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皇帝们的烧脑智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章 汉章帝刘炟 东汉极盛
    “这里是615号,现在进行例行报告。”

    “好的,这里是408号。通讯一切正常,请讲。”

    “目前,我已经获得了对象的初步信任。任务仍在正常的进行。”

    “很好,我了解到的情况是组织暂时不会有什么刻意的举动了。”

    “但是,你别忘了,空间依然可能遭遇些未知的威胁,就算是我们也没有探明。”

    “615明白。”

    ……

    当前时间:公元88年4月

    当前皇帝:东汉第3任皇帝:汉章帝刘炟(56—88)

    还行,最近的皇帝都是早上到来的,倒是不影响大家的作息。可是,这才过了13天啊,而且他才31岁啊。

    还是同一套流程。刘炟对祖宗们一一拜见。刘邦想到了什么,于是问:“你才31岁,那你的太子多大了?”

    刘炟:“我立刘肇为太子了。他今年10岁。不过,我的窦皇后一定会待他很好。”

    上次说了类似的话的是谁啊?刘邦稍微有些不安,先让他退下了。

    ……

    汉章帝刘炟是是一位好皇帝,但性格更加接近于汉元帝刘奭,或者说是刘奭的“高配版”。

    他的性格宽仁,政见完全与其父亲相反。他对官员宽松,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放任外戚。

    在东汉,皇权还没有集中到后来的水平。那时,太后是否干政也许真的要靠太后的自觉。或许也是因为大汉以孝治国,使得皇帝不好公然反对太后。

    汉哀帝刘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汉章帝可能也是如此。

    继位之初,汉明帝的皇后马太后可能干预了朝政。马太后去世后,马氏外戚才逐渐失势。

    匈奴想要反攻西域,在耿恭的孤军坚守下,东汉成功守住了西域,等到了援军到来。

    耿恭就算身陷绝境,也誓死不降。后世的岳飞也赞颂过耿恭的事例。但由于马氏外戚的干预下,耿恭最后被罢免。

    汉章帝终止了很多劳役,节省开支,慎用刑罚,宽松治国。

    他在此前汉武帝等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儒家神化,将其改造成利于封建统治的思想。

    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他将人们的一切社会行动,思想活动纳入到了“新儒家”的纲常之中。

    这有利于思想的统一,在封建统治还很先进的当时,这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

    但是,刘炟是有缺点的。虽然他维持了治世局面。但他放松了对官员的督查。之后,士大夫互相举荐抱团,吏治逐渐败坏。而且,他重用窦氏外戚,为大汉留下了隐患。

    ……

    清晨,空间中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刘邦照常去取记录,顺便在雨中散步。在路上,他遇上了嬴政。

    “啊,政哥,早上好啊。”

    “嗯。刘邦,你的后代挺不错的啊,这个东汉也到强盛期了吧。”

    “算是吧,不知道能持续多久。窦氏外戚闹腾得很厉害。”

    刘邦突然话锋一转:“对了,政哥。你希望这种局面保持下去吗?”

    嬴政一愣,然后说道:“现在当然希望了。不过,你这个问题真没有意义。”

    刘邦:“或许吧。唉,其实也真是讽刺,我们死后竟然还要玩人间的那一套,并且似乎还没完没了了。”

    嬴政没有回应,默默离开了。

    ……

    刘弗陵坐在窗前,聆听着外面的雨声,他在他的笔记中写道:

    万事皆有盛衰兴亡。人间如此,这里或许也如此。可悲,可叹!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这难道就是我们的报应吗?死后还是不能享受真正的清静!

    他很羡慕刘秀祖孙三人还有刘询和刘奭,在他们身上能看到真正的亲情。父亲刘彻虽然不是没有亲情,但他很难看到,属于自己的亲情在哪里呢?

    他轻轻叹了口气,看着外面的细雨。

    ……

    刘炟的窦皇后其实很不老实。刘炟在位时,她就为了保住自己的皇后位除掉了四位贵人,其中还包括刘肇的生母梁贵人。

    《后汉书》记载:刘炟死后,窦太后经常召见宗室成员刘畅。

    刘肇继位后,窦氏外戚立刻掌权,窦宪掌握了朝政大权。为了捞取政治资本,巩固窦氏权威,窦宪提议北伐匈奴。

    其实这一次北伐根本没有必要。此时北匈奴已经四面受敌:西有西域诸国,南有南匈奴,东有鲜卑,北有丁零。

    与其兴师动众北伐,还不如坐山观虎斗,利用这四股势力制衡北匈奴。而仓促北伐还有可能造成破坏这种平衡。

    最后,窦宪“勒石燕然”,北伐胜利。但根本得不偿失,只是扶持了一个亲窦氏的北匈奴势力,没有建立任何统治。

    也是从窦氏外戚开始,刘秀时的“度田”工作再也没有出现过,从此豪强士族势力开始失控。

    14岁的天才少年刘肇以班固的《汉书·外戚传》为参考资料和教科书,联合身边的宦官,发动政变,成功除掉了窦氏外戚势力。

    在他的治理下,东汉走向了极盛,史称“永元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