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赵云是我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1章 高光时刻
    “吾乃常山赵子龙,贼将休得放肆。”

    就在裴元绍放弃抵抗,想要一心赴死的时候,突然听到树林外边传来一声熟悉的声音。

    “二哥救我。”

    裴元绍内心一阵荡漾,他知道,听到这个声音,就代表着自己不用死了。

    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裴元绍在生死边缘走了一圈,对此深有体会,这一声‘二哥’也喊得情真意切,真是发自肺腑之言啊。

    可是,赵云不是在后方埋伏吗?

    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呢?

    其实这都多亏了赵云心细,他在后方等了半天,一直不见裴元绍出现,怕他出什么意外,于是派出斥候前来打探消息,结果刚好发现裴元绍被黄巾军给包围了。

    这还了得?

    救命如救火,人命关天的事怎么能耽误呢?

    赵云救人心切,也顾不得埋伏了,二话不说,马上就快马加鞭赶来解救他。

    他是真正的快马加鞭一个人就赶来了。

    没办法,就他一个人骑着马,其他人都是步行,然而除了飞毛腿周仓,应该没人能跟得上马的速度,可是周仓又不在这里,所以,最后到达战场的,其实就赵云一个人。

    从这件事上就能看出赵云的品德是多么的高尚,因为裴元绍又不是多了不起的人物,都被赵大宝当炮灰用了,还能有多重视。

    但是在赵云心里就不一样了,这是自家兄弟,绝对不允许任何一个兄弟死在自己面前,只要兄弟有危险,那必须得救,哪怕只有他一个人能赶上,也得救。

    看,论行事果断,还得是常山赵子龙,救自家兄弟,不管什么时候都绝不含糊。

    这样的赵子龙能处,遇到事儿真上。

    只是苦了那帮黄巾军,怕什么来什么,千算万算,最终还是没能躲过赵子龙的阴魂不散。

    本来早上裴元绍刚一出现,他们就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这一定又是诱敌之计,赵子龙一定在后边什么地方等着他们自投罗网呢,所以任由裴元绍百般叫骂他们就是不上当。

    但是从早上一直耗到下午的后半晌,他们看到裴元绍骂累了,躲在树林里休息,而赵子龙一直都没有出现,所以他们就有了一个错觉:“是不是裴元绍不撤退,赵子龙就不会出现呢?”

    毕竟赵子龙总是以伏兵的身份出现,一旦提前现身,不就暴露了吗?

    这也就违背了伏兵的真正意义。

    所以经过一群黄巾军的商讨之后,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赵子龙短时间内绝对不会出现。”

    也不知道是谁给他们的自信。

    然后他们突然又有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不如赶在赵子龙出现之前消灭裴元绍。”

    这个想法真是太疯狂了,八成是真疯了。

    为什么他们突然就这么自信了呢?

    哎,这可真是小孩没了娘,说来话长啊。

    裴元绍的本事大伙都心知肚明,基本上算是废柴一根,战斗力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而且此时他所在的树林离瘿陶城也就五百米的距离,这是什么概念呢?

    也就是说,如果用博尔特的速度冲过去,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能把小树林包围起来,然后争取三分钟以内结束战斗,最后再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撤退回城内,这样一来,前后不到五分钟的时间,裴元绍就稀里糊涂的完蛋大吉了。

    就算万一不慎走漏了风声,等赵子龙得到消息赶到这里,估计黄瓜菜都凉了,就等着给裴元绍收尸就好了。

    这帮黄巾军,一看就是学过数学的,计算题做的一点毛病都没有,就是不知道他们的速度能不能跟上博尔特。

    虽然此时张宝手下已经没有了大将,但是百人将、都伯之类的小头领还是有的,大伙聚在一起经过深思熟虑的商讨之后,终于达成一致意见:“杀了裴元绍,给赵云一个教训。”

    嘿,这就让人看不懂了,杀了裴元绍跟教训赵云有什么关系吗?

    这脑洞也真是够清新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他们一帮大老爷们就这么一拍屁股,就把偷袭裴元绍的事给定下来了。

    而且为了突出警示效果,他们决定连同裴元绍带来的五百小兵,一个不留,全部歼灭。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杀鸡儆猴吗?

    但是,这得是多大仇多大恨,才能起到这么大的杀心呢,五百人一个不留,这事做的可真是够绝的。

    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他们对赵子龙真是恨入骨髓啊,恨到极致就是狠,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赵云这么完美的人,竟然还成了他们挥之不去的梦魇了,真是造孽啊。

    而且这帮黄巾军为了能够速战速决,特意挑选了五千名精兵强将,老弱病残一概不用。

    好家伙,任谁看了都得直呼一声好家伙。

    就为了对付裴元绍这根废柴,竟然出动了五千人,而且还是特意挑选出来的精兵强将,这也太看得起裴元绍了吧。

    他只是个炮灰啊兄弟们,值得你们这么大动干戈吗?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