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到治沙村我用空间治理沙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章 归乡的震颤与希望
    在狂风肆虐的沙漠边缘,夜幕如一块沉重的黑布,压得治沙村透不过气。

    狂风呼啸着穿越空旷的沙地,卷着漫天的沙尘,仿佛要将这最后的村落也一并吞噬。

    叶逸尘带着父母在这狂风呼号中,艰难地朝着家的方向前行。

    母亲裹紧身上的棉袄,发丝在风中凌乱飞舞,脸上满是疲惫与不安。

    父亲则背着大包小包,脚步沉重,眉头紧锁,脑海中不断地出现在村口看到的一幕,突然理解了。

    终于,他们回到了家中。刚一迈进门槛,望见坐在堂屋里的爷爷,两人双腿一软,“扑通”一声就给爷爷跪下了。

    屋内,那昏黄的灯光在风中飘忽不定,映照着斑驳脱落的墙皮和破旧不堪的家具。爷爷原本平静如湖的面容瞬间掀起了波澜,他的嘴唇剧烈颤抖着,想要起身却又因激动而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他那浑浊的双眼中,泪花闪烁,伸着颤抖不已的双手,急切地说道:“快起来,快起来,我的儿啊!”

    父亲的头深深地低垂着,声音中满是如洪流般汹涌的愧疚与懊悔:“爹,儿子不孝啊,这么多年在外面,没为家里出一份力,没在您跟前尽孝。

    当年我们实在不愿意回来跟着您防沙治沙,我们想在外面闯荡一番,创立自己的公司,想要过上不一样的生活。

    可这些年,心里时时刻刻都牵挂着家里,却又没脸回来。

    爹,儿子错了,儿子对不起您,对不起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啊!

    我们在外面虽然赚了些钱,可心里总是不踏实,当我在村口看到的一幕,这才明白守护这片土地的重要性。”

    父亲说到动情处,已是泣不成声,那泪水不断地滴落在地上,仿佛每一滴都在诉说着他内心深处无尽的痛苦与悔恨。

    母亲也是泪流满面,哽咽着说:“爹,是我们对不起您,对不起家乡。

    我们知道您一直对我们不回家防沙治沙抱有成见,可我们在外面打拼也不容易啊。当初我们一心想着能在外面闯出名堂,多赚些钱,改善家里的生活。

    可越到后来,我们越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没有根啊!而且那风沙越来越凶猛,我们听说好多村子都因为风沙被迫搬迁,我们真的害怕咱们村也有那么一天。

    这次回来过年,看到村子的变化,在你们的坚持下,我们村子不但没被风沙吞噬,还在不断地治理了这么一大片沙漠,我们明白了你们当时为什么要我们留下来,要子子孙孙都留下来。”

    爷爷重重地叹了口气,眼中既有重逢的喜悦,又有难掩的失落和埋怨:“你们啊,能够明白就好,不是现在逸尘回来决定治理沙漠,我还是不会原谅你们的。

    可知道我们这一辈人,在建国初期就受了伟人的嘱托,脱掉军装来到这里扎根治沙。那时候,条件多艰苦啊,我们没有退缩,咬着牙坚持下来,就是为了守住这里。

    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荣耀。我一直盼着你们能回来,把这份使命传承下去,让子孙后代都能坚守这片土地。

    我们这一辈人,把一辈子都奉献给了这片沙漠,就盼着它能有变好的一天。

    你们到好全部出去了就不回来了,这风沙一年比一年狠,吞噬了多少良田,埋没了多少希望啊!”

    爷爷说到激动处,声音也不禁提高了几分,那颤抖的手指着门外的沙地,仿佛在指责着父母的背离。

    父亲抬起头,望着爷爷那饱经风霜、刻满岁月痕迹的脸,沉默了片刻后说道:“爹,其实我们也很纠结,外面的生意放不下,但这里又是我们的根。

    这次回来,看到村子的状况,我们也想为治沙出份力。只是一下子要彻底回来,确实还有很多困难。”

    母亲也赶紧说道:“爹,我们会好好考虑的,一定想办法多为村里做些事情。”

    就在这时,屋外传来了一阵嘈杂的声音。原来是村里的乡亲们听到父母回来的消息,都纷纷赶了过来。

    人群中,最先赶到的是李大爷,他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手里的烟袋都差点掉到地上,结结巴巴地说:

    “这……这不是叶家的小子和媳妇吗?真的回来了?我还以为我听错了呢!”

    李大爷激动得双手都有些颤抖,连忙上前几步,仔细端详着父母的面容,眼中满是惊喜与感慨。

    王大娘跟在后面,手里还拿着未织完的毛衣,惊讶得合不拢嘴,大声嚷着:

    “哎呀呀,真是你们啊!我这心里头啊,一下子就热乎起来了。盼了这么多年,总算把你们盼回来了!”

    王大娘的眼中闪着泪花,脸上的皱纹因为激动而显得更深了,她紧紧拉住母亲的手,仿佛生怕一松手他们就又会离开。

    赵大叔也急匆匆地赶来,脸上的皱纹因为惊讶而显得更深了,他不住地摇头,嘴里念叨着:

    “多少年没见着了,还以为你们把村子给忘了呢!没想到啊,今年能看到你们回来过年,这可是大好事啊!”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