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62章 衣锦王
    第562章 衣锦王

    《如梦令》

    兰露湿云香腻,钗堕鬓松缠臂。

    一夜小楼红,烛泪麝烟鬟气。

    羞么,羞么?

    窗外晓莺催起!

    窗外,自然没有“晓莺催起”,但有“烛庆催起”。

    也确实,日山三竿,再不起来也不像话,更何况,李煜下令,让徐铉、钱弘亿等着,有要事相商。

    很快,李煜就体会到,自己惹了一个怎样的“麻烦”。

    梳洗完毕,前往前厅。

    一路上,小九儿低着头、拉着李煜的衣角,一步不落地跟着。

    李煜走,她也走。

    李煜停,她也停。

    “九儿,乖啊,松手。”

    “九儿,你再扯,朕的龙袍就松了。”

    “九儿,朕牵着手走,好不好?”

    九儿闻听,先抓住李煜一只手,再松开他的衣角,依偎的更近一些。

    “唉,朕又跑不了?”

    “噫,你又丢不了?”

    不管李煜怎么说,九儿就是不撒手,磨磨蹭蹭、别别扭扭,一直来到了前厅。

    相依坐下,早膳摆上,烛庆在一旁伺候。

    徐铉、钱弘亿早已经到了,垂手而立,见到李煜与九儿进来,两人表情与举止大相径庭。

    徐铉原本就低着头,这下子,把脑袋垂得更低了,心中忐忑,皇帝啊皇帝,真不关我的事儿!

    钱弘亿原本低着头,一瞬间,身体向后趔趄一下,瞪大眼睛、不可置信!自己的九侄女,胆子也太大了!

    “从嘉,我饿,很饿。”

    “先喝点粥。”

    “烫吗?”

    “我尝尝——”李煜喝了一口,“不烫,慢点喝。”

    “我要喝你这一碗。”

    “好,好。”李煜端过去,“慢点吃。”

    “从嘉,我腰疼……”

    “嘘——”李煜轻揽入怀,瞥了一眼钱弘亿、徐铉,“别说,坏人在这里。”

    钱徐二人,恨不得找一条地缝钻进去,尴尬得脚指头发痒,鞋底都快磨破了。

    李煜是成心恶心他们俩,什么肉麻说什么,怎么牙酸怎么说,结结实实撒了一顿狗粮。

    这种事儿,你们完全可以先告诉我。

    用完早膳,好容易哄了九儿松手,让宫女带下去休息。

    李煜松口气,看了一眼在场之人:“你们,说说吧!”

    “扑通!”

    四人一起下跪!

    怎么是四个人?门口,还有一个!

    “老十一,你给朕滚进来!”

    “遵旨!”

    李从谦双膝作脚,踉跄地挪过来:“陛下,恕罪。”

    李煜一把攥住他的衣领:“你小子……昨天听过瘾了吧!”

    “啊?”

    “还装糊涂?朕的寝宫外面!”

    “皇兄,我是为了护驾……再说,还有徐侍郎!”

    徐铉一脸黑线,钱塘王,你太不地道了,这事儿不是你同意的吗?

    “陛下,臣是觉得,龙体多日无人侍奉……”

    “好,好,徐铉,下次你来侍奉朕。”

    “啊——?”

    跪在地上的烛庆,偷偷抬头,用嫉妒的眼神瞥了徐铉一眼。

    “算了,起来吧。”

    玩笑再开下去,就过火了,李煜挨个搀扶,表情既无奈又幸福,一抹笑意难以掩饰,黏人的小九儿,太能激起男人的保护欲了。

    觉察到之后,众人才松了一口气。

    “其实,朕不怪你们。”李煜示意众人坐下,“但要搞清楚,九儿的事情,江都王(钱俶)是否知道?”

    钱弘亿禀告:“陛下,罪臣岂敢私自决策这种事情?是……孙王妃亲自吩咐的。”

    “那就好,朕可不想让人误会。”

    误会什么?自然是欺负钱氏王族,不,是侮辱人。

    而且,看似是送给李煜一个妃子,实则,背后牵扯到太多的人,太多的博弈。

    最直接、最激烈的博弈,就是钱惟溍与钱俶两人,一个是政治新贵,一个是权谋老炮。

    “陛下,江都王那里……还在等消息。”

    “朕会按照贵妃仪制迎娶九儿,三书六礼、不会怠慢。”

    钱弘亿眼圈泛红:“臣替江都王,谢陛下隆恩!”

    吴越公主晋升为大唐贵妃,以后,整个嫡系王族,也算多一层保证。

    “延世,不必如此。”

    “陛下,罪臣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一家人,你尽管说。”

    钱弘亿踌躇:“陛下,能否……将金书铁券……还给江都王?”

    李煜一怔,转头看了一眼李从谦。

    “老十一,什么金书铁券?”

    “臣弟不知啊,延世,你说什么呢?”

    “……此前,江都王(钱俶)将金书铁券交给忠顺王(钱惟溍),让他上缴陛下。”

    李煜表情瞬间冰冷!

    金书铁券,就是“免死金牌”,钱惟溍拿了之后,谁也没给,自己留下了。

    在场的人,都知道那块铁牌子的分量。

    能治罪吗?

    不行,没有理由,钱惟溍完全可以说,自从进入杭州之后,为了大唐殚精竭虑、日夜操劳,把“免死金牌”这件事儿给忘了。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