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讲了这个故事,目的就是要引出姑布子卿这位大牛人。
赵鞅此时急需人才,而在那个年代,一个人是否真正的人才,貌似是可以通过相面来确定的。
也就在此时。赵鞅得到了一个消息,听说曾担任过鲁国大司寇的圣人孔夫子带着一大堆德才能兼备的弟子周游列国,本欲入晋,结果到了黄河边转头去了郑国。
如果孔夫子能到晋国来,那他以及那一大堆弟子的才能,将可以为我赵氏家族所用。如此,那赵氏家族又有何忧?
但孔夫子居然放弃了赴晋的初衷,这又是何故?不行,必须派人去请孔夫子来晋国发展。
赵鞅心生遗憾,立即派人前往郑国,再次诚恳邀请孔子入晋出仕。
赵鞅派出的这个人,正是姑布子卿。
姑布子卿领命后,直接奔赴郑国都城新郑。此时的他,就在新郑的某茶馆里,静候孔子到来。
从人来报,说孔子进城了。
姑布子卿立即起身去迎。
远远见孔子等人,姑布子卿对自己的随从道:“你们都在这里等着,我要去亲迎孔夫子。”
说着,姑布子卿下了车,径直朝向孔子一行人走去。
孔子很快就注意到了,见有人下车步行向自己前来,显然这人很讲礼。
郑国如今没落,晋郑铁丘之役,郑军精锐损失殆尽,还要随时应对晋国的报复,以及世仇宋国的侵犯,故都城新郑人人自危,整个国家笼罩着恐慌。
孔子、颜回、仲由等人进入新郑,街面上一片萧条,完全没了昔日的繁华,人人行色匆匆,孔子等人不由唏嘘不已。
人都没遇见几个,倒是前面来了一辆配置相当不错的乘车,且远远就有人下车,朝自己等人走来。
孔子心中一动,对仲由、颜回道:“你俩先在这里等着,我要前去迎一迎那人。见前方有车,隔百步而下车步行,那一定是一位守礼知节的了不起的人。”
说罢,孔子径直朝姑布子卿而行。
姑布子卿慢慢走着,他一直盯着向自己迎来的孔子,眼里不断闪烁着惊喜。
两人相遇,姑布子卿对孔子道:“夫子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我乃相师姑布子卿也,今日出行,远远感觉前方有位圣人,故前来会面。夫子,请无论如何给个机会,相一次面吧。”
孔子听说来人居然是大名鼎鼎的姑布子卿,非常高兴。
姑布子卿的大名,孔子当然知道。
大周王朝三大相士:齐国之宁戚,相牛;秦之伯乐,相马;晋之姑布子卿,相人。
所谓相士,就是以其专特精尖的专业技术,通过表象预测实质或未来的专家。
孔子的身份是儒士,姑布子卿是相士,其相人术,是当时春秋江湖的顶尖高手。
公元前500年,时任晋国中军佐的赵鞅对才疏德浅的世子赵伯鲁终于失望了,他决定另立世子。
但赵鞅有好几个儿子,立谁呢?
这事对赵鞅来讲不难,因为他手下有世界顶尖的相士,姑布子卿。
赵鞅对姑布子卿叫道:“先生,今关于世子一事,伯鲁虽为嫡长子,但这些年来游手好闲,不思进取。
我担心如果赵氏家族交到伯鲁手里,会因他而毁于一旦。先生务必帮鞅仔细看看,我的这些个儿子中,谁可以重点培养。”
赵鞅的嫡子们都进来了,姑布子卿仔细看了这个,认真看了那个,看面相,看背相,忙乎了一阵后,叹了口气道:
“主公,恕臣直言,无一卿相之材,亦无一将帅之材。”
赵鞅急了:“先生的意思是,赵氏走向末路了吗?”
姑布子卿微微思索了一会,道:“主公不是还有几位庶子吗?臣记得曾经有一次看过一人的背相,当时觉得此人可为卿相良将。但还需要再仔细相面,才可以最后结论。”
于是,赵鞅的庶子们都被叫了进来。
姑布子卿认真看了每一个人后,把赵无恤拉到赵鞅面前,欣喜道:“恭贺主公,这一位,不但有卿相之相,更隐隐透着诸侯之气!”
姑布子卿在当时列国诸侯中相面的技术那是无人可出其右,他的结论,就这样成了赵氏家族未来接班人选的最后决定。
这事不径而飞,传遍了列国诸侯。
时时关心时势的孔子当然知道此事,他从此记住了晋国相士姑布子卿。
孔子更知道,不是谁都可以求得这位当今世上相士界的顶尖高手亲自相一次面的。
此时姑布子卿主动要为自己相面,孔子惊喜交加。
要知道,孔子自离开鲁国后,一直郁郁不得志。
后世都在说孔子周游列国,其实周游个毛线,孔子纯粹就是流浪于列国。
那就让姑布子卿给自己好好相一次面吧,看看自己的未来到底在哪里。
姑布子卿认真端详了孔子一番,然后,请求孔子转过身去,让孔子慢慢往回走。
孔子一一照办,一直走回到颜回、仲由站的地方。
仲由悄悄问孔子这是怎么一回事,孔子难掩内心的欢喜道:“姑布子卿,最伟大的相士,正在替我看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