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这群老六,我只想亏钱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章 离职风波
    就在王小鱼公司的员工们在戈壁滩上艰苦奋斗的同时,公司在外界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公关危机。

    这场风波开始于一群曾经离职的员工在社交媒体上的爆料,如同雪崩一般,迅速在网络上蔓延开来。

    最引人注目的是关于王小鱼个人生活的爆料。

    一位自称是王小鱼前助理的网友爆料说:"大家都以为王总只有一个妻子在老家,公司有一个秘书,也是情人叶慧

    而且大主播末子也是王小鱼的情人

    王小鱼的妻子互不知情,王总一直在两个家庭之间周旋。"

    然后网络上就有人冒充王小鱼的妻子,发了什么离婚协议

    这个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轩然大波。网友们纷纷发表评论:

    "没想到王总看起来人模人样的,私生活竟然这么混乱!"

    "这种人还好意思谈什么企业文化,简直是太虚伪了!"

    "难怪公司能发展这么快,原来是靠'双核'驱动啊!"

    有些网友则持怀疑态度:"这种八卦新闻真的可信吗?有确凿证据吗?"

    紧接着,更多的负面消息接踵而至。

    一位自称是公司前游戏项目经理的人在知乎上发布了一篇长文,详细描述了公司如何系统性地打压新员工。

    文章中写道:"公司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新员工提出的创意,无论多么出色,都会被高层据为己有。那些所谓的'创新项目',

    其实都是新员工的点子被窃取的结果。"

    这篇文章很快就在职场人群中引发热议。

    不少人开始分享自己在其他公司遇到的类似经历,一时间"职场新人维权"成为了热门话题。

    更严重的是,有消息称公司其实早已资金链断裂,濒临破产边缘。

    一个匿名账号在论坛上爆料:"我有可靠消息,公司已经几个月没给供应商付款了。这次把员工都赶到沙漠去,就是为了趁机卷款跑路!"

    这个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天呐,难道又是一家P2P?"

    "我朋友就在这家公司工作,要不要提醒他赶紧辞职?"

    "这次的沙漠训练该不会是为了'集体消失'吧?"

    然而,也有理智的声音出现。有网友指出:"大家冷静一下,这些都只是未经证实的爆料。

    在事实真相大白之前,我们不应轻易下定论。"

    与此同时,公司的在职员工也开始在网上发声。

    由于大部分员工都在参加沙漠训练,能够及时回应的人并不多,但仍有一些留守的员工挺身而出,为公司辩护。

    一位自称是公司技术部门的员工在微博上写道:"我在公司工作已经1年了,从未见过所谓的'压榨新人'行为。

    相反,公司一直很重视年轻人的想法,给了我们很多发挥的机会。"

    另一位自称是财务部门的员工则表示:"公司的财务状况我很清楚,虽然最近确实确实是为了员工培训支出,但绝对没有到破产的地步。

    这次的沙漠训练是公司早就计划好的团建活动,绝不是什么'跑路'计划。"

    这些声音虽然暂时无法完全平息外界的质疑,但至少为公司赢得了一些支持者

    。网友们开始分成了支持和质疑两派,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展开激烈的辩论。

    与此同时,一些自媒体博主嗅到了热点,开始大肆报道这件事。他们采访了一些前员工,试图挖掘更多内幕。

    一位名叫"职场观察者"的博主发布了一期长达两小时的播客节目,邀请了几位曾在王小鱼公司工作过的员工进行对话。

    节目中,这些前员工讲述了他们在公司的经历,有好有坏。

    其中一位前员工说:"不可否认,公司的工作强度确实很大,但薪资待遇也是很有竞争力的。至于说压榨员工创意,我倒没有亲身经历过。"

    另一位则表示:"公司的管理风格确实比较独特,王总有时会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决定。但我不认为他是个坏人,只是可能在某些方面考虑不够周全。"

    “王总的很多决定,很多次让企业破产”

    “王总的私生活我们不知道”

    "听完这期播客,感觉事情并没有爆料说的那么夸张。"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问题,关键是如何去解决和改进。"

    "我倒是对这个沙漠训练更感兴趣了,听起来像是一次很酷的体验。"

    就在网上讨论如火如荼之际,一些媒体记者开始深入调查此事。

    他们试图联系王小鱼本人和公司高层,但都没有得到回应。有记者甚至直接前往公司总部,希望一探究竟。

    然而,当记者们赶到公司时,却发现整个公司冷冷清清,仿佛一座空城。

    这更加剧了外界的猜疑。

    一时间,各种猜测满天飞:

    "难道真如爆料所说,公司已经破产,老板带着钱跑路了?"

    "会不会是集体放假去了?"

    "该不会是整个公司都去沙漠了吧?"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