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末逍遥游之黄巾浩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0章 南华老仙
    几日时间一晃而过,如同白驹过隙。

    就在长卿满心焦虑,不知何时才能回去的时候,孟姜板着脸来找长卿,冷冰冰地说道:“主人有请。”

    依旧没给长卿好脸色。

    长卿无奈地苦笑一下,这几日里,无论他如何讨好三位姑娘,却总是落个自讨没趣的下场。

    长卿跟着孟姜来到堂内。

    只见孟婆正在轻轻抚摸着小虎,脸上全是慈爱之色,眼神中满是温柔。

    孟婆缓缓说道:“这几日,我已查明,鹿娥尚在人世,我也安心了。”

    长卿闻之大喜,兴奋地说道:“真是上天庇佑!那日见小虎母亲伤势那般严重,我当时还以为……”

    孟婆接着说道:“那时鹿娥的确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无奈之下才将小虎托付于你。这也算是你的一份机缘。”

    长卿面带忧色,说道:“可小虎母亲把灵丹给了我,那她……”

    孟婆微微一笑,说道:“鹿娥修炼到如此境界,那灵丹于她而言已非必需之物,你只管拿着,权当是照顾小虎的酬劳。”

    长卿脸上肌肉抽动了一下,心中暗自琢磨:这妖精修炼到这般程度,练内丹都不再需要?看来是我见识短浅了。

    孟婆继续说道:“我知晓你来此不单是带小虎让我见见。”

    长卿连忙说道:“孟婆姐姐目光如炬,我这点小心思果然瞒不过姐姐。”

    孟婆说道:“鹿娥受伤实乃有人恶意加害,她本已在深山隐居,却被一道人盯上,妄图擒拿鹿娥,只是那道人低估了鹿娥的修为,才让她得以逃脱。”

    长卿深表认同,说道:“确实如此,若不是小虎母亲修为高深,恐怕在劫难逃。”

    孟婆说道:“那道人自称南华老仙,你可依此线索继续追查。”

    长卿听闻一惊,心中暗想:南华老仙!记得那毕若公主正是因南华老仙引水灌城,才香消玉殒。

    这南华老仙竟是存活了数百年的老怪物了。

    长卿朝着小虎招了招手,说道:“小虎,咱们准备告辞了。”说着便欲转身离开。

    然而,孟婆却伸手拦住了他,缓缓说道:“且慢,先把小虎留在我这里吧。这小家伙颇有灵性,只是还需好好调教一番,说不定日后能成为你的一大助力呢。”

    长卿一听,赶忙抱拳躬身道谢:“孟婆姐姐,若能得您教导,那真是小虎的福分,有您在,小虎定会受益匪浅。”

    小虎站在一旁,虽不能言语,但那眼神中满是对长卿的不舍。

    长卿俯身轻轻抚摸着小虎的头,温声道:“小虎,你且留在这里,跟着孟婆姐姐学些厉害的手段,过些日子我再来接你。”

    小虎仿佛听懂了一般,人性化地点了点头。

    长卿随即掏出玉牌,正准备离去。

    这时,孟婆又开口说道:“下次过来,记得给我带些上好的茶叶来。”

    长卿回到了人间,地府虽已过了几日,可人间也不过才片刻功夫而已。

    只见小师妹正围着师父,手舞足蹈、绘声绘色地吹嘘着自己近来的所见所闻,手里拿着那颗水灵珠不停地晃悠。

    师父一脸无奈,笑着打趣道:“呦,你这小丫头,瞧把你能的,拿着这水灵珠跟得了个宝贝疙瘩似的,都快显摆到天上去啦!”

    小师妹一嘟嘴,娇嗔道:“师父,您就知道笑话我,我这不是想让您也跟着高兴高兴嘛!”

    师父笑着摇摇头:“你这鬼精灵,就你理由多!”

    小师妹眨眨眼,笑嘻嘻地说道:“师父,我这说的可都是真的,您不信呀?”

    还未等师父开口。郑姜瞪大眼睛,满脸惊讶地惊呼道:“长卿,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小虎呢?”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纷纷将目光投向站在凉亭外的长卿。

    见长卿只是孤身一人回来,大家都迫不及待地问起小虎的去向。

    长卿走进凉亭,说道:“小虎被孟婆留下了,说是要教导它一些手段。”

    小师妹急切地追问:“那小虎啥时候能回来呀?”

    长卿轻叹了一口气,接着又将鹿娥的故事详细地说了一遍。

    众人听后,皆是感慨不已。

    一旁的老陶也感慨道:“只希望小虎能在孟婆那里好好学艺,日后有所成就。”

    张宁附和着说:“但愿如此,也不枉费这一番波折。”

    长卿来到师父身前,躬身说道:“师父,孟婆言及此事或与那南华老仙有所关联,不知师父可知晓此南华老仙?”

    师父没有说话,仅是低头沉思片刻,方开口说道:“为师倒是与那南华老道有过些许交集。”

    长卿心下暗忖:“是啊,师父也是历经不知多少岁月的老怪物了。这般想法或许有些不敬,但这是事实嘛!”

    小师妹为师父续上茶水,坐在一旁,准备继续听师父讲。

    郑姜、老陶与张宁也纷纷落座。

    师父见此阵势,知晓此番是非说不可了。无奈摇了摇头,喝口茶水,继续说道:“说起这南华老道,印象中其亦正亦邪。”

    “你说他邪,然其于大灾之年,多次现身尘世,施些呼风唤雨之法,行救济世人之举。言他正吧,却常于兵荒马乱之时初入宫廷或战场,造下诸多杀孽。”

    长卿听到此处,望向老陶。

    老陶接话道:“确实,昔日,秦国王贲围困大梁城,那南华老仙决然水淹城池,不知殒去多少无辜百姓。”言至此处,老陶双目含泪,眼神中携着一抹回忆之色。

    长卿拱手说道:“师父,您再具体讲讲。”

    师父继续说道:“吾等修行之人,按理当隐世清修,勿沾染尘世因果。然那南华老道却每逢人世间遭逢大难之际现身,且每次皆修为精进。吾等对此亦是甚为不解。”

    “然修行之人不问世事,亦未过多关注,或许此乃其修行之道亦未可知。”

    长卿听到此处,隐约觉着抓住了某些关键,却又难以确定。

    师父接着说道:“我记得上次听闻南华老道现身乃是在王莽篡汉之时。待天下太平之后,便又销声匿迹。”

    长卿皱眉思索,喃喃道:“这其中莫非有何玄机?”

    小师妹眨巴着眼睛,好奇地问道:“师父,那这南华老仙到底是正是邪呀?”

    师父轻抚胡须,摇头道:“此实难论断,众人各有评说。”


本站仅为测试学习使用,非盈利,请勿转载后果自负!