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净月圣地,不是尔等可以肆意妄为的地方!”
“本圣王从未见过魔族奸细,要是还有疑问,就让你们第一圣使亲自来面见本圣王!”
月皇撂下这句话,转身就回到净月圣地之中,留下星辰圣殿一众人在原地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只是众人没发现的是,在月皇转过身的时候,她的嘴角露出了一丝鲜血。
她是被南宫月吟央求出关的,并未真正突破圣星王,适才做出来的威压,不过是她闭关许久,对于圣星王境摸索出来的一丝感悟罢了。
“大人,就这么算了?”
那长老问,看向净月圣地的眼神中露出怨毒之色。
“不算了,难不成你想强闯进去不成?”
第六圣使脸上露出恼火之色。
尽管他知道此行可能不顺,但没想到竟然被直接拒之门外。事情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你安排几个伶俐之人留在附近监视。古进那厮与净月圣地素来有怨,但也不敢拿此事作假。本圣使不信,那魔族奸细能在净月圣地待一辈子!”
“是!”
······
尘埃大陆,北地,某处。
一道身影狼狈地从空间隧道之中跌出。
此人正是季源。
“月皇这女人,简直太不靠谱了。”
季源心有余悸地拍了拍自己的胸口。
适才在空间隧道之中发生的一幕幕惊险场景,差点把季源魂都给吓掉。
尤其是当背后的隧道一段段崩碎掉,四周的空间也开始消解。
季源差点就以为自己会被困在异空间之中,无法出来了。
幸好最后还是出来了。
“不知此地是哪?”
在传送的时候,月皇也不曾告诉季源他究竟会被传送到哪里。
季源飞了一阵,竟看见了连绵的飘雪大山,如同一条银龙匍匐在大地之上,蜿蜒崎岖。
“此地温度骤降,怕是在大陆北地,只是不知是具体在哪个地域。”
“罢了,在净月圣地之中,我的伤势并未完全恢复,还是先寻一处灵气充沛之地休养。”
一月后。
某处雪山之中。
盘膝修炼的季源睁开了眼睛。
“当时在那奇特的空间隧道之中,事态紧急,未曾有时间来参悟风之奥义的变化,如今体内伤势已经好了不少,倒是可以参悟一番。”
“作为十二祖巫之一的风之祖巫,便是从手掌心中漏一点经验出来,对我们这些后人怕是启迪无数。”
季源运转星辰秘典,一只青鸟从他丹田之中飞出,那是他的风之奥义。
“此番变化后,玄而又玄的奥义,竟然能够幻化为兽状,还可做印记依附于外物。其中还有诸多奥妙,需要我花时间推敲。”
“但这都不是目前最重要的。”
季源对着青鸟轻轻一点,顿时,青鸟化作一阵清风散去,却在空气中留下密密麻麻复杂的文字。
季源本从未见过这些文字,可在微愣片刻之后,仿佛就天生会了一般,脑海中浮现出这些文字的意思。
“药石之书?”
季源失笑,“这大巫天吴倒是性情纯正耿直,竟然就直接以此为书名。”
吾乃天吴,巫族十二大巫之一,司掌风之神力,察天地之妙,感万物之灵。
巫族者,生于洪荒,与天地同寿,与万物相争。然战斗杀伐,伤病难免;灵物珍稀,用之无道则竭。吾遂萌创书之念,以记药石之事。
药者,草木金石之精,或生于幽谷,或隐于深涧,或存于绝壁。其性有温凉寒热,其味有酸苦甘辛咸。
石者,大地之骨,含灵蕴气,或可入药,或为炼材。
二者相济,能生死人肉白骨,能补元炁壮神魂。
吾行于山川,探幽微之所,辨百草之性,识金石之灵。观朝露夕霞,察日月星辰之影响于药石者。历时良久,方得此书。
书中所载,皆为吾心血所凝。
自采药之法,辨药之术,至合药之方,炼药之要,一一详记。
亦有药石相生相克之道,以防误用。且有奇药异石之记,其效非凡,可应非常之需。
此《药石之书》,非仅为疗疾养生,亦为巫族兴盛之助。
望得吾传承者,敬之慎之,善用此书,莫负吾心。
以药石之力,保巫族之安,增巫族之盛,使吾族于天地之间,永立不败。
“此书竟然真是大巫天吴亲手所撰!”
季源眼中露出震惊之色。
“采药之法,辨药之术,合药之方,炼药之要,每一篇章都内容浩瀚如烟,非一时半日可以吃透的。”
“此书若是传出去,怕是耀星神这等强者,都会眼热无比。”
“没想到祖巫天吴,竟然还是一位伟大的炼药师。不,不是炼药师,而是药圣啊。只怕是比之原初大陆的药族大帝,也绰绰有余了。”
“此药石之书的价值,不亚于一本帝经,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帝经还要宝贝。”
“炼丹之法,非有才能天赋灵根者不可使然,可这炼药之法,却无此等要求,乃是善假于外物,以补之自身之不足,最后炼成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