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官场:救了神秘大佬,乘风破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16章 停职调查
    陆天明硬性规定,每位干部必须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年底,将由专业人士对干部们的外语水平进行测评。

    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干部,必须引咎辞职。

    规定一出,整个山南便出现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情景。

    外语对年轻干部而言,倒不算难事。但对于年龄稍大,特别没有任何外语基础的干部来说,就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了。

    一时之间,山南传出一个说法。这是陆天明借机在清洗干部队伍。他要将一部分文化素质相对低的干部,从山南的干部队伍中清洗出去。

    也就有人,陆天明这是哗众取宠,标新立异。毕竟,没有任何文件规定,干部必须要掌握一门外语。何况,山南这样的基层县,掌握不掌握外语,完全不影响干部当干部。

    县委领导班子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包括纪委书记于正生在内,对陆天明的这个硬性规定,持有不理解的反对。

    但陆天明似乎一意孤行。他在会议结束后,便指示县委办以红头文件的形式,正式确立了这条规定作为考核干部的硬性指标。

    山南在这条硬性规定下,迅速掀起一股学外语的热潮。

    在陆天明看来,山南不说乾坤已定,至少大局清明。未来的山南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具有所向披靡的战斗力量,就必须走在别人的前头。

    干部队伍的建设,本身就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由于干部队伍水平的参差不齐,造成在贯彻执行政策时,会出现不同的理解。

    他需要建设一支有文化,有底线,懂市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这就要求他必须迎难而上,顶住暴风骤雨。

    尽管这道硬性规定让不少人心生怨气,但整个山南官场确实涌现出来了一股铺天盖地的学习热潮。

    汪浩在得知山南的规定后,开玩笑说道:“天明啊,你这样搞,不怕把人心搞散?燕京都没你这样的规定和要求。难道你们山南要打造一个独立王国?”

    陆天明听出来汪浩话里的味道,他不仅仅是暗藏讥讽,或许更多带有阴谋的意思。

    当然,汪浩懂外语。他有语言天赋,而且喜欢在别人面前卖弄自己。因此,在大学时,汪浩就能说一口流利的外语。

    这与远在峡山市的温玉不同。尽管三人都在一个学校读书,温玉似乎对外语毫无兴趣。以至于他至今说不出来一句完整的外语,更不能利用外语与别人交流。

    山南县学习外语的热潮,迅速影响到了山北县。山北县委书记费敏不惜放下身段,亲自打电话向他讨教秘方。

    市委梁书记对山南的规定很欣赏。他表示,适当的时候,山南的这个硬性规定,他会在整个衡岳地区推广。

    由于肩负着市振兴工业的重担,陆天明现在已经很少把时间用在山南。

    他绝大多数的时间,都留在市区工作。

    汪浩撤销土地出让合同的风波过后,拿到了衡岳土地出让权的南方房企,几乎在同一个时间涌入了衡岳。

    他们的涌入,让汪浩的扩城计划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衡岳城市的上空,鳞次栉比的塔吊,显示着衡岳进入了一个高速建设时期。

    然而,危险也在一步一步逼近陆天明。

    由中部省成立的调查组突然宣布进驻衡岳。

    调查组似乎没有明确目标,也没有向外界传递调查方向。但是在进驻衡岳的第一天,便约谈了陆天明。

    调查组明确告知陆天明,中部省委已经接到群众举报。举报的内容集中在衡岳出让土地上。

    陆天明感到很意外,衡岳土地的出让,从目前来看,完全是溢价出让的土地。难道溢价还有错?

    调查组没有把责任归咎在他身上,但每一句话,却都指向陆天明。

    突然平白无故遭到约谈,让陆天明心里很不舒服。

    他知道,这是有人在背后搞他。

    果然,在约谈过后的第三天,调查组宣布,对陆天明采取停职接受调查的决定。

    停职接受调查不等于双规。因此,陆天明的人身还是自由的。

    汪浩亲自过来陆天明的办公室,一进门便表示,他对省委调查组的决定很有意见。

    “天明,调查组的决定,我看就是来针对你的。不过,你不用担心,我会为你发声。”汪浩一副愤愤不平的模样,“我就想不通了,你陆天明为衡岳作出了那么大的贡献,凭什么对你调查?”

    说完,他又长叹一声道:“即使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也不应该这样大张旗鼓对你采取调查措施啊。”

    陆天明一眼就看穿汪浩的心思。其实,从调查组找他约谈的时候起,他就知道调查组来衡岳,与汪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他想起了一句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现在的衡岳,陆天明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他不但带领山南一骑绝尘走在了全地区的前头,而且在汪浩扩城计划濒临破产边缘,力挽狂澜,起死回生。

    正因为他的优秀,才衬托出来别人的平庸。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