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幸得闻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7章 河神宴
    闻松阿茶忙着“挖宝”事宜,早已把赶集的事抛到了脑后。还好府中管家是个有眼力的,一早就吩咐了厨娘去集市买蟹,免得误了时辰。

    厨娘回来的时候,两人也正好忙完。

    “今个儿运气好,这个蟹,一看就肥美。”厨娘自回府上,就一个劲儿地夸她精挑细选的螃蟹,“得找个好点的盘子装着才行。”

    闻松心念一动,唤来随从,耳语了几句。

    一转眼,联城的三日之期已至。

    无垢掀开帐帘,“诸位,可有结果了?”

    众皆低头不语。

    无垢也不急,静默着,十分有耐心的模样。

    曹瑞明是那日意见最大的人,今日,却是没一点儿声响。

    无垢的目光停留在他身上,“曹先生?”

    曹瑞明被点名,只得站出来,“回殿下……属下有愧。”

    倒是没有想到他突然来了这么一句,无垢意外地挑眉,“愧在何处?”

    “纸上谈兵。”

    无垢淡淡“哦”了一声后,便没了下文。

    曹瑞明略感尴尬,沉默了会儿,不得不继续道:“是属下先入为主,自以为百姓更看重家国之仇,而非自身利益……”

    无垢冷声打断,“怎么?曹先生似是对联城的百姓有所不满?”

    曹瑞明大惊失色,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言,“不敢,是属下自以为是,不懂民生。”

    无垢不着痕迹地扫了他一眼,“民不聊生,实非他国之祸。”

    所谓国仇家恨,早已被几代人的洪流冲刷。过往的伤口,不能成为如今颓废的借口。

    何况,仇恨在生存面前,本就不值一提。

    “内有虫蠹,才为主因。曹先生,你可明白?”

    曹瑞明脸色通红,又羞又愧,“属下明白。谢公主教诲。”

    “若能有机会与他国通商,从而促进联城的发展,对百姓,大有裨益……”无垢顿了顿,又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吾等决策之人,应易地而处,事事以百姓利益为先,切莫高高在上。”

    灾难面前,首当其冲的是百姓。太平盛世,最获利的,又成了王公贵族。在如此不公平的情境下,又岂能苛责只是为谋生存的百姓呢?思及此,无垢的话语便严苛了些。

    众人知晓她已不悦,异口同声道:“公主圣明。”

    待询问完调查百姓态度的幕僚后,无垢挑眉看向苏子安,“苏先生那边如何?”

    苏子安上前一步,“镇北军同意通商,但商队、商线,需由镇北军监管。”

    联城本就为镇北军的地盘,不管他们是为民生安全考虑,还是打得分一杯羹的算盘,借地驻扎在此处的无垢都无法拒绝。更何况,有了镇北军的首肯,无垢的政策在联城,便好实行得多。

    “无妨,可行。”

    通商一事进展顺利,洛海的布局亦是按部就班——

    每年寒露之后的五日,为洛海一年一度的“河神大庆”。

    “河神大庆”即为“护国河神庆”,原是为了庆祝太祖皇帝于洛海的大捷,后意在感恩护国河的庇佑与馈赠,是独属于洛海的百年传统,凡洛海人,无不珍之。因公因私离开洛海的名门望族也会在这日回乡同庆。

    既是“河神大庆”,“河神宴”必不可少。

    “河神宴”对于普通人家而言,是一顿寻常的佳节团圆饭;对于官府和名门而言,却是展示自身实力的一顿政治宴。吴志文上任后入乡随俗,每年都会筹办河神宴,宴请名门豪绅。

    是夜,知府家的河神宴开席。

    吴志文端坐中央,左侧为世族官员,右侧则坐着当地富商,每年洛海税收的最大贡献者们。而最近在洛海大出风头的闻松和阿茶则坐在右侧中段。

    九道菜肴已经被陆续端上,最后一道“醉蟹”也已经在后厨装盘。

    洛海在大祁实在算不上富庶,这些菜肴再好,在见识过真正奢靡的人眼里,也不过尔尔。众人来此,无非是尊重传统,给知府一个面子。

    “上‘醉蟹’。”

    随着话音,知府家最着名的菜品上席。

    今年大家翘首以盼的醉蟹和往年有些不同。往年醉蟹会佐以好酒汤汁,今年的醉蟹则没有。

    肥美的螃蟹孤零零地躺在奇形怪状的木盒里。木盒分左右两侧,右侧高于左侧,螃蟹居左侧凹陷处,四周干干净净,没有一丁点儿酒渍。

    “这醉蟹和往年不一样?”

    “醉蟹无酒,如何称‘醉’?”

    “大人不会是把好酒藏了起来吧?”

    众人揶揄。

    吴志文笑道:“诸位且看。”

    说罢,他右手按住了木盒右侧一小圆点,隐隐可听见机关声,不消片刻,木盒右侧便开了一条“渠”,涓涓细流自渠口溢出,包裹环绕住静置在左侧的螃蟹,酒香也随之飘扬。

    “咔哒”机关声又起,右侧木盒的木板被降下,众人这才远远得见一角,“好像是什么木雕?”

    吴志文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宾客们这才开始纷纷效仿知府的模样,打开了机关。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