    除了面见谢夫凯芙扎太后和穆拉德五世以外,他同时还派人联系了奥斯曼国内的亲英派和乌里玛来稳定局势。

    很快斯特拉特福子爵的马车就来到了托普卡帕宫,不过这一次他并没有选择走正门等待奥斯曼人的迎接,而是直接进入侧门。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