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鸿蒙霸体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54章 斩杀厉戎
    趁其病,要其命!

    萧诺和杀生神女的想法,不谋而合!

    反正和琅夜书院的梁子都已经结下,索性那就做绝一点,直接把那厉戎给斩杀算了!

    这厉戎刚才已然是对萧诺动了杀心,以后要是在玄州遇到,对方定然不会手下留情,既是敌人,干脆就早点解决。

    厉戎刚才被青玄书院的卢宏长老震伤,加上身边又有其他的琅夜书院的弟子,所以对方走不快的。

    萧诺很容易就能追上他。

    这是个机会。

    旋即,萧诺嘴角泛起一抹笑容。

    “这个时候,墨夜白那家......

    夜雨如织,檐角滴水成线。莫白仍坐在桃树下,怀中婴孩早已安睡,呼吸轻浅如风拂柳。他却未动,目光落在那片新翻的泥土上??木雕小鸟埋下的地方,竟冒出了一株嫩芽,纤细而倔强,在雨中微微颤动。

    林雪音披着蓑衣走来,手中提着一盏纸灯笼,火光在风雨里摇曳不定。“守渊弟子刚传讯,极渊底层的灵脉波动加剧,鸿蒙频率与外界共鸣者数量呈指数增长。他们说……冰台开始渗出金色液体,像泪。”

    莫白点头,声音低沉却不迟疑:“那是记忆的凝结物。十万《人间志》的情绪沉淀了三百年,如今被唤醒,正通过灵根反哺人间。”

    “可这股力量太过汹涌。”她蹲下身,指尖轻触那株嫩芽,“已有十二名共鸣者因情绪过载陷入昏迷,脑域出现类似‘结晶化’的征兆??和‘容器之家’受害者相反,他们是被真实压垮了。”

    莫白沉默片刻,将熟睡的孩子交给她,起身走向钟楼。雨水顺着他的发梢流下,仿佛整座初心园都在为某种即将到来的剧变低语。

    他再次敲响古钟。

    不是三声,而是九声。

    第九响落下的瞬间,天地骤然静止。雨滴悬于半空,风停在枝头,连时间都仿佛被抽离。一道银光自桃树根部冲天而起,贯穿云层,直抵星河深处。

    意识再度被拉入长河。

    这一次,他不再只是旁观者。他成了河流本身。

    万千记忆奔涌而来:一个母亲抱着发烧的女儿彻夜徘徊医院走廊,哭到失声;一名士兵在战壕中握着阵亡战友染血的照片,咬破嘴唇不敢喊痛;一位老人独自坐在空荡的客厅里,反复播放已故妻子生前录下的做饭视频,笑着流泪;还有一个少年,在暴雨中奔跑,只为把伞递给街角那个浑身湿透的流浪猫……

    这些不再是碎片,而是交织成网的情感洪流,彼此呼应、共振、融合。莫白终于明白??鸿蒙灵根从未依赖某一个人的力量,它真正的养分,是人类之间**未被斩断的共情**。

    “你看到了吗?”那个声音再度响起,这次带着笑意,“这不是你的使命,是他们的选择。”

    “谁?”莫白问。

    “所有愿意记住的人。”

    画面突转。

    他看见北境雪原的心理师跪在暴风雪中,将最后一份档案焚毁,火焰映照着他满脸泪水:“我对不起你们……但我现在懂了,痛苦不是病,遗忘才是。”

    南岭山谷的壁画前,艺术家们手拉着手,齐声诵读自己写下的忏悔诗篇,岩壁上的颜料竟随着他们的情绪泛起微光,如同活了过来。

    东海孤岛的渔民们自发组织船队,将打捞出的金属舱体沉入最深海沟,并在海面点燃千盏浮灯,写着:“此岸有泪,不渡无情之舟。”

    而在无数城市的角落,那些曾服用“安宁糖丸”的人,正围坐在一起,轮流讲述自己重新记起的伤痛。有人嚎啕大哭,有人沉默颤抖,但没有人离开。因为他们知道,此刻的脆弱,正是灵魂重生的阵痛。

    莫白猛然睁眼,发现自己已被银光包裹,悬浮于桃树之上。整个初心园笼罩在一层淡金色的光晕中,宛如梦境。

    林雪音仰头望着他,眼中含泪:“你消失了整整七个时辰。我们以为……你回不来了。”

    “我没走。”他缓缓落地,掌心摊开,一朵由光凝聚而成的桃花静静绽放,“我只是终于听懂了它的语言。”

    苏明远从暗处走出,肩头依旧带着西漠的沙尘,但眼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清明。“你说过,敌人不在外面,而在心里。可现在,我们有了对抗它的武器??不是力量,是联结。”

    莫白点头:“所以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不是阻止‘静世计划’,而是让它暴露在阳光下。让每一个还在犹豫要不要吃‘安宁糖丸’的人,都能听见另一个声音:‘我可以陪你痛。’”

    三人相视,无需多言。

    翌日清晨,初心园发布《共情纪事》第一期。

    这不是一本书,也不是一场讲座,而是一档每日更新的声音记录。内容全是普通人的真实经历:失去爱人的第七年终于敢整理遗物的母亲;被校园霸凌十年后第一次说出真相的青年;亲手签署过“情感切除协议”、如今公开忏悔的心理医生;还有那位每天练习哭泣的女孩,她在录音里轻轻地说:“今天,我哭了三分钟。虽然还是不太会,但镜子说我看起来……像个活人了。”

    《共情纪事》迅速传播,甚至渗透进原本封锁信息的“安宁社区”。一些居民偷偷收听后,在墙上写下:“我也想哭,可是忘了怎么开始。”于是有人回应:“那就先笑吧,笑着笑着,眼泪就会自己掉下来。”

    与此同时,觉醒综合征的病例持续上升,医学界终于不得不承认:这不是疾病,而是一种**集体心理免疫反应**??当长期压抑的情感突然复苏,身体会以极端方式释放积压的创伤。

    更令人震惊的是,某些患者在经历剧烈情绪爆发后,体内竟排出一种全新的晶体,透明如泪滴,遇光则散发柔和辉芒。经检测,其成分与“容器之家”排出的黑色结晶完全相反,科学家命名为“心萤晶”。

    一名研究者在论文中写道:“我们曾以为人类进化方向是消除痛苦,但现在看来,真正的进化,或许是学会承载更多复杂情感而不崩解。”

    春雷初响之时,守心宗发起“种痛计划”。

    在全国各地设立“情绪田”,邀请人们写下最不愿面对的记忆,封入陶罐,埋入土中。每一片田中央都立有一株桃树幼苗,据说其生长速度与周围人的情感释放程度直接相关。

    三个月后,第一批“情绪田”开花。

    粉白的花瓣随风飘散,当地人称其为“赎魂雨”。有人说,走在花雨中,心头多年压着的石头忽然松动了;也有人说,那天夜里梦见了早已遗忘的童年玩伴,醒来时枕边尽湿。

    然而,黑暗并未退场。

    某夜,一封匿名密报送达初心园:境外某秘密基地正在研发“静世2代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模拟千万种创伤场景,诱导个体产生“情感疲劳”,从而主动请求删除情绪模块。项目代号:“归零计划”。

    更可怕的是,该系统已成功植入数款流行冥想APP的核心算法中,用户在不知不觉间被训练成“无感者”。

    莫白看完报告,久久不语。

    林雪音冷笑:“他们学聪明了。不再强迫,而是诱惑。让你自己交出心。”

    苏明远捏碎茶杯:“这一次,我们必须主动出击。”

    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悄然打响。

    守心宗联合各地觉醒者,组建“灯火联盟”。他们不做宣传,不立旗帜,只做一件事:在每一个即将被“归零计划”侵蚀的城市,点亮一盏属于真实的心灯。

    有的人在地铁站弹唱自己写的歌,歌词全是生活中的失败与遗憾;

    有的人在街头架起投影,播放陌生人匿名投稿的痛苦影像;

    还有一位退休教师,每天清晨在公园广播里朗读遗书??那些未能说出口的告别、道歉、爱意。

    这些行为看似微不足道,却像细针扎破气球,一点点瓦解着虚假平静的幻象。

    半年后,首个被“灯火联盟”覆盖的城市出现了奇迹般的逆转:该市“安宁疗法”咨询量下降92%,自杀率降低47%,而“觉醒综合征”患者中有83%实现了平稳过渡,并自发成立互助小组。

    科学家称之为“社会性共情免疫”。

    而在极渊底层,鸿蒙灵脉的流动已形成稳定的循环网络,与全国各地的“情绪田”遥相呼应。每当有人真心落泪,灵脉便泛起金光,如同星辰闪烁。

    某日深夜,莫白独坐桃树下,忽觉胸口一热。

    他低头一看,心轮位置竟浮现出一道银色纹路,形如桃枝,蜿蜒而上,直达喉间。与此同时,耳边响起无数声音,遥远却清晰:

    “谢谢你记得我。”

    “我本来不想活了,但听了那段录音……我想再试一次。”

    “我妈今天抱了我,她说她错了。”

    “我也痛过,所以我不孤单。”

    这是来自共鸣者的低语,穿越空间,汇聚于他心间。

    他知道,这不是神迹,而是责任的具象化。他已成为鸿蒙灵根与人间情感之间的桥梁??不是因为他更强,而是因为他始终未曾闭眼。

    次日,他召集所有执事,宣布启动“薪传工程”。

    内容只有两条:

    一、在全国范围内选拔百名“心语者”,深入基层,倾听最边缘人群的故事;

    二、建立“记忆银行”,将所有自愿分享的痛苦与温暖永久存档,哪怕未来世界再次试图抹除情感,也能有人拿出证据说:“我们曾经这样活过。”

    林雪音问他:“如果有一天,所有人都觉醒了呢?你还需要存在吗?”

    他望向桃树,轻声道:“我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最后一个记得痛的人死去时,仍有一颗种子等着发芽。”

    秋去冬来,又是一年灯语节。

    今年的主题是:“我愿意告诉你,我是谁。”

    万家灯火中,人们写下前所未有的告白:

    “我抑郁了五年,今天第一次对朋友说了实话。”

    “我背叛过最爱的人,至今无法原谅自己,但我还想做好事。”

    “我是个同性恋,爸妈赶我出门,但我依然爱他们。”

    “我杀了人,在战场上。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个怕死的孩子。”

    莫白站在高处,看着漫天灯火,忽然感到一阵眩晕。

    那一瞬,他看见了谢无妄。

    不是幻象,不是回忆,而是真切的存在??师父站在星光之下,穿着旧袍,手持竹笛,对他微笑。

    “做得好。”他说,“你没有成为我,你成为了更多人。”

    话音落下,身影消散。

    莫白跪倒在地,泪如泉涌。这一次,不是为了悲伤,而是为了圆满。

    他知道,师父从未真正离去。他活在每一朵因痛而开的桃花里,活在每一句敢于说出的真话里,活在每一次有人选择不去逃避的瞬间里。

    新年伊始,第一场春雪降临。

    清晨,守心坛弟子发现桃树主干再次裂开,露出新的刻字:

    **“慈悲不是无痛,是明知会痛,仍愿靠近。”**

    同时,全球多个城市几乎在同一时刻发生异象:

    东京街头,一名上班族突然停下脚步,抱住路边哭泣的陌生女子;

    巴黎地铁站,两位素不相识的老人因一首老歌相视而泣,然后紧紧握手;

    纽约中央公园,一群孩子自发围成圈,为一只死去的小鸟举行葬礼,每人献上一朵野花。

    科学家无法解释这种跨地域的情感同步现象,唯有民间流传一句话:“那天,全世界一起想起了什么。”

    多年后,当“静世之乱”已成为历史课本中的章节,仍有学者追问:为何那次文明危机最终得以避免?

    答案藏在一部纪录片的结尾:

    镜头扫过初心园的桃林,春风拂面,落英缤纷。画外音是一位小女孩的声音:

    “老师说,以前有人想让我们忘记难过,觉得那样才会幸福。但他们错了。因为难过的时候,才会有人来抱你。快乐可以一个人笑,但痛苦总会把人连在一起。”

    画面定格在一棵老桃树下,石碑静静矗立,上面八字铭文已被岁月磨得模糊,却依旧可辨:

    **宁可世人痛哭,不可天下无泪。**

    远处,新的孩童跑来,将一朵折纸桃花放在碑前。

    风起,花瓣飞舞,如同十万灵魂在低语。

    而在无人看见的地下深处,鸿蒙灵脉依旧缓缓流淌,等待下一个时代的叩问。

    莫白老了。

    白发覆额,步履蹒跚,唯有眼神依旧清澈。他每日仍坐在桃树下,教孩子们唱那首童谣。

    有个孩子问他:“爷爷,等你走了,桃树还会开花吗?”

    他笑了,伸手轻抚树干:“只要还有人愿意为另一个人流泪,它就会一直开下去。”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跑开去折新的纸花。

    夕阳西下,余晖洒满初心园。

    莫白抬头望天,喃喃道:“师父,我守住了。您说得对,人性会反复,但只要灯不灭,路就还在。”

    晚风掠过耳畔,仿佛一声温柔的回应。

    他闭上眼,嘴角含笑。

    那一刻,桃树忽然簌簌作响,万千花瓣如雨坠落,将他轻轻覆盖。

    守心宗弟子赶来时,只见老人安然端坐,面容平和,手中紧握一朵干枯的纸桃花。

    桃树主干第三次裂开,新生刻字浮现:

    **“他不是终点,是回响。”**

    全国哀悼七日,心灯不熄。

    但就在第八天清晨,奇迹发生。

    全国各地的“情绪田”同时开花,比往年早了整整两个月。花瓣中心,皆有一粒晶莹“心萤晶”,如泪凝成。

    学者测定发现,这些晶体竟携带着一段微弱却清晰的信息波,频率与莫白生前最后的心跳完全一致。

    破译后,仅有一句话:

    **“别怕痛,我替你们记得。”**

    从此,每年春分,人们都会来到初心园,在桃树下放置一封信、一首诗、或一滴眼泪。

    传说,若真心足够,风会将这些交付给地下流淌的鸿蒙之河,汇入永恒的记忆长流。

    而每当夜深人静,总有守夜人声称听见桃林中有笛声悠悠,不成曲调,却饱含温柔。

    他们说,那是谢无妄在吹。

    也是莫白在和。

    更是千千万万曾痛过、哭过、爱过的人,在轻声说着:

    我还在这里。

    我仍未忘。

    我会继续开花,直到你愿意走近,对我说:

    “我也痛过。”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