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章 暖男什么的,不重要
    杭景书很敏感的察觉到,严奶奶这两天都很开心,和平时的和蔼慈爱不同,而是那种雀跃的情绪。

    大宴每个地方的标准不同,杭景书想要酌情都照顾到。

    这南北风味融合起来的难度无非是口味,还有各地用的油不同。

    鲁地经常用花生油,因为种植花生面积广。

    而川菜常用的是菜籽油,麻麻辣辣花椒主打。

    摸清地域特性,菜式就会变得得心应手起来。

    没有什么高端的食材,只是新鲜的家常菜。

    杭景书和孙淑兰一块,洗菜切菜备菜,一切都有条不紊准备中。

    时间临近中午,两个锅灶轮番上,你煎炸我烹煮,你榨油,我热炒,两个小姑娘在厨房忙碌的不亦乐乎。

    先从鲁菜开始,肉末茄子,醋溜白菜,双椒炒鸡,木须肉,几道菜基础家常又合口。

    再来几样川菜,麻婆豆腐,回锅肉,辣子鸡,再来个鱼香肉丝就算齐活。

    大拌菜、豆腐皮卷肉,红油猪耳,拌马兰头。

    然后就是大菜,糖醋鲤鱼,糖醋小排,红烧肉和四喜丸子。

    团圆和美,一年四季圆满。

    没有什么炫技大菜,都是简单适口的家常菜。

    因为灶台不够用,还从杨爷爷家里借了一个过来。

    “你个臭老头,孙子回来至于尾巴翘上天吗!”杨爷爷家正是孙淑兰做活的地方。

    这人也借来了,灶也借来了,当然杨爷爷和老伴也跟了过来。

    严爷爷摇头晃脑十分得意:“没办法,我家孙子他争气呀~”

    得益于身边有准确的八卦情报站,杭景书知道,年轻的时候严爷爷和杨爷爷,你来我往的当了半辈子的竞争对手。

    前段时间严爷爷还差点和杨爷爷在大院内比划比划。

    不过比起严爷爷家中的子孙争气,杨爷爷家里的儿女就格外惹人头疼了。

    闺女儿子都桀骜不驯,孙子孙女更是一脉相承,别说继承衣钵了,别年节的时候把人气过去就成。

    这下,两个老头终于分出了胜负,杨爷爷惨败。

    并且每次提起来就急眼。

    幸亏现在是改革开放了,否则杨爷爷家里的孩子更是找不着出路。

    当初大院子弟夹着尾巴做人的时间段总算过去,杨爷爷的子孙后辈如今在特区那边,据说混的也很风生水起。

    老一辈的思想总是觉得铁饭碗稳妥,对于这点,杨爷爷目前仍在努力中。

    杭景书把肉炖上,丸子蒸上之后,就开始记时间。

    中午十一点半,严家大门有了动静。

    杭景书正好端凉菜往客厅去,正好看到了传说中的人中龙凤。

    两个二十来岁的男人拎着一堆礼品站在门口,其中一个能看出来和严爷爷有几分相似,都有一对浓重修长的眉毛。

    长相端方英挺,看着就是靠谱严谨那一类性格的人。

    唯独的缺点就是,长得挺高脸上却没有多少肉,身形细细的好像麻杆。

    另一个则是现在不太受欢迎的白面小生样,上挑的眼眸不笑含情,才几句话就把严奶奶逗得满脸笑容。

    “承安,快,带着小顾去坐”,严奶奶招呼着去客厅。

    杭景书才把凉菜放好,就听见那边严奶奶在叫自己,“小杭,先端些水果过来!”

    果切是掐着时间点准备好的,杭景书干脆地应了声,就到厨房端出来了切好的瓜果桃梨。

    盛夏浅秋,正是各种水果上市的好时候,粉黄交映还带着晶莹的水珠,时鲜引进的红提更是圆润漂亮,基本都是特供级别的水果。

    杭景书把东西端过去的时候,发现那个姓顾的年轻人,正好奇地看着自己。

    被杭景书发现,眼神中带着些许善意的笑:“爷爷这回请的人,看起来很不错。”

    杭景书:……

    你这种中央空调,在我们那个时代,是要被挂的你知道吗?

    严奶奶顺势介绍杭景书:“这就是新来的小杭,你爷爷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