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末逍遥游之黄巾浩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5章 打土豪,分田地
    长卿背着手,缓缓说道:“第一法,打进那常家庄后,取粮分给流民,然后让他们遁入山里,隐姓埋名。”

    小师妹插话道:“这法子不好,跑进山里,粮食吃完了怎么办?”

    长卿点点头,继续说道:“第二法,打土豪,分田地。”

    郑姜说道:“哦?详细说说。”

    长卿接着说道:“这法子确实冒险了些,咱们打进庄去,拿了那罪魁祸首,召集民众来个审判大会,取出钱财和地契,分与流民,将青壮组织起来,建立护乡队,闲时练兵,忙时劳作。”

    张宁听到这里说道:“这不就是屯田之策吗?”

    长卿听张宁这话,并不诧异,张宁见多识广,父亲又是那准备造反的,懂得这些并不稀奇。

    长卿回应:“没错,就是屯田,周围乡邻结寨互保,这时边关战乱,内部又是混乱不堪,只要不造反,官府估摸着也不会插手。”

    郑姜拍了一下腿,站起身来,说道:“此法可行。”

    几人就这么商议着,云层也渐渐散去,露出了那不算明亮的月色。

    第二日清晨。

    天色尚在蒙蒙亮之时,老汉便带着那些流民火急火燎地来到了约定地点。

    郑姜望着面前站着的十几号破落户,其衣物竟是没有一件完整的。

    她心中不禁对攻打这常家庄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长卿看出了郑姜的心思,说道:“依我看,一会先让老陶去探探那个庄子,咱们放慢脚步。”

    郑姜将绯红双斧在手中攥得更紧,高声下令道:“陶大哥,你先行一步,去那常家庄探探虚实,务必把护院人数以及布置摸清。”

    老陶一本正经地道一声“喏”

    这时牛二大喊道:“我带路!”

    两人便起身匆匆离去。

    郑姜接着又对小师妹和张宁吩咐道:“小师妹和张姑娘,把剩下的干粮拿出一半,煮点热水,给大家分了。”

    小师妹和张宁点头称是,随后便着手准备。

    郑姜随后朝着那群流民喊道:“大家抓紧时间准备趁手的家伙什儿,木棒子磨尖些,就算砸不死也的捅出个窟窿,有铁器的也打磨得锋利点。”

    那群流民在老汉的组织下,赶忙开始准备武器。

    长卿眼巴巴地瞅着郑姜,问道:“大王,那我干啥?”

    郑姜斜睨了一眼长卿,说道:“你去把马车卸了,给我牵马。”

    长卿嘴巴张得老大,满脸的难以置信,心想,这不是八戒的活吗?

    郑姜抬腿踢了他一脚,娇声喝道:“还不快去,难道本大王的话不管用了吗?”

    长卿这才如梦初醒,立马屁颠屁颠地跑去卸车。

    就这样,一伙临时土匪算是组建起来了。

    热水煮好,泡上面饼子,一群“土匪”便如风卷残云般狼吞虎咽地吃完。

    一看昨晚给的面饼子,这些流民就没怎么懂,约摸着也是都让给孩子吃了。

    这饿了许久的流民,如今那是有多少吃的都填不饱肚子,只能暂且先垫垫。

    但是好歹是有吃有喝,站在一起看上去总算有了些力气。

    可别到时候,还没赶到常家庄,一群流民就已经累趴下了。

    卸下马车的两匹马,郑姜挑了一匹看上去较为强壮的作为坐骑,小师妹和张宁一起骑了另一匹。

    张宁骑术还算不赖,载着小师妹走得也算颇为平稳。

    长卿在前面给郑姜牵着马,嘴里哼哼着一些不着调的小曲:“你挑着担,我牵着马……”

    后面跟着那些稀稀拉拉、松松垮垮的“土匪”。这模样看上去不像是去打劫,倒像是在逃难。

    郑姜见状,忍不住喊道:“都给我精神点,别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

    长卿赶忙应和:“大王说得对,大家都挺直腰板!”

    可即便如此,队伍的精气神还是没多大改观。

    一路磨磨蹭蹭,眼瞅着都快中午了,这十来里的路才走了一半。

    这时,老陶和牛二匆匆赶了回来。

    见到长卿给郑姜牵着马,两人都愣了一下。

    老陶不敢耽搁,越过长卿,对着郑姜说道:“郑姑娘,已经探了个大概。那庄子里约摸有二三十号护院,庄子修了围墙,有一丈多高。”

    长卿看了一眼郑姜,小声嘟囔着:“真把自己当成山大王了。”

    郑姜没理长卿,对着老陶说道:“还有什么情报?”

    老陶接着说道:“问了周围的庄户,那常家老爷平日里欺男霸女,巧取豪夺,生生将周围的田地都占为己有,逼着那些农民成了佃户。

    手中命案累累。

    但是养了几十号打手,其中有个领头叫高顺的,是个厉害角色,方圆百里没有对手。”

    长卿一听高顺,心中顿时一惊,心中暗想:“这是位猛将啊,怎会在此做个打手?”

    郑姜听老陶说完,说道:“今天我就会会这高顺,看他能在姑奶奶的双斧之下撑过几招。”

    说着踢了长卿一脚,喊道:“走快点,争取今天拿下常家庄。”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