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去邮局了?”
姜妗看着一脸关心的哥哥们,好在刚刚就把眼泪擦干净了,现在也看不明显,摇了摇头,“没什么。”
看着他们手里拎着的猪肉,还有一小段肉被小心的放在布袋子里,“这是什么?”
“是牛肉!”许延一脸高兴,“托了妹妹的福,不是到过年可吃不到咱妈的拿手菜。”
姜妗也给足了情绪价值,双眼放光,“真的呀,是什么?”
“土豆炖牛肉,那香味传到整个村子里,没人不馋。”
这个捧哏做的也是十分到位。
“那现在我们去前面的供销社吧。”
许朗拉着姜妗的手,然后伸出另外的手,把姜妗去邮局之前脱下来的防晒斗笠,重新戴了上去。
这镇里的供销社只有一家,所以规模很大,生活百货都有。
如果要稍微考究些,就要去隔壁的华侨百货超市,不过价格可是翻了好几倍。
“朗子,你跟着你姐,去二楼看衣服,我们俩去看看油漆涂料和一些工具。”
“诶,晓得了。”
只不过还没去到二楼,姜妗的目光就停留到了另外一处,在下乡之前,姜家爸妈还给了一个自行车票。
许朗顺着姜妗的视线看过去,一双眼睛瞪得圆溜溜的,“姐,你要买车?”
“嗯,我想买。”
许朗的神色变得很为难,他兜里只装了二十块钱,这已经是一笔巨款。
是大哥二哥他们凑一起给姐买衣服的钱,还有三张布票。
“你这副样子干嘛?”姜妗忍俊不禁,伸手捏了捏他的嘴角,“别担心,我有票。”
听到这里,许朗的眼睛瞪得更大,“有票?有自行车票!?”
姜妗笑的得意,“嗯啊。”
她慢慢打开皮包,里面是一张保存完整的自行车票。
“这样,我们以后就不用老是走路,又问别人借车了。”姜妗倒是没有细看,不过在村里还没看到过一辆自行车。
买自行车,有钱买不到,有票才行,二八杠自行车一般是结婚四大件,所谓的“三转一响”,指的就是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手表。
除了她不想要的缝纫机,其余的姜妗都有了。
姜爸当初买自行车的时候,那张票就已经给姜妗留着了。
许朗当下可激动了,要知道谁家能买个大件,绝对是个值得炫耀,大肆庆祝的事情。
“真的呀?咱家要有自行车了!”
“嗯,不过你以后就有一个艰巨的任务了,那就是学骑自行车载我。”
“好好好,姐说什么都好。”这小子已经彻底被姜妗所征服。
售货员仔细核对了一遍,确认无误,姜妗选的是一辆红色的“凤凰牌”自行车。
这对供销社来说,是个大单,大单就要有大单的排场,于是供销社门口很快就放起了挂鞭炮,自行车上也被绑上了大红花。
供销社里其他人都被这里的动静吸引,挤到里面的知道是人家买了自行车,可外边的人还啥子情况都不知道。
不过听这响动,倒像是哪家办喜事来买“三转一响”的架势。不过一般来说,他们能买得起其中一样就很不错了,这四大件是城里的标配。
“哟,那么稀罕的自行车就被那姑娘买走了!”
“是哪家的,这出手也太阔绰了。”
“这倒真没认出来,不过那模样是真俊啊,可惜我孙子都三岁了,不然我怎么样也要给我儿子说亲去。”
“哈哈哈哈,你家儿子跟她可不般配,那样的俊女,怎么着眼光该是高的很哩,估计要嫁也要嫁城里人。”
“哼,一看就是败家娘们,拿这钱去买面粉猪肉,都够吃上两三年了。”旁边的女人看着不甘心,嘴里说着酸话。
“就是呀,一看就不会过日子,娶她的后半辈子也是够呛。”
……
另外一旁的许家兄弟俩把该要买的东西都买好了,就听到这边的动静,“有人买了辆自行车!”
许延眼里也露出一丝艳羡,努力挣钱还不好使,得要拿到票。
妗妗应该也想要一辆自行车吧,到时候出嫁的时候带辆自行车,以后在婆家,背也能抬得直些。
想到这里,许延默默决定要给自家妹妹将来买辆自行车,旁边的许弘也是一样的想法。
尤其他想到妹妹是从城里来的,眼光应该是比他们农村的更高些,好东西也是见得比他们多,如果在这里活得越来越憋屈,心里肯定也会有落差,不好受。
“好了,我们快去二楼找他们去吧。”自行车以后他们家也会有的,他们要更加努力搞钱挣票。
自行车不好推上去,拿着赠送的车锁,给自行车上了锁,暂时把它放在一楼,姜妗和许朗就往二楼去了。
在路过一处小饰品铺的时候,姜妗停下了脚步,因为她突然想到了一个人。
商桃桃。
说好有空给她扎辫子,她还没履约呢,不过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这其中外在的辅助作用——头绳绑花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