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不造反,难道等过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53章 不止于此
    吴勉顿了顿,又接着说道,“西疆各郡官员,将会在明年实行末位淘汰制。”

    这句话一出,所有人都的神情都极度认真。

    不过想想也正常,若是没有人被淘汰。

    那新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那就等于没有地方安置。

    只有出现空缺,才能够安置那些通过新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

    这也是变相地监督一众官员恪尽职守。

    一众官员此时也都明白,吴勉提前一年把这些计划说出来。

    也是在提醒在座的众人,在任之时,不能够再用以前的老思想来解决问题和对待百姓。

    否则一旦没有通过吏部的考核,那就只有和现在的一切说再见。

    谁都明白,西疆给官员的俸禄,莫约是大盛朝堂的四倍之多。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福利。

    可以说待遇极好。

    而且又有尊崇的社会地位。

    不仅光宗耀祖,还受百姓尊敬。

    同时一众官员,对于新科举也产生了兴趣。

    只不过新科举的说法,只是让这个时代的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而已。

    用唐风的说法便是,考公!

    吴勉说的内容并不多,但是却让在座的一众官员有了压力。

    谁也不想自己成为被淘汰的那一个。

    吴勉将吏部的工作汇报完毕。

    唐风沉声道,“诸位,在西疆,将没有铁饭碗一说。”

    “你们所有人都要牢牢记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你们只要有本事,西疆就会有许多机会给你们发挥。”

    “西疆如今有了四郡之地,但是本王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

    “西疆的脚步,将远不止于此。”

    “你们的机会,也不止于此!”

    说话间,唐风一股威势席卷全场。

    众人听着他斩钉截铁的话语,都不由得激动起来。

    所有人也都明白了他话中的含义。

    那就是开疆拓土是早晚的事。

    紧接着,便是执掌礼部的杜国清上前。

    在座的不少新老官员都知道,如今的礼部尚书杜国清。

    不仅是曾经安通郡的郡守,还与吏部尚书是亲家。

    杜家的掌上明珠杜明月,就是吴家嫡孙吴知衍的妻子。

    同时吴知衍还是西疆平天王的弟子。

    可以说如今的杜家与吴家,都是西疆平天王的忠实拥趸。

    杜国清的脸上,如同往常一样,挂着淡淡的笑意。

    他走到中间的演讲台,“想必诸位在各地施政的时候。”

    “也能够及时地看到由西疆报社刊发的西疆时报。”

    他话音落下,所有人都重重地点头。

    西疆时报已经刊发了一年多,所有人都已经习惯了西疆时报的存在。

    整个西疆的大事小事,各地民间趣事,家长里短。

    以及西疆府衙颁发的各项政令与律法,都可以通过西疆时报得知。

    甚至很多官员和民间望族富商,都有了收集每一期西疆时报的习惯。

    “西疆时报从发行至今,每七天一期从未间断。”

    “通过西疆时报,让西疆百姓都开拓了眼界,知晓了自身的权益,不再受当地豪绅所蒙蔽。”

    “通过西疆时报,让所有百姓都知晓了西疆府衙与平天王,奠定了西疆安稳的基础。”

    “近一年的时间,通过西疆时报获得广告收益,共计十三万六千两。”

    听到这个数字,在场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西疆时报还真的赚到了广告收益。

    “不过即便西疆工部掌握了最新的造纸术。”

    “西疆时报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截止目前,西疆时报共计亏损八十八万两之多。”

    听到这个数字,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可是一笔庞大的开支。

    “不过西疆时报为西疆所带来的好处,远远超过这点亏损。”

    “总体来说,西疆时报的刊发,利大于弊。”

    “另外,由于西疆与西北王达成了议和。”

    “西疆时报,也通过商人带去了安陵郡与上党郡。”

    “西北王治下的百姓,也开始通过报纸了解到了西疆。”

    “这对于将来的融合,已经打下了思想基础。”

    所有人闻言,都赞同地点了点头。

    若是没有西疆时报,西疆的名头恐怕还没有如今这么盛。

    也不可能通过招贤令,招募到一些能人。

    最主要的是,西疆时报出现在其他藩王的封地。

    这简直就是一场思想上的洗礼。

    西疆的百姓有吃有穿,过得安稳,而自己却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这样巨大的落差,怎么可能让人没有想法。

    最直接的悄悄背井离乡。

    激进一点的,揭竿起义。

    这也是各地藩王都要阻止百姓接触西疆时报的缘由。

    只不过,西北王由于签订了契约,现在想后悔都来不及了。

    “亏损除了主要的纸张成本之外,其中三成则是给宣报员的月钱。”

    “同时部分宣报员还兼职记者,为报社提供他们在送报的过程中,在民间采集到的各种新闻和民俗趣事。”

    “那些文案被报社采纳之后,报社还会给与相应的报酬。”

    当然这些思路都是来自于唐风。

    杜国清顿了顿,又翻开了一页。

    “接下来,本官说说学堂。”

    “至西疆府衙成立以来,主公力推学堂。”

    “其目的是要让西疆百姓开智明理。”

    “如今除了宝通学院这一所高等学府之外。”

    “四郡之地的郡城,都分别有一所蒙学。”

    “除了图汉郡的学堂落成只有一个月之外。”

    “西都郡,安通郡,北山郡的三所学堂经过二次扩建。”

    “一共有学子,五千余人。”

    “其中有两成是军属之后。”

    “如今西疆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许多家庭都愿意将适龄孩童送去上学。”

    “预计在今年,学堂还会继续扩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