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胎穿成一大爷的女儿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8章 “长城”小导游
    众人都哈哈大笑,现在车上已经有很多人了,毕竟假期想去长城观光的人还是挺多的。

    何致远看到爸爸爷爷,姑姑,小姨,这些都在自己身边,也就不怕了,就好奇的左看右看,时不时的看向窗外的风景。

    到达终点站下了车,还得步行几百米才到八达岭长城。

    到达长城底下,今天长城这里人特别多,人来人往的客车,还有中巴车,还有大卡车都停在长城底下,有的军用大卡车后面还拉着满满的人。

    几个大人,看今天人那么多,纷纷嘱咐了几个孩子,去哪儿都要跟着大人一起,不要走丢。

    一众人先是找了一个稍微没那么多人的地儿 ,大家一起坐在石头上,把带的吃的都共同拿出来,大家共同分享着。

    易嘉乐看了看这附近人山人海,心中心想,幸好爸爸有先见之明,让大家都带吃的来,不然这附近根本就没有私人小吃摊这些,只有一个国营饭店,还有一个供销社在这里。

    大家互相吃完了东西,就背着包,随着人流,往城墙上而去,由于现在长城还没开始修复,所以现在来爬长城的都不需要票跟钱。

    傻柱就抱着儿子,其余的就各自凑一堆走着,今天来的人实在特别多,不能手拉手,不然会挡住别人的路。

    易嘉乐跟随着家人朋友们慢慢地爬着阶梯,小声的:“嘿咻嘿咻”自己给自己打节拍爬梯。

    易嘉乐站在长城之上,她极目远眺,目光顺着绵延不绝的城墙向远方延伸。如今的这片土地与后世大不相同,周围没有林立的高楼大厦,只有那一座座光秃的山峦,显得格外寂寥和荒芜。山间生长着一些稀疏的草木,偶尔会有风吹过,草木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然而,尽管此时的景象略显荒凉,但易嘉乐却能感受到一种独特的魅力。这里没有未来的繁华和喧嚣,有的只是宁静和朴实。人们的眼中闪烁着坚定而质朴的光芒,他们用自己的双手辛勤耕耘,默默奉献。这种精神让易嘉乐感到十分震撼,她深知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特色——朴实、勤劳且充满希望。

    易嘉乐爬了一会儿就爬不动了,还是霍生跟林雄两人左右扶着她,她才能慢慢跟着前进。

    以前易嘉乐也来跟父母爬过长城,但和这次完全不一样。那时候他们找的是那种管家团队,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一路上有专业的私人导游讲解历史文化,让他们更好地了解长城的意义。而且,如果爬累了,还可以坐缆车轻松下山,不用担心体力不支。但今天,她要靠自己的脚爬上去,还有爬下去了。

    易中海看着女儿笑着道:“团子爬不动,慢慢爬就得了!”

    易中海想起女儿经常在什么学霸系统空间里学习,就问女儿知不知道长城的历史:“团子你知道这长城的历史吗?知道的话,跟爸爸我们介绍介绍吧!”

    易嘉乐大声的说道:“我知道,我来说!”

    易嘉乐努力的回想了一下上一世导游是如何给他们介绍的,然后也开始跟爸爸妈妈他们介绍“长城”。

    易嘉乐笑了笑,然后开始向他们介绍起了长城的历史:“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它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各国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纷纷修建了城墙。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这些城墙连接起来,形成了万里长城。此后,历代王朝都对长城进行了修缮和扩建,使其成为了世界上最长、最壮观的城墙之一…………”

    周围的群众听到了易嘉乐仔细的介绍,也停了下来,围在一起听着易嘉乐认真的介绍,时不时用赞叹的眼神看着易嘉乐。

    还有个记者也在举着相机拍摄着易嘉乐侃侃而谈的模样,他心里暗暗赞叹这个小女孩真是聪明伶俐。这位名叫江淮阳的记者今天本来只是想闲着没事过来拍一下长城现在的模样,以后好给后世做资料看,但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这样一个令人惊喜的场景。

    看着易嘉乐自信地谈论着长城的历史和文化,江淮阳感到十分钦佩。他意识到自己偶然间发现了一个独特的故事,可以写成一篇有趣且有教育意义的报道。他决定以"华夏儿童细谈长城"为题,详细描述易嘉乐对长城的深入理解以及她展现出的智慧和热情。

    江淮阳迅速调整相机角度,捕捉下易嘉乐每一个精彩瞬间。他知道,这些照片将成为报道中的亮点,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易嘉乐的魅力和长城的壮丽。同时,他也开始构思如何组织文章结构,怎样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这个小小的长城专家。

    在心中,江淮阳已经预见到这篇报道会引起广泛关注,并激发人们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的思考。他感谢这次偶然的相遇。

    易中海听着女儿的介绍,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觉得自己的孩子很有文化,能够了解这么多关于长城的知识。同时,他也感到非常自豪,因为他的孩子就是那么的不平凡,瞧瞧那些人,听自己女儿介绍那惊奇赞赏的模样。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